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源古城简介(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

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同时公布了“十四五”时期纳入保护的大遗址名单,全国150处,其中,山西省5处:陶寺遗址、侯马晋国遗址、曲村—天马遗址、晋阳古城遗址、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太原晋阳古城遗址赫然在列。太原珍贵的文化遗产,再一次引起关注,我市的文物保护现状,窥一斑而知全貌。

太原晋源古城简介(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1)

晋阳古城特色独具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我国大遗址考古研究,形成了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保护格局。

晋阳古城遗址,是太原建城2500多年的历史见证。遗址位于晋源区,是春秋至唐、五代的一处大型城市文化遗址,由城池遗址、宗教寺观遗址和墓葬埋藏遗址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太原晋源古城简介(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2)

(二号建筑基址出土镌刻“晋阳宫”文字残碑)

晋阳城,自公元前497年赵简子筑城,到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水淹毁灭,历经近1500年,城址几乎没有移动,城市格局保存完整、文化遗存埋藏丰富。2001年6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晋源古城简介(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3)

(晋阳古城西部城墙遗址)

2002年,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起晋阳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2011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晋源区文物旅游局联合组队,成立晋阳古城考古工作队。

晋阳古城遗址考古进行到现在,已探明西城城垣四至;发现晋阳城肇建之初、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墙遗迹,并发现城墙两次大营建及历代改建、扩建、修补过程;首次发现宋初火烧晋阳城的遗迹,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献记载相吻合;初步建立遗址地球物理探测参数;编制完成《晋阳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纲要》;清晰揭示晋阳古城自东周至明清时期的地层埋藏规律。

太原晋源古城简介(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4)

(五代时期二号建筑基址群)

新发现五代时期大型建筑基址——二号建筑基址,建筑基址群体量大、出土遗物丰富、建筑结构布局清晰,是晋阳古城历年来的首次发现,对研究中国唐晚期建筑形制意义重大。

文物保护用功用情

前不久,我市新发现一处罕见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5500多年,对研究太原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聚落变迁,构建地区史前文化序列、探讨太原及周边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表示,太原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1处,包括国保单位38处、省保单位28处、市保单位143处,是名副其实的锦绣太原城。

以新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为例,自2020年起,我市率先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土储前置考古制度,到今年10月,完成考古调查、勘探205项,发掘古墓葬34座、遗址2150平方米。

科技赋能文物保护,太原地区考古数据库平台,已完成236项城建考古勘探项目数字化。完成国保单位数字化5处,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数字化复原展示,天龙山石窟数字化扫描及复原展,走在我省前列。

太原晋源古城简介(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5)

(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保护展示棚)

文物保护资金投入稳而准,例如晋阳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从2019年开始,市里每年投入700万元的专项经费。今年前三季度,投入我市的文物保护资金,国家、省、市各级财政已累计2.92亿元,其中,用于文物本体保护修缮0.37亿元,用于考古勘探0.13亿元。

太原市文物保护大数据云平台正在建设,《太原地区石窟寺调查研究》等19项研究课题、《永祚寺无梁殿健康评估体系建设及研究课题》等5个项目,获得省级立项。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锦绣太原历史文脉凸显,文物保护根基扎实、用功用力用智用情,光芒绽放。

太原晚报 记者 陈辛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