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蒙的优秀语录(好书推荐王蒙读天地人生)

作家王蒙的优秀语录(好书推荐王蒙读天地人生)(1)

王蒙:读《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一切都需要文化

好书推荐

作家王蒙的优秀语录(好书推荐王蒙读天地人生)(2)

★★★★★

人生的百样说法

人生活在地球上,一要生存,二要发展,三要繁衍,四要相互沟通、合作与竞争,构建、质疑、革新与改善社会、国家。

还有种种说法,如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一要消费,二要积累。一要物质文明,二要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有,都要硬。

人生要面对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兴衰通蹇、红白喜事,各有各的设备、资源、手段、环境、风俗、规矩,这就是文化。如果没有文化,天不生各式的仲尼,岁月成为不能承受之空洞、重复、折磨、漫漫长夜。

世上有两种知识: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人生有三大项社会实践: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

人生有六合之内、六合之外,此岸与彼岸,五蕴六大十二处十八界:色受想行识、地水火风空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非色非心。

哲学要认识世界,更要改造世界。

自在与自为,唯物与唯心,绝对与相对,理念与实践。

人要改造世界,还要改造自己,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

人需要衣食住行,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需要《诗》《书》《礼》《易》《乐》《春秋》,需要琴棋书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科学与理性、格物与致知。需要仁义礼智信,需要学习读书、接受教化,需要声光电化、数学、医学、文史哲。需要留取丹心照汗青。* 需要立德立功立言,乃至万古流芳,成为圣贤伟人巨人、英雄烈士。需要竞争或躲避竞争。需要和而不同,需要人权人性人文。

还有必须承认与面对的:食色性也。

我们常说文艺来自生活,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不能脱离生活。同样,各种伟大的科学、人文宏论、发现、发明、经典、文献、信仰……一句话,文化来自生活。人生是文化之源。

于是有语言和文字,有记载和传承,有食文化,婚姻情色家庭家族文化,还有渔猎、游牧、农耕文化,工商、科技、金融文化,产业文化,水文水利文化……需要认知与信仰,需要天文地理历史地质矿物学问,需要神学或无神论,需要政治、经济、社会、公共管理、医药治疗手段与学问,一直到文学艺术、体育游戏、百技文化。需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产生文化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化,就是与人相关、为人需要的一切的一切。马克思喜欢用的一个说法是:人的本质化。文化使自然出现人的本质化,自然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意义化、美好化、情义化、智慧化,人是从自然到生活到文化,从文化再影响与改变着自然,是贡献,是牺牲。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的毒瘤?是自然的杰作。

文化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后,所创造、积淀、发展、改变了的一切精神与物质成果。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生活的精神追求与需要。精神结构、精神内涵、精神能力、精神的规范格式、智慧技巧、经验记忆,是人的精神的资源与积累。

生活,既有人类命运的共同性、时代性,更有其族群性、国家性、地域性、多元性,以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多彩多姿,相互不无龃龉、接受、包容与互通、互学、互赏、互动、互相影响的个体性。文化是社会组织、国家组织、国际体系、治理体制、群众集聚的内涵与架构。文化就是人的灵魂,就是人的精神走向与感悟,人的安身立命的依托,人的自我拷问与质询,就是出自生命与生活的本能、欲望、需求的一切思想、言语、符号与行为的凝聚与升华、碰撞与融合、积累与创造。文化是生活的优化、美化、善化,是对于虚伪、丑恶、死亡、病痛、犯罪、灾异……这一切对于生活的挑战与毁坏的回应,是胜者或难以取胜者的光明或悲情姿态。

文化是生命与生活的永远的纪念碑。

文化传统,就是此前的、可能是历史长久的生活史,生活经验积累史,成败通蹇史。传统文化、文化传统,就是此前的生活,包括政治生活、国家生活、国际生活、社会生活、家族生活、个人生活、职业与专业生活、健康正常的与病态狂躁的、真实的与梦幻的记录、回顾、考察、分析与查证。

