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

一、作者简介

本文有三个片段,《摔跤》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两茎灯草》选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六回,三篇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1)

二、基础知识

(一)会写的字

跤(jiāo)、搂(lǒu)、仗(zhànɡ)

鞭(biān)、欺(qī)、挠(náo)

扳(bān)、腕(wàn)、剃(tì)

腮(sāi)、疤(bā)、监(jiàn)

侄(zhí)、喉(hóu)、咙(lónɡ)

(二)会写的词

摔跤、搂着、打仗、鞭策、欺负、挠头

扳手、手腕、剃头、疤痕、监生、侄子

喉咙、破绽、格局、腮帮子、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2)

(三)多音字

别:(bié)[别人](biè)[别扭]

量:(liánɡ)[测量](liànɡ)[重量]

模:(mú)[模样](mó)[模型]

监:(jiān)[监督](jiàn)[监生]

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

(四)近义词

(淘气——顽皮)(天真——可爱)

(五)反义词

(淘气——乖巧)(结实——松软)

(精神抖擞——无精打采)

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3)

三、课文内容

(一)《摔跤》

1、句解

(1)“要不——摔跤。”(第①自然段)

开篇直奔主题,写小嘎子提议和胖墩儿摔跤。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2)“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跳、退、闪、脱、叉”这一系列动作,说明胖墩儿经常摔跤,也是一个摔跤的惯手。为下文胖墩儿战胜小嘎子埋下了伏笔。

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4)

(3)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小嘎子明白自己与胖墩儿相比,自己的劣势在于体形力量上的差距,于是选择了“随便摔”,从中可以看出他聪明且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2、探究问题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运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话反映了小嘎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小嘎子认为对手“傻大黑粗,运转不灵”,想巧胜对手,于是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从中可以看出小嘎子争强好胜,机敏灵活的性格特点。

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5)

(2)“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破绽。”这句话反映了胖墩儿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对胖墩儿“塌、合、鼓”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与小嘎子上蹿下跳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胖墩儿的沉稳、冷静、细心。

3、中心

本文主要写了小嘎子与胖墩儿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的个性特点和胖墩儿沉稳、冷静、细心的性格特点。

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6)

(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1、探究问题

(1)怎样理解课文题目“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答:课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祥子比喻为一棵挺脱的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祥子昂扬乐观的心态和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冲破阻碍,不断奋进的决心。

(2)本文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答:本文总体呈现平易质朴而又鲜活生动的语言特点。

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7)

①运用口语和方言传神地刻画人物的外貌和神态;

②用生活中常见事物作比,如“铁扇面似的胸”“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自然贴切,新颖有趣。

2、中心

本文通过描写祥子高大结实的外形,展现了祥子精神干练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祥子对通过拉车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

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8)

(三)《两茎灯草》

1、句解

(1)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运用动作描写,“把头摇了两三摇”说明临死前让严监生挂念和不舍的并不是自己的亲人。

(2)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运用神态、动作描写,严监生焦急的表现更加说明了他那未了之事在他心中所占的地位之重。

5下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语文人物描写一组知识归纳)(9)

2、问题探究

读了这个片段,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严监生死前牵挂的不是亲人、银子、舅爷、孤儿寡母,而是灯盏里的“两茎灯草”,这一夸张式的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3、中心

记叙了严监生临死前因点了两茎灯草,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