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

提起老北京的八大胡同,应该在各种清朝,民国的电视剧里听到过吧?

那是一处令男人肾上腺素分泌,趋之若鹜的地方。

如果你还不知道八大胡同是什么,那简单粗暴的讲,就是旧时的红灯区。

现在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这里早就不是什么风月场所了,就如果一般的胡同一样,成为了人们正常居住,生活的地方。

同时也成为了游客津津乐道,想要来猎奇的一处旅游胜地。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八大胡同的风流韵事。

缘 起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1)

八大胡同的形成应该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然后经过慢慢的发展,最终在民国之时闻名于海内外,建国之后便立马被取缔了。

八大胡同位于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棕树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现小力胡同),这八条胡同。可能如果您不太了解北京的地理,也不知道这些胡同的具体位置。其实说白就是在前门大栅栏那个区域,这可能您就知道了,毕竟有个相声里说过,北京的儿化音不能乱加,前门是地名,前门儿就是名词了。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2)

那么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呢?这就要提到我们的乾隆皇帝了,乾隆二十一年的时候,下令在北京内城禁止开设妓院。这样就导致了内城的妓院,搬到了前门大栅栏一带。而为什么选择是这里呢?因为这是进内城的必经之路,南来的北往的,都要经过这里进入紫禁城。按照现在的话说,这里可是“djll(顶级流量)”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3)

虽然说八大胡同是个风月场所,但是最开始的时候,这可不是嘿嘿嘿,各种楼震的地方。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下榻于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此后四喜、春台等戏班相继来京,分别下榻于八大胡同之百顺胡同、陕西巷和李铁拐斜街。所以老北京有句俗语:“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所以最开始的八大胡同,是以各种戏班子的聚集地而闻名的。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4)

古时是妓院,也跟现代的洗浴中心,小发廊不一样。从电视剧里也能看到,那会男人去妓院,也不是一进去就上楼,脱衣,嘿嘿嘿,穿衣,走人的。而是先进去听曲儿,喝酒的,而且很关键的一点,你没钱不是上层社会的人士,是去不了里面消费的。话说回来,士大夫一族爱好簇拥风雅,但是内城的妓院又关了,所以呢就得找地儿听曲儿啊,正好这些戏班都在八大胡同落脚,那么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气候。但是别忘了,基本上戏班的都是男性,好看的是男旦。所以说,八大胡同最开始成名靠的是男妓。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5)

再说个小知识,知道为什么管男妓叫相公么?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没有这个叫法,更多的是叫“小兔”(所以说北京话说的兔爷,也有这种意思),“小唱”(小娼),“小手”的。后来,因为男妓长得都很清秀,跟女性比较像,所以就开始叫“像姑”(就是像姑娘的意思)。然后谐音就是相公了。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6)

然后慢慢的,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没那么多好男色,或者说是注重德艺双馨的士大夫了,正常人还是喜好女色的,所以唱曲儿的就开始有了姑娘,弹琴唱曲聊天嘿嘿嘿。尤其是到了屈辱史的时候,国门被打开,外国列强涌入北京城,外国人虽然断背山的比例应该比中国多,但是出来侵华的这些人渣,要释放兽性,还是得找女性。所以八大胡同的女性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当民国时,妓女解禁,男妓伶旦凋落,这里才彻底的成为了红灯区。

缘 灭

说到现在的八大胡同,风月事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为了当地居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怡香院(名妓赛金花的单位),临春楼,云吉班(小凤仙的单位),鑫凤院,上林仙馆,庆元春,蕊香楼等等,现如今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办公室,只能看到刻在老旧砖墙上名字了。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7)

八大胡同被取缔可谓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故事要追溯到1949年11月21日的那个夜晚。在1950年出版的《新中国妇女》期刊中刊载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夜之间将224家妓院全部封闭,妓院老板、领家454人全部集中,1290个陷入火坑的姐妹们从此得到解放。”由此可见,当时的八大胡同还是有一定规模的。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8)

但是这种旧社会的陋习,怎么能生存在新中国的太阳下呢?

在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的决心之下,存在了将近两个世纪的八大胡同,一夜之间就被取缔了。

开创了新中国扫黄的第一枪!

缘 生

像我上面说到的,八大胡同最开始实际上是上流社会听曲儿的地方,所以这里其实也分为三六九等的。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9)

一等清吟小班,这是整个八大胡同,或者说整个妓院里最高级的一档,从字面意思也能理解,基本上是卖艺不卖身的,而且人数也不多,但个个都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而且身条相貌都不凡。

二等茶室,亦属于较为高尚的风化场所,室内的装饰、雕花艳染颇为讲究。至今从朱茅胡同的聚宝茶室,朱家胡同的临春楼及福顺茶舍,仍可看出当时茶室的华丽和精致。当时茶室这一等级的莺莺燕燕,其擅画精唱之艺,虽然不及小班艺女素质之高,但仍不乏年轻貌美、识文尚艺之质。(这让我想起来,现在会所常用的一句暗语:新茶到,欢迎来品。也不知道是不是源于此处)

三等下处,跟前两者相比,这里的装修环境就简单了许多,而且姑娘的年龄也稍微偏大,姿色也一般

四等窑子,这也是最低等级的,房间内装饰极为简陋,基本上就是一张床一张桌子。就是我们现在小粉灯儿的前身,也是最接地气儿的。所以来这种地方消费的,基本上都是平民了。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10)

八大胡同里也有很多传奇的人物,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赛金花小凤仙

赛金花最为传奇的故事,应该就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帮助德国将军瓦德西解决粮食问题,同时凭借这层关系,解救了很多义和团的义士。她之所以能跟德国将军搭上关系,也跟她传奇的一生有联系。具体的事迹,估计这篇文章也写不完,就不详细说了。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11)

小凤仙,这位就更厉害了,她被称为侠妓,就是因为她曾帮助共和名将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软禁,更因为与蔡锷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段爱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电影。

缘 落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12)

现如今的八大胡同,已经退却了芳华,抹去了粉饰,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北京一角。早上也有大爷拎着鸟笼,大妈拎着菜篮子去菜市场,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走在这条每天的必经之路上,形形色色的上班族,拎着包,赶地铁。唯一还能证明它曾经辉煌过的印记,就是各种外墙上的题字,有的甚至是书法大家的墨宝(庆元春茶楼的牌子,就是光绪年间的书法家,李钟豫所留)

一栋栋砖木结构的小楼,虽然现在已经成为了寻常百姓家,但是谁又能想到,百年前,这里的莺歌燕语呢?

老北京原来的胡同(老北京的八大胡同)(13)

其实按照我个人的观点,并不觉得曾经的八大胡同是糟粕,这种风月场所其实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虽然现在说一直扫黄,但是却真的能完全禁止么?人类对于性的追求,实际上就是对于繁衍后代的追求,这种本能不光是人类,是所有物种的本性。如果一个物种不能繁衍,那么它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