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

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社会:男耕女织。“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史记•食货志》)。精耕细作加上原始的生产手段,势必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1)

因此农民的数量是最多的。农民既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生产力量,更是国家稳定的的基石。如果农民的温饱得不到解决,往往农民起义就会频繁爆发,这是一个社会矛盾尖锐直至不可调和从而走向末路的重要表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以解决温饱为中心的古代社会里,粮食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农业生产在古代被视为民生之本。

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2)

国家一直以来几乎都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而粮食生产的主体就是农民,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农是排在第二位的。虽然事实上,农民的地位并非比工商业者高出多少,甚至不如,但毕竟这个名义上的顺序还是摆在那里的。

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古老的中国一向以天朝大国自居,没有看到自己的封闭和落后,不屑与西方诸国开展贸易。直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那种闭关锁国的策略才加以改变,西方资本因此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直到这时,魏源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才开始看眼看世界,来认识到积贫积弱的的国情。进入新中国以来,以农业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不断延伸,从解决温饱,取消农业税,直到进入小康社会。

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3)

如今,我们正在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这一集,我们就来说说农字。

先看农字的古文字演变过程

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4)

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5)

为了解释清楚这个字,我们来看一个蓐字的古文字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6)

《说文解字》解释为陈草复生,从艹辱声。就是老根发新芽之意。辱,《说文解字》解释较长,我在这里不再引述。大意为:如果错失的耕种的时机,按法度在封地上处罚,以示羞辱。这里的辰指房星,它的出现标志着耕种时节的到来。

事实上,许慎的说法是有问题的,很明显,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农、䢅、蓐是同一个字形,属于同字异构。从三个字的构件来看,整个字会意手持农器耘草之形。后来三个字开始分化,表示不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农人耕作黎明即起,故引申出早晨义,我们可以认为晨是䢅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另有一曟字,小篆作

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7)

,从晶,辰声。这里晶其实就是群星闪烁的样子。本义应该就是早晨。后来借为特指房星,夏历三月中旬出现在天空,正是立春,是春耕农忙季节。整个字指房星出现在天空农人早上耕种,后来简写作晨。

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8)

与许慎解说不符。《淮南子·泛论》里说: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这个东西就是蜃,也就是大蛤蜊,古人用它的锋利的贝壳边缘耘草。

说文解字全部解说(说文解字谈文化)(9)

但是根据字形有学者指出与蛤蜊不象。另提出辰其实是一种短柄的除草用具,换句话说,就是短柄的锄,锄头是石片,用绳子捆扎在根曲柄,这种解说比较合理。当然,还有人认为辰是虫子的形象,农就是捉害虫。还有人认为其实是人双手执石片类的农具劳作之形,列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