文化的有效性

文化的产生在于它与人类需求的对应性、同质性。文化的活力在于它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接受了、皈依了、习得了,并且发展了某种文化的人群,受此文化的熏陶与推动,利用此种文化的观念、智慧、路径与经验、方式、技巧、窍门,从而发展了生产力、调整改善了生产关系、取得了精神的烛照与丰富充实,解答了一些课题,回应了一些挑战,渐渐突破了一些困境,因之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文化的有效性,还指此种文化的凝聚力与吸引力,有利于和谐太平、族群兴旺发达,有利于与异文化族群的交流、沟通、相处;使人们走向善良而不是凶恶,走向联合而不是撕裂,走向幸福而不是祸患与灾难。虽然历史上屡屡出现极端、分裂、恐怖、毁灭、压迫、折磨、愚昧、迷信的侵略、杀人、自杀、自毁的破坏性文化病毒,但总体上说,人类会选择本质化的文化,抵制与淘汰恶性、毁灭性、病毒性文化。

有效性,还指此种文化的活性,即自我调整、发展、变化、更新、适应、应对的能力,而不是作茧自缚,使文化追求变成荼毒、羁绊自身的条条框框,变成发展与进步的绊脚石,变成杀人的名教。

有效性又是指文化的抗逆性、免疫力、自我保护能力与适应发展与变局的能力,以及它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恒久性、合情合理性。而绝对不是河伯娶妇式,残害妇女、儿童……用生命祭天地或神怪式、活人殉葬式……的倒行逆施的迷信与残忍变态。

所以,这本谈文化传统的书,意在以文化谈人生,帮助人生、丰富人生、打磨人生、圆满人生。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文化学与历史学是紧密结合的,我们今天面临与浸润多方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工具用具、生产生活手段、文化成品、文物珍品,都是千万年来人类历史发展所形成与积累的。文化的积累与耗散、繁荣与衰落、变易与发展,其节奏要比军事上的胜负、经济上的成败、国家民族的顺逆兴亡变易迟缓得多。研究文化的学者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档案上,而文物器皿、古迹遗存、古代建筑,同样是历史的物质档案。文化的更多特色在于它的稳定性与变易性的共存。

文化是多样的,地域、族群、种姓的区别,常常带来文化的区别,首先是语言文字的区别,带来概念与思想方法的区别,然后是三观特别是价值观与信仰的区别,然后是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性带来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差异可以带来相互的欣赏、认知、交流、互动、互学、进步,丰富原有的传统;也可能带来误解,自吹自擂,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排他敌视,互不信任,恶斗战争,某种文化的扩张,某种文化的消亡与博物馆化。还会带来不同的文化群体间的不信任、隔阂、冲突,麻烦争端。

传统活在当代

传承,面对着古圣先贤、祖宗师长;在薪尽火传、代代传承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学习四面八方,追求更宽广、更先进、更发达、更合理也更幸福的未来。与时俱化,与时俱进,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民族文化的基础与积淀,可以以千万年计,也可以日新月异,时有旧貌换新颜,时有更新换代、升级扩容、加力加速的表现,日益突飞猛进。

我们讨论文化与传统,目的不是为了查核与校正古史古事古物古书,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怀古之高雅,更不是要返回古代与先辈的生活方式,而是为了更深刻全面地认识当下,认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的来历与精微内涵,认识传统文化的坚韧与新变,认识从老祖宗到当下的孜孜矻矻、宝贵发明、宝贵经验,为了克服认识时下仍然不能保证绝对没有的幼稚、天真、片面、肤浅与谬误,为了担当起随着时代发展而愈益艰巨复杂化了的历史使命,我们需要一再咀嚼反刍我们的传统文化,实现传承、弘扬,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更唯精唯一、阔大恢宏、高瞻远瞩,而又实事求是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推进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贡献中华,贡献中华文化,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英特纳雄耐尔(国际主义,一般代指国际共产主义理想),贡献朗朗乾坤,贡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礼记 · 礼运篇》)。

