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资源用尽了吗(宜兴紫砂圈的排外)

宜兴紫砂资源用尽了吗(宜兴紫砂圈的排外)(1)

范伟群作品

宜兴因盛产陶瓷而闻名于世,丁蜀因紫砂被广大陶文化爱好者熟知。

在紫砂业大发展时期,很多外地同行涌入宜兴;由于从业者剧增,在行业发展得到推动的同时,也出现了乱象,这导致业内有了一种说法:紫砂业本地人排外心里很严重。

真的严重吗?

不是很严重,但的确存在!

为什么会存在的?

通过以往媒体报道就能够了解到。

其实,过去的紫砂业是不排外的,甚至,本地业内人员对外来从业者,以及参与销售的外来人员心怀感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沉寂许多年的紫砂行业在河南、福建、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商人推动下,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正因为有来自上述几个地方的商人,往返产地与茶文化发达地区,宜兴紫砂业才能改变在人们眼中是“最不愿加入的穷行当”的形象,成为人们眼中的香饽饽。

试想,谁会去排斥为本地从业者带来财富的外地来的“财神”呢。

那时候,笔者也从事过一段时间紫砂器的生产和销售,接触的客商中,有一些人的名字已被众多从业者牢记。

如,河南魏家三兄弟,当年,我接触的是老大魏永红,他是来宜兴发展较早的河南籍商人里的一员,很多本地从业者,通过他将作品卖去了广州和深圳,因此,这些人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生活从果腹奔向了小康。

像他这样的人有很多,如,香港的张碧珍女士,台湾的李先生及其女婿,以及来自福州的一些商人。

可以说,他们是为宜兴紫砂从业者创造财富的最早的一批商人,后来,各地商人效仿他们,不辞劳苦的往返产销两地,是他们拓展了紫砂市场,宜兴紫砂业也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才得以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宜兴紫砂资源用尽了吗(宜兴紫砂圈的排外)(2)

范伟群

再说说外来从业者。

为业内人熟知的西望村范家人,长久以来致力于为业界培养人才,早在上世纪初,范家人之一的范大生便成为了宜兴紫砂职业教育的第一人。常年以来,范家人还将宜兴紫砂这张名片发往全国各地和多个外海国家,为宜兴紫砂业的发展出了很大力气。

那么,范家人是土生土长的紫砂发源地丁蜀镇人吗?

据我所知,不是。

在某次与范家后人范伟群大师的闲聊中,获知他们的祖先来自其他城镇,并在这里扎根,此后,忙时种田,闲时从事陶器和紫砂器的创作;在长达数百年的过程中,范家涌现出一大批紫砂名家,并为后代留下来大量经典的紫砂壶造型。

旁的不敢说,只说相熟的几位外来从业者。

宜兴紫砂资源用尽了吗(宜兴紫砂圈的排外)(3)

葛军 网络图片

葛军,已是业内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也来自外省市。

宜兴紫砂资源用尽了吗(宜兴紫砂圈的排外)(4)

汪成琼 网络图片

汪成琼,国礼紫砂艺术馆馆长,他的作品被很多国内外国际级名人收藏,甚至,承担了北京APEC经济体领导人、杭州G20峰会领导人、北京“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领导专用紫砂壶的创作,他将宜兴紫砂的知名度推向了世界高层。而他也不是宜兴本地人,他来自河南固始县。

在业内,像他们这样的外来从业者有很多,由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和不断为紫砂业所做出的贡献,不仅在宜兴站稳了脚跟,更赢得了本地从业者的尊重。

本地从业者排挤这些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非但不排挤,还相互尊重。

最后,来说说所谓的“排外”,本地从业者到底排挤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宜兴紫砂资源用尽了吗(宜兴紫砂圈的排外)(5)

媒体报道截图

去年,抖音上有外来从业者诋毁紫砂行业的事件发生,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本地从业者感到愤慨。

以下这段内容摘自江南晚报:靠着“宜兴紫砂”光鲜招牌迅速致富,却又直播中诋毁宜兴紫砂行业!2021年9月23日,抖音电商直播宜兴基地发布通告,报请抖音平台给予“菜*直播”“A季**雾器”等账号永久封号清退处理,并不再接受该责任人相关账号入驻抖音平台。记者了解到,网络既带给宜兴紫砂“行销九州和世界”的便利,也带来“屡屡被谣言击中”的困窘,现在,是时候以正视听了。

报道中还提到,知情人告诉记者,被封禁的当事人去年开始在抖音平台直播售卖紫砂壶,从草根起步,后来开上了宝马747,购车价格大约在135万元左右。

也就是说,紫砂行业让这个外来从业者富起来了,但是,此人不仅不知感恩,还为了流量满嘴跑火车,对行业进行诋毁,是典型的白眼狼行为。

像报道中这种不良现象有很多,他们相互之间诽谤、诋毁,因为言语不检点,误伤了广大从业者。这种人做出来的这种事,肯定会招人恨,本地从业者不排挤他们才是不正常的。

宜兴紫砂资源用尽了吗(宜兴紫砂圈的排外)(6)

机车壶设备

除了诋毁、诽谤之外,还有一些人以次充好,将劣质用料冒充本地出产的紫砂料,并用“机车壶”冒充传统手工制作,使得大批消费者上当受骗,从而对整个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紫砂业的可信度在这些人的折腾下大幅度降低。

试问,这些人不招人恨吗?会不被排挤吗?

上述就是“排外”的根源。

不过,笔者要强调的是,排挤并不只针对外来从业者,假如是本地人,只要是做出有损于紫砂行业形象的事情,也会被一视同仁,也会被广大从业者唾弃,会受到严重的排挤。

追根溯源是搞清楚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只有弄清楚“排外”的根源,才能理解从业者的“排外”心理;也只有联合起来抵制业内不良人员和不良现象,“排外”心理才能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愿此文能有助于您看清楚和正确看待宜兴紫砂业的“排外”现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