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克服强迫型人格 什么是强迫型人格

本文系作者闲闲天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有一个朋友,为人做事一丝不苟,时间观念很强。他的儿子和他很相似,上幼儿园时,每次上学前,一定要穿得整整齐齐上小学后,学习成绩优异,但兴趣爱好少,干什么事情总比别人慢“半拍”。写作业,有时一道题,他要反复演算几遍,别的同学半小时完成的,他却需要一个小时。听了这个朋友的讲述,我们感到,他孩子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而是在人格成长上出现了偏差,具有强迫型人格异常倾向,要解决他孩子的问题,必须从矫正不良人格做起。

怎么克服强迫型人格 什么是强迫型人格(1)

认真写作业的孩子

强迫型人格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此类患者常表现为:要求严格完美,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认真而重视小节、忽视全局。据资料显示:在中学生中具有强迫型人格异常倾向的约占7%~8%强迫型人格的形成一般在幼年时期,与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直接有关。父母管教过分严厉、苛刻,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影响都可能会使孩子形成强迫型人格。如上面朋友孩子的例子,其强迫型人格的形成,和其受父母性格、处事原则影响有很大关系。另外,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过于严格、苛求,也是学生产生强迫性人格的诱因之一。

怎么克服强迫型人格 什么是强迫型人格(2)

批评孩子的爸爸

具有这样人格异常倾向的学生时间观念很强不迟到,不早退;学习和做事过程中,要求完美、循规蹈矩、有条不紊,但效率不高;生活或学习中,拘泥细节,甚至一件小事也要“程序化”,如不按照一定“程序”就会感到不安;兴趣范围狭窄,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很少从事娱乐消遣活动;坚持已见,当与同学有意见分歧,往往只看到自己正确的一面;过分谨慎认真,写作业或学习中,穷思竭虑,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遇事犹豫不决,很难做出决断;在日常生活中,有固定不变的习惯如书包怎么装,书桌上的东西怎么摆放,等等。

怎么克服强迫型人格 什么是强迫型人格(3)

收拾书柜的学生

虽然强迫型人格不像反社会型人格那样,对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也不像依型性人格那样,会使患者一生一事无成。但具有这种人格异常倾向的学生,会产生过度焦虑,自控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差生命缺乏活力,生活中会感到无力和无助等不良影响。另外,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易引发强迫症、抑郁症。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在病前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达到了72%。

怎么克服强迫型人格 什么是强迫型人格(4)

开心的学生

强迫型人格虽然具有守时、认真、谨慎、细致等很多优点,但它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很大危害。家长和教师要引起重视,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人格发展倾向,不要被一些假象的“优点”所蒙蔽。同时,还要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为所当为,自主发展,以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生活来调剂刻板的学习生活。对于具有强迫型人格异常倾向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改正自己错误做法的同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学生矫正。

怎么克服强迫型人格 什么是强迫型人格(5)

参加班级活动的学生

一是让学生学会“听其自然”。矫正强迫型人格异常倾向最有效的方式是任何事听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一切事情只要自己认真努力去做了,结果如何,别人怎么看,听其自然。如书桌上的东西没按“规矩”放,只要整洁,就随它去吧;自己尽力了,作业写得不工整,就由它去吧。刚开始,学生可能由此会带来焦虑反应,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症状就会消除。

怎么克服强迫型人格 什么是强迫型人格(6)

鼓励孩子的妈妈

二是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迫型人格的人把行动的自主权交给了“规矩与习惯”,自主意识、自控能力下降。当学生习惯于按一定的规矩、准则办事时,教师和家长可引导学生努力寻找新办法、新方式,自主改变这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习惯。当他感到将要不能控制某些行为时,让他对自己大声说“停”或“不”,这时他的思维、行为习惯就会被打乱,自主意识就会起作用。三是教育学生科学认识世界,使他们懂得十全十美是不存在的,一切事情都是辩证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对自己来说,只要尽力了,就是最好的,不要对生活、对学习太苛刻,追求极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