这一切,都决定于我们的“讲文化”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素质的效用。

文化的力量超过个体生命

人生观可能充实或者空虚、明确或者模糊、高尚或者平庸,但不由自主地来到了这个世界、出生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既然面对的是活着的自身生命与世界,就希望自己好好地活下去乃至乐享天年,希望世界更合乎人的美好期望。

然而人生有很多遗憾。生老病死的生理磨难,大自然的变化灾异考验挑战,需要生理学、医学等各种学科的知识,还有趋向美好与圆满的人生哲学,来缓解痛苦、焦虑、恐惧、疑难,增进活力、健康、自然、幸福与安慰、平稳。

个体的死亡结局不可避免,但是文化的力量超过了个体的生命,文化的遗存将会获得长久得多的在场。文化使人生的诸种悖谬、死结、愤懑、怨怼,变得平顺条理、有情有理与颇堪安慰了一些。而得不到文化的熏陶与释解引领,得不到精神的温暖与解脱,得不到文化的安抚与激励的人,会受尽愚昧与野蛮、虚无与破灭的痛苦。

文化改善与重塑人生

我们可以平静自信地说,人生可以充实,生命并非虚空。人生除去了寂寞,还有燃烧与红火、记忆与怀念、知我与知人、爱恋与智慧,还有文化的伴随与同在者——同时代人的除了荒谬困惑,还会具有的精巧与聪敏、善意与仁爱。我们将有足够的文化来创造我们的意义、幸福、美丽、信念与久长。

欲望的煎熬与落空是可悲可怕的,欲望的放肆与贪婪攫取则常常使欲火更加疯狂与狠辣,乃至伤天悖理,戕害生命。欲望的满足有时带来的不是爽利而是更加难以满足的欲望的爆炸膨胀。欲望的变化尤其是恶转化,指对于有所获得的欲望变成独占,进取的欲望变成妒恶,享受的欲望化为折磨他人的邪恶快感,使人变成人渣、公敌、魔鬼、蝎蛇。

但是文化能够有效地将欲望提升为爱恋与仁厚、审美与珍惜、欣赏与欢喜、纪念与祝福、诗文与艺术、道德与自律、清明与高洁、智慧与光明。

文化使餐食不只是果腹、饕餮、咀嚼、吞咽、消化与排泄,而且是社交、外交、友谊、爱情、亲情、节日庆祝与纪念、婚丧嫁娶、家国天下的礼仪、施恩报恩、示好答谢的一种形式,餐食发展成了种种宴会,发展了炊艺,食材获得、食材加工,厨具、餐具、餐桌各种工艺,餐厅建设与餐食服务,伴奏演出,餐巾餐服;其乐无穷,其美好无穷,其尊享无穷,其排场与圆满周到,令人愉快满意无穷。

餐饮文化也发展了创造了社会、家庭、个人、友人,尤其是情侣相伴相爱、共同享受生活生命的幸福。

餐饮文化大大超过了餐饮本身的本初意义,甚至可以使你不再注意不再特别关心与记忆吃了什么喝了什么。餐饮文化能让人多少忽略了餐饮,因为它同时是大大超过了充饥之需、朵颐之欲的艺术。它是社交,它是礼仪,它是文明,它是幸福,它是节日,它是岁月的纪念,它是全面小康;它是和谐、快乐、庆贺、鼓舞、礼尚往来、团结友爱、相互支持帮助。尤其是,它是爱情的美好享受与纪念。

当然,历史上也有鸿门宴,埋伏着杀机,也有行贿、关说、黑交易之宴,是危险的陷阱。

文化使男女情欲大大淡化了或有的尴尬、粗野、不雅、露骨、丑陋,而增益了其纯净、美丽、幸福、真诚、诗情、画意,如歌、如舞、如醉、如仙、浪漫、恩爱、持久、偕老、同生共死,与生命同欢同庆。中国的恩爱一词极佳。一夜夫妻百日恩,欲而情,情而爱,爱而恩,恩而德,德而深深远远,与生俱驻;互助、互补、互慰、互暖、激情四射,携手偕老,善缘善果,善始善终。

