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不够快读完记不住)

我平常阅读的书籍多为实用类为书籍,一般用2种方法阅读:带着问题和采访式阅读,前者让我快速找到想读的内容,后者让我把读到的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

也就是说,我的阅读是为了解决自己某方面的疑问。那么在阅读的时候,我并不会全文阅读,而是有选择地跳读,找到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内容进行阅读。

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不够快读完记不住)(1)

具体方法如下:

1.筛选

先看一下书的目录,了解书的整体结构,明确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阅读的章节在第几章,和它相关联的章节有哪些,哪些是重点章节,哪些章节的内容以前见过等等。

2.跳读

开始阅读的时候,当然也不是逐句逐字读。而是先看一下每一段话的第1句,或者是最末一句,这差不多是每段的中心句。

看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判断这一部分内容是否值得读。

如果是,就仔细阅读;如果不是,就跳过继续下一部分。

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不够快读完记不住)(2)

3.看结构读重点

实用类书籍还有一个特点,一般会遵循总分总。重点大多在中间,一般我会先看看开头,确定阅读的重点,一般都是方法或者是原理的介绍。

至于结尾的部分,我也是用最快的速度跳读,这部分是对这章内容的的总结。大部分内容前面已经看过,所以就不需要重点阅读了。

4. 采访式阅读读重点内容

这个方法来源于《高分读书法》,是大学生分享的阅读方法,他靠这个方法从倒数考上了一流的大学。

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不够快读完记不住)(3)

我之所以用他的方法,是因为发现读过的书过段时间会忘掉。

作者在书中解释,这是因为,我们仅仅是把它们当做信息来看一眼,并没有对其进行加工,它们还是信息,并没有成为我们的知识。

如何才能让信息成为知识呢?在《高分阅读法》中,作者说要对这些信息不断提出质疑:

这些信息说的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做支撑?

有什么意义?

能用在哪里?

想要完全掌握在哪里能够找到?

和过去学的哪个知识点有联系?

经过不断地问,信息在我们的脑海中来回被加工,我们理解了其意义,知道了在什么地方可以用,这样,信息才慢慢变成了我们的知识。

之所以不断提问题,是为了将情绪融入到阅读内容当中,让自己好奇起来,调动主动探索信息的欲望,让信息更容易掌握。

情绪阅读让我们更有兴趣,化被动越读为主动吸收,相当于我们把非虚构作品当成有意思的小说来看,能随着主人公的变化而变化(为什么这样做)。

并且,调动了自己的情绪,也能让阅读记忆更深。(这样做有什么支撑?意义是什么)

以上就是我阅读一本书的过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参考。有问题可以留言,我会知无不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