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城郊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须把握五个着力点)

城郊地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建议把握五个着力点:以改善环境条件为基础,实行布局优化功能组团;以做强乡村产业为重点,集中打造特色比较优势;以吸引优秀人才为动力,激励各种人才下乡进村;以投入涉农资金为关键,建立健全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投资融资机制;以提升治理效能为保障,建设城乡融合新型基层社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城郊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须把握五个着力点)

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城郊地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建议把握五个着力点:以改善环境条件为基础,实行布局优化功能组团;以做强乡村产业为重点,集中打造特色比较优势;以吸引优秀人才为动力,激励各种人才下乡进村;以投入涉农资金为关键,建立健全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投资融资机制;以提升治理效能为保障,建设城乡融合新型基层社区。

国研视点

秦中春

城市郊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城市的乡村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丘陵山区等,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上有很大不同,在“两个一体”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上也有很大不同。从调研看,城郊地区应依托区位优势,把改善环境、做强产业、吸引人才、投入资金和提升治理作为着力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发展。

城郊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特点鲜明

城郊地区是我国城市中心区和乡村核心区的中间地带和过渡地带,是相对中心城区和核心乡村及偏远乡村而言的区域,是我国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这类地区既有发展农业和乡村的任务,也有发展非农产业和城镇的任务;既要考虑生产发展的因素,也要考虑生活居住的因素,还要考虑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城郊地区在探索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

(一)注重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城郊地区的农业在城市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也具有市场化较强和边缘化较快的性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普遍做法是大力发展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加快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是在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上以从事菜篮子产品和粮食生产以及多功能农业为主。二是在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上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成本、高风险特点。三是在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上以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农业企业、合作社与专业大户等较发达,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实力。四是在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上加大投入,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开发与集成,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二)注重开展新村建设整治,逐步建设美好乡村,推进农村现代化

城郊地区的农村在城市发展中具有社区性,也具有不断变化和持续调整的性质,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做法是加强新村建设整治,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统筹、与城市功能衔接和加强新型社区建设。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投入较大,乡村基础条件较好,公共服务较多。二是在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上追求较高,地方政府引导支持保障力度大。三是在乡村治理和维护稳定上较难,非农产业发展较多,人口构成多元化,乡村社会运行和治理不断变化。

(三)注重抓好改革推动发展,整合资源探索创新,推进“两个一体”

城郊地区的农业和农村在城市发展中具有多重交叉性,也具有多功能性和能创新性,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一体发展的典型做法是注重整合资源、抓好改革试验、开放创新、制定规划、交替引领和互相推动。一是加强领导组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创新。二是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三是建立协调机制,推动解决突出问题。

从调研看,城郊地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资源环境约束较大,农业经营成本高,推进农业现代化比推进农村现代化更难,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复杂;受城市发展变化影响较大,乡村规划布局难,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乡村关系复杂;综合发展要求较高,深化改革矛盾多,推进乡村和谐稳定、宜居宜业和美丽家园建设复杂。

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发展

把城郊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工作抓好,努力率先做到“两个一体”,对新发展阶段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非常重要。城郊地区应依托区位优势,深刻认识农业和乡村在城市发展中的多种功能和独特属性,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搞好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定位,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村庄规划布局,转变提升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方式,逐步实施全域乡村整治,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作用,尽早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和弱项,探索创新工农城乡关系,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支持政策,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发展。

(一)以改善环境条件为基础,实行布局优化功能组团,协同推进乡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城市郊区农业经营成本偏高、农村人居环境较差的突出问题,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调研、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系统谋划,统筹考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乡村人口生活改善和城乡生态建设保护等的需要,健全和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调整优化县乡村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明确县域内的农牧业、园林和居住社区等功能分区,实行功能组团发展,加强农村土地整理、耕地质量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示范整治,探索土地集中连片整治和村庄结构调整、道路硬化、行路亮化、庭院净化等,健全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乡村宜居宜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地见效,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二)以做强乡村产业为重点,集中打造特色比较优势,构建综合发展的乡村产业就业系统

针对城市郊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复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突出问题,要提高都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推进种业创新和农牧循环,加强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提高粮食生产发展质量,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引入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元素,以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为导向,探索用科技创新、现代美学、人文艺术点亮传统乡村,加快推进郊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现代化,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多业态经营、多功能拓展和产业多元化、多样化、集群化发展,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和农民增收致富,逐步建立形成综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就业平台和稳定创收渠道。

(三)以吸引优秀人才为动力,激励各种人才下乡进村,促进城乡区域人口的合理流动

针对城市郊区受城市发展变化较大、城乡发展一体化尚待推进的突出问题,要提升对乡村空间公共性的认识,深刻理解推进乡村现代化的目的是让乡村发展为人服务,不仅要为农民服务,而且要为市民服务,还要为各种临时或流动人口服务,引导促进乡村人的变化。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新型乡村社区建设,将新型乡村社区作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区为主要载体,集聚乡村人口,提升生活品质,发展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和健康、休闲、养老等新型产业。要紧紧围绕开发乡村所特有的功能,包括生产供给蔬菜、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为国家、城市和乡村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传承国家、民族、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等,以建设现代农业和美好乡村的事业吸引、集聚人才,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发展生产、技术与金融服务,改进文化、社会和生活服务。要引导小农进步和人口合理流动,让不愿意从事农业的人口积极转产转业,让愿意从事农业的人口积极向职业农民发展转变,推进乡村人的全面发展。

(四)以投入涉农资金为关键,建立健全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投资融资机制,探索创新“三农”金融服务体系

针对城市郊区受城市发展变化较大、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尚未建立的突出问题,要探索创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统筹,促进都市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乡村消费和投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先增加城市财政对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投入,健全普惠金融政策工具箱,完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合理分工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和政策,积极拓展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投入渠道,依法依规保障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投入回报,探索创新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强现代科技装备应用,逐步推进村庄整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落地见效。

(五)以提升治理效能为保障,建设城乡融合新型基层社区,处理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

针对城市郊区综合发展要求较高、深化改革发展矛盾多的突出问题,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政工作重中之重,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以建设城乡融合新型基层社区为抓手,以处理好乡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核心,坚持和巩固良好社会秩序,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激发社会活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是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处理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贯彻实施党的农村工作条例和乡村振兴促进法,健全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强化县(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重视做好经营村庄工作,探索创新数字治理,加强社会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