而没有文化内涵与道德责任感的爱情梦呓,也许转眼变成了挑剔、作对、反目成仇。

一切都需要文化

人的生活的一切都需要文化。穿衣戴帽、饮酒喝茶、理发刮脸、进洗手间或会客室或会议室或亲人的灵堂、待人接物……有文化教养与没有此种教养的人,表现相差十万八千里。

文化抑制了减少了人生的难免的另一面:贪婪、粗野、肮脏、邋遢、自私、误解、乖戾、悲观、绝望,增益了人的自律、克己、文明、礼貌、冷静、沉稳、定力。

还有形而上的终极追求。除了此时此刻此地的吃喝拉撒睡以外,人还会想到天外之天、域外之域、此生之外的前生、来生、众生、苍生,还有心外之心、思外之思、忧外之忧、喜外之喜,世界之外之前之后之隐蔽阴影处的黑洞与永远的光明。宗教以神明我信来解答一切解答不出来的无法实证,也无法论证、证伪的难题,唯物论、无神论以物质世界的存在本身,信心十足地解答着物质世界产生的一切非物质疑问。

人还有私密的与极其个性化的需要。关于自由,关于爱好,关于天才,关于寂寞,关于迷狂,关于疯癫,关于伟人,关于使命,关于命运,关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还有艺术家、身具奇异禀赋之人,例如割过耳朵与几乎是自杀的超凡画家梵.高,前后都娶过音乐家克拉拉的伟大天才音乐家舒曼与勃拉姆斯,他们都是文化的巨星,都照亮了人类历史,也都是文化的奇葩,是被特异的文化才能压得失常的病态的人。更何况还有许多的英雄、豪杰、救星与灾星、魔头。

文化扩张了,长远了、创造了、深化了、升华了、照耀了、保持了也保鲜了人一生的体验和满足,记忆和感动。文化使人生从短促变成了久长,从匆忙变成了从容盘旋,咀嚼、反刍、消化、吸收、成长,从粗枝大叶、转瞬即逝,变成了怀念与回味、滋味无穷,从稀里糊涂变成了心明眼亮,从软弱拙笨变成强大万能。文化也解决了,更衍生了那么多问题、麻烦和冲突。

生活文化,谁也离不开谁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 · 季氏篇第十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 学而篇第一》)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文化。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 卫灵公篇第十五》)

文化就是生活,来自生活,文化在生活中学习、汲取、消化、滋润、成型。有余力,可以专门去学习文化学、文艺学、文字学、文理学、文章学、文采学。

孔子的余力学文说,又似是暗示我们:文化文艺有可能成为一种奢侈与挥霍,文化引领我们走向圆满的世俗生活,又破坏着,至少是扰乱着千万凡夫俗子的世俗生活。

文化为了生活而产生,文化回应着生活的需要,文化的根基是生活。人怎样生活,就有怎样的文化,文化听命于生活,文化引领与规范了生活。

文化是生活,更是对于生活的理念、理想,和不断更新升级的追求。理念理想不可或缺,理念理想难以梦梦成真,成真的同时又会有新的课题与挑战。文化会被怀疑、被抱怨、被争论、被修正,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文化的困惑毕竟要依靠发展、提升的文化来解决,而不是靠无文化与反文化、消灭文化来解决。

文化给我们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文化又形成自身的一个世界。语言文字是生活的符号,是思想与交流的符号。但是语言有发音,有词汇,有语法,有规则与对规则的突破,有韵母、声母、节奏、音乐感,有对比、同义、反义、转义,有结构感、移动感与画面感,文字有形状与字体的演变,有发音、拼音、转音、多音,有表形、表义、表音与兼有形义音的类似中文的文字的差别,有书法艺术,有修辞与运用语言文字的各种技巧、学问、程度与境界。还有各种语言文字之间翻译交通的文本、学识、能力、学派。一个沉迷于语言文字的大家大师,可以忘掉生活的琐屑平庸,以语言文字代替普通过日子的生活。

