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

这曾是古代中国大地上极平凡的一座古城,然而,它今天却极其耀眼。这就是坐落在山西太行山下,徐水之畔的榆次老城。榆次历史久远,西周时即有陈说。榆次老城现占地100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布自然景色为一体。榆次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7.9℃-11.7℃,最佳出游时间为春、夏、秋三季。

老城简介

榆次 老城占地100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老城内有城隍庙、县衙、文庙、凤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1)

榆次老城-谭翃晶国画作品

鸣书院、南北大街、市楼、思凤楼、清虚阁、大乘寺、西花园、遗址公园、褚尚书书院、桑芸故居等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特有的明清风格及宏伟景观。2003年9月29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在榆次老城揭幕,100万平方米的老城与老城景区"馆园合一"。整个景区分为6个区域:民间文化博展区、民间传统文化演示区、民居文化区、市井商贸文化区、宗教文化区、文物古玩区。展品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汉族民间习俗和民间文化。国内各大剧组在老城内成功的拍摄了《铁梨花》《乔家大院》、《走西口》、《龙票》、《哥哥,你走西口》、《晋商》、《立秋》、《白银谷》、《幻影神针》、《李卫辞官》、《太行山上》、《双枪李向阳》、《关中男人》、《狼毒花》、《李大钊》等等的影视片。

折叠

主要景点

折叠

简介

{扬鞭东指} {猛兽拱门} {西园胜景}{冥殿森森} {斗姆群辰} {玄鉴奇楼}{思凤高情} {古国华表} {清官有第}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2)

榆次老城主要景点

{古院书香} {古槐抱稚} {中心市楼}{州治深衙} {康熙赐连} {陈街旧巷}{御楼风雨} {文庙崇隆} {凤鸣韵远}

{遗园风光} {榆石能言}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3)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4)

折叠

城隍庙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5)

榆次老城历史悠久,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城隍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城隍庙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庙内主殿建筑结构精巧细致。主殿前 有玄鉴一座,高达25米,颇为壮观,1999年世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公布为全球最精美的古建筑之一,城隍庙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之一,是护城佑民、主掌茗 籍之神。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城隍庙前,有两尊貔貅(pi xiu)威武地横在门前的广场上。这种据说只有嘴没有屁眼的兽喻意"只进不出",是发财的瑞兽。在阳光下.铸铁的貔貅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像一对忠诚的卫士,日夜镇守在古城。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6)

榆次老城城隍庙前的貔貅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7)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8)

榆次老城城隍庙玄鉴楼

折叠

西花园

西花园因位于城隍庙西侧而得名。小巧玲珑,布局得体,东有厅堂、西有游廊、北有假山瀑布、其中还有造型奇特的多景楼和石舟坊,亭榭结合,浑然一体。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北方园林中别具一格。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9)

折叠

榆次县衙

榆次县衙,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县级衙署,有"三晋第一署"之称,位于东大街北侧,占地2万平方米,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10)

始建于宋朝,5堂26个院落,整体布局、规模形制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地方衙署"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的传统礼教思想。内有思凤楼、寅宾馆、牢神庙、县丞院,衙神庙,马王殿等艺术品刻工精细、刀法娴熟、生动古朴、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县衙得以奇迹般地保存,成为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珍贵的历史活标本,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它又是一座宝贵的文史资料库,其中大量的楹联,流连盛广,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折叠

榆次文庙

榆次文庙,是榆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是榆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榆次老城背景(山西榆次老城概况)(11)

棂星门是文庙的大门,始建于宋真宗成平二年(公元999年),坐落在1.3米高台上,面阔三楹,山琉璃瓦顶,棂星门里,是半月形水池叫泮池,上面的石桥叫做状元桥,在桥北是大成门,通过大成门就是大成殿,"大成"之名来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文宣王诏书,大成殿外有28根蟠龙石柱和31根木柱围绕,气势磅礴。进入大殿,中央是儒教创始人孔子,两边是"四哲"和"十二贤人"。

在大成殿后是明伦堂,明伦堂面阔五间,取意于《孟子》:"学则三代共,皆所以明人伦也",现辟为孔子生平展。

文庙还有敬一亭、尊经阁、东西学宫等建筑。

折叠

凤鸣书院

凤鸣书院是清代榆次县学,是榆次的最高学府。凤鸣老城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称凤鸣书院,院名来源于西晋荀藐,任榆次知县,卓有政绩,有凤集榆次之说,书院占地2700平方米,书院呈园林式布局,湖光山色,中间的湖名为砚水湖,占地4800平方米,古建主体为两贤祠和讲堂、还有六角亭、四角亭、绿花轩、祭坛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