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两小时死而复生(生命奇迹出生490克)

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王蓉12月26日,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巴掌宝宝”出院了!据悉,490克的“巴掌宝宝”经过多个学科90余名医务人员115天的救治后,体重增至1900克,身体状况达到出院标准。这是中山市成功救治的出生体重最低,广东省成功救治的出生体重第二低的一个超早产儿。

刚出生的婴儿两小时死而复生(生命奇迹出生490克)(1)

巴掌宝宝,博爱医院供图。

490克新生宝宝如成人巴掌大

2020年9月3日,孕周仅27周6天的李女士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诞下分别为1100克和490克的双胞胎男宝宝。490克新生宝宝如成人巴掌大,取名“巴掌宝宝”。

115天前“巴掌宝宝”兄弟俩刚出生时,呼吸弱,全身松软,仅有心跳,当时常驻产科守产的儿科医生立即于气管插管进行新生儿复苏抢救,而后转入NICU,住进了高级温箱,模拟子宫内环境,严格的体温管理、呼吸道管理,精确到零点几毫升的药物计量和失血量计算。

在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NICU,“巴掌宝宝”身上布满了帮助他呼吸、输送营养、维持血压等的各种管子,看着这个身体只有成人巴掌大小,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眉毛眼睛都还分辨不清的早产宝宝躺在模拟母亲子宫内环境的暖箱内。

这是一场“硬仗”。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陈广明介绍,超早产儿各个器官都发育极度不成熟,如血管细如发丝,静脉通道建立艰难;脑组织呈“豆腐脑”样,脑血管壁仅单细胞排列而成;肺部肺泡及肺微血管几乎未发育,无法支持呼吸;动脉导管几乎不能自然闭合,影响心肺发育及功能;过早离开母体,各类已知未知的物质缺乏如激素、免疫因子等等,这都是新生儿科医护团队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也是孩子出生后需要经历的多个难关,其中任何一关闯关不成功都将直接影响宝宝的存活。

刚出生的婴儿两小时死而复生(生命奇迹出生490克)(2)

巴掌宝宝,博爱医院供图。

制定详细诊疗方案和应急救治预案

在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杨冰岩主任带领下,科室救治小组成立,每天集体查房,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和应急救治预案;护理团队由科室护理骨干组成一对一特护团队,对“巴掌宝宝”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

陈广明介绍,在住院中,“巴掌宝宝”经历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异常、宫内感染、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 、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胆汁淤积 、喂养不耐受、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钙、低镁、低磷血症) 、代谢性骨病、胆汁淤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病症,给予了呼吸机辅助通气、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护肝利胆等治疗,涉及新生儿科、眼科、耳鼻喉科、营养科、妇产科等多个学科、90余名医务人员。

随着治疗不断地推进,“巴掌宝宝”逐渐能够自主呼吸,呼吸机参数一点点的下调,体重一天天的增加,身上的管子被逐一撤走。从当初的奄奄一息,到第一声啼哭,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第一次抓住父母的手……新生儿科医务人员感叹,“在生命面前,被需要的感觉真好。”

刚出生的婴儿两小时死而复生(生命奇迹出生490克)(3)

巴掌宝宝可以出院了。

成就生命奇迹三者缺一不可

“感谢博爱医院新生儿科全体医务人员。”妈妈李女士说起这些留下了眼泪。“巴掌宝宝”先出生,是哥哥,取了小名“小蛋白”;弟弟取名“小蛋黄”,弟弟出生体重1100克经全体医务人员努力于2020年11月10日顺利出院。

“巴掌宝宝”出院前一个月,护理团队们叫李女士来医院进行袋鼠护理,她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抱着孩子的感觉,当时心里又激动又担心。据悉,袋鼠护理可以促进宝宝病情的恢复及增进母子间的感情,让“巴掌宝宝”早早的感受到妈妈的爱,同时也缓解了妈妈思念孩子的焦虑。此后每天李女士风雨无阻,都会来医院抱孩子。现在,巴掌宝宝终于出院了,家人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切,只盼他回家。

刚出生的婴儿两小时死而复生(生命奇迹出生490克)(4)

妈妈和巴掌宝宝。

陈广明表示,“巴掌宝宝”能够顺利度过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营养关等难关,有各科医护人员的努力,同时也缘于“巴掌宝宝”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与救生欲,更因为“巴掌宝宝”父母从未放弃他,成就生命奇迹,这三者,缺一不可。

据悉,2006年至今,我国成功救治500克以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总数不到10例。我国超早产儿的最低出生体重纪录为370克。而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记录由曾经的出生体重最低610g,胎龄最小24周,到现在出生体重490g。“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把综合救治超早产儿的技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更好的为中山市的新生儿保驾护航。” 陈广明说。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署名除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