对于政治家来说,政治是生活与民众的提高和十倍百倍的伟大化、激情化、行动化与智谋化。同时,正确的政治主张的胜利与落实,带来的是亿万国人与人类的生活的天翻地覆,是幸福与美满的生民生活。

但是对于封建王朝的君臣与资产阶级的政客来说,政治充满了争权夺利、阴谋诡计、血腥屠戮、诛九族的灭门之祸。

或有某类文化藐视生活,例如有些宗教、礼教,某些地域的陈规陋习,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三种势力也是一种文化的变态。

文化可能与生活较劲,文化可能克制纵欲、奢靡、腐化、卑劣、恶俗,文化也可能反过来制造生活的麻烦与痛苦,例如中世纪对于妇女的各种压迫残害。

只能用先进的、科学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去战胜与克服、消化与变易、保守与野蛮、愚昧与自欺、停滞与倒退的,与生活为敌、与人生为敌的文化。

文化形成了各种学问,各自的天地世界。有了文化就有了文化学、比较文化学、文史、文物、文艺、文档、文博、图书、图书馆、宗教、媒体、出版……以及一切的学科领域。仅仅一个个文化领域已经够一个人辛苦一辈子、沉潜一辈子、奉献一辈子、钻研一辈子了,你还有空闲凌虚蹈空地去感叹纠缠生命的空虚和多少年后的呜呼哀哉吗?

文化必须进步、发展、变易图强。文化又常常恋旧、自赏、自恋。在转变、发展与进步中,传统才能得到传承与新生,得到守护与活力,得到完美与永恒。

优秀的文化为自己的发展进步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为自己的学习、汲取、消化,准备了足够的决心、胃口、胸怀与本领;为自己的与时俯仰、与时俱化、薪尽火传、传承万年奠定了足够的根基,根深叶茂、触处生春、活力横溢、承旧启新、前景无限!

文化成为巨大的软实力,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成为历史前进的号角与蓝图,例如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文化又成为永不消失的纪念、凝聚与丰碑。

文化使你的人生圆满

每个人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呢?

有的长命百岁,有的夭折骤亡,有的穷途潦倒、一事无成,有的事业成功、有目共睹,有的健康快乐、光明坦荡,有的嘀嘀咕咕、怨怼愤懑,有的斤斤计较、酸不溜秋,有的大度能容、终成正果。有的人人羡慕、赞誉有加,有的人人摇头、老鼠过街……同样是人生,差别何其远,做得实在差,活得忒丢脸,何不学文化,人生变圆满!

人生而受遗传学因素的制约,有家庭、人脉、族群归属与地域条件诸方面的背景影响,这是无法不承认的,但是归根结底,人与人的比较是文化根基,文化学养,文化浸润,文化选择,文化塑造,文化化育、引领、规范的比较。我们应该尊重各式各样的文化,我们又不能不有心于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效果显示、比较掂量与研究。

同样是先天的残疾,有的只留下了痛苦呻吟,有的却展现了其力回天的奋斗勇敢与勤劳奉献的惊人业绩,给了全人类以激励与教育,为所有健康与有病痛者都树立了榜样。

同样是贵二代、富二代,有的变成贾赦、贾珍、贾琏这样的垃圾无赖、寄生虫渣滓,有的则成了将门虎子或者仁义君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杰出者因人格而不是因地位门第而立身于世。

有的人自私任性、猖狂放肆,自取其辱、自取灭亡。有的人克己复礼、推己及人、严于律己、担当负责,即使屡受小人压制,终于大放光辉。有的人一盘好棋,因自己的昏招下输。有的运动员明明占尽优势,却由于患得患失,表现失常而大败。有的人小有伎俩就装腔作势、吹嘘卖弄,结果是渐渐出丑成为笑柄。有的人身无长技,夤缘时会,混上个弼马温,就忘乎所以,浅薄低俗,难掩小人得志或暴发户的丑态……

还有人受到恶风劣俗、不良嗜好、狐群狗党的影响,黄赌毒、霸诈骗、迷信邪教,各种丑恶上身,以身试法、丢命丢身,不知伊于胡底。

还有许多人的人生只能说是对于生命的浪费,对于生命的糟蹋,对于生命的不负责任,对于生命的歪曲与毒化。那些坏法乱纪、腐化堕落、终尝苦果的人,那些一心吃喝玩乐、懒惰贪婪的人,那些偷奸耍滑,只想走后门、走捷径的人,那些空口白话,不干一点实事的人,那些作威作福,只求沾光,绝无有所贡献的诚意的人,对己对人,其实他们生如不生,生不如死,他们的人生是他们的耻辱!

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地域与地域,直到国与国的竞争,首先是文化的比较与掂量。当然,历史上不乏没有多少文化,却因拥有相当数量的武装者而战胜因文化而辉煌的族群的记录。第一,这是往事了,当今世界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现在的相争,与冷兵器时代的体力与武力的较量大不相同了。第二,即使是古代,仅仅凭武力的征服,也难于取得稳固的胜利。从个人来说,仅仅靠遗传学方面的优势、背景优势取得的成功,与其说是成功,不如说是埋下了祸根或者危险。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你想获得一个比较圆满的人生吗?要的是文化,要的是学习,要的是教化,要的是苦读与思考,要的是一日三省吾身,要的是科学的有文化的生活安排与生活方式,是美善的价值选择与灵魂归依,更要有绝对的去非、去恶、去私的抵抗力、免疫力与清洗保洁的文化意志。

文化是灵魂,是积淀的永生

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但他们的功业,他们留下来的文化范例、文化思想、文化作品、文化影响、文化资源,比他们个人更丰富、更宏伟、更深刻、更宝贵、更有力也更久长。

最突出的例子是孔子。他的一生很难说是成功人士的一生。如唐明皇的诗所说,孔子忙忙碌碌周游列国*,得不到践行自己的治理理念的机会,甚至说自己如丧家之犬,等不到凤凰只能叹息,见到被捕获的麒麟,更感到了一切的无望。然而他的学说,他的言论,他的影响,他的称号: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圣人、文圣、衍圣公、褒成宣尼公、文圣尼父、邹国公、太师、隆道公、文宣王……堪称万古一人。而朱熹所引述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更是空前绝后,惊天动地,举世无双。

如果你研究创作学,也许会觉得托尔斯泰伟大,如果你只是亿万读者与后人之一,你会感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要比作者这个人更伟大、更纯净、更不朽,更值得百年千载地阅读、欣赏、研究、探索下去。

正如研究中国的历史,离不开尧、舜、汤、禹、文、武、周公,但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古代史毕竟比几个伟人的传记重要得多。

曹雪芹当然了不起,没有曹雪芹就没有《红楼梦》,毫无疑问。但是《红楼梦》比曹雪芹普及百倍、重要得多。关于曹雪芹本人的史料相当贫乏,说法不一,弄不清楚、搞不明白,但当真下功夫读了《红楼梦》,即使版本差异带来很多麻烦的公案,仍然会令人大有所获;而如果用曹氏的小传去解释分析《红楼梦》,却是对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也是对曹氏的内心、才华、创造力的贬低、约束、压缩、删削乃至肢解。

二战的历史仍然吸引着许多历史学家与国际政治学家,但历史重于个人,历史功勋与历史教训比个人的瑕疵与巧遇不知重要多少。

人终有一死,但留存下文化遗产的人士,仍然活在他的文化创造、文化贡献里,正如历史伟人仍然活在他的功业与荣誉里。功业、荣誉的记录(包括某些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正是文化的积淀与资源。文化是灵魂,也是对死亡与忘却的战胜。

【王蒙: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文化部原部长】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刘星月;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

长安街直播

作家王蒙的优秀语录(好书推荐王蒙读天地人生)(3)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直播】【新书报送】查看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