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不是老牌发达国家(国内国外各有利弊)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我不太想表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德国是不是老牌发达国家?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德国是不是老牌发达国家(国内国外各有利弊)

德国是不是老牌发达国家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我不太想表态。

我只能说出我自己的观点。

如果换成是我,我真的受不了,完全没有生活乐趣了。那在德国还混个什么劲啊。

我哥就在德国高中去的现在落户也买房子了,也生娃了,但是买房也是两家人赞助加自己攒。平时圈子很小估计都不超过20人。可能出国生活真的只适合一部分喜欢静的人吧。如果出国抱着更好的生活更富裕或者说更多姿多彩,我觉得没那个必要出国了。

西德前首都,这个波恩就是个人口30多万的小城市,各种生活配套可想而知。中国大城市的房价高,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别拿国内的房价跟国外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比(还市中心开车30分钟,你想想从县城开车30分钟能开出多远就知道了),根本没有可比性。就这种所谓城郊小联排,国内也有便宜的,我姐夫他们家今年刚买的,南宁西二环边的南湖150平三层,前后院加一个车位,自己还能搭建个100平左右,全款320万。配套甩他说的那农村破房子不知道多少条街,学校、购物中心、地铁一应俱全。我家在一环边上住,我们小区高层的房价也就1万2、3左右,房价洼地哪都有,就是你想不想搬家而已。

你是不是最远去过的就是县城?德国法兰克福人口也就70万,人均GDP超10万美元。在你眼里算不算鸟不拉屎?什么时候生活水准跟当地人口数量挂钩了?

欧洲除了少数大城市,绝大多数所谓“城市”都是大农村,各种生活配套基本约等于零,像这种30万人的地方,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接受反驳。谁爱去谁去,反正我是不会去这种破地方呆着,跟流放没啥区别。

你觉得30万人口是小城市,但是波恩是德国排名第19大的城市。按照中国排名来算的话,对应中国大概是青岛或者杭州的名次了。两个国家的城市形态完全不一样,根本没法类比。

既然在德国,当然按照德国的习惯来看。你觉得这个叫鸟不拉屎的地方,那德国91%的地方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毕竟德国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只有4个,加起来也就750万人左右,占据德国人口9%不到。

习惯了中国各种便利的生活配套,在这种地方能活得下去的,都是神仙。

只要有个靠谱的工作,在我大南宁居住生活还是非常舒服的,强二线级别的城建水平和生活配套,便宜的物价水平(尤其是房价)。同样的收入水平,在南宁生活比沿海那些房价上天的城市强多了。至于欧洲那些鸟不拉屎的大农村,更是甩出一百条街,那人这套早二十年在这忽悠可能还有人信,真当我们没出过国见过世面啊。国内东部城市普通居民的生活水平,现在绝对不比欧洲人差多少,至少没有GDP的差距那么大。

看到一个叫小马奔腾的主播,他在德国生活了二十多年了,他老婆是华裔高级科研人员,他是中国住欧洲代理,两个人的收入是德国中上等水平,比70%的德国人收入都高,但是就是这样子的收入,他们也只是去年才买到自己的房子,德国人占一大部分是租房住,买房的很少,因为收入相比当地的消费还是有些低,德国普通人每月的收入是1800欧左右。

人家不买房子和人家收入低买不起真不是一个概念,请您先理顺了这个逻辑。

德国人确实不像中国人一样爱买房子,也没有说结婚一定要买房的传统,租房住的结婚的多了去了。很多人就愿意住市中心,楼下就是超市,出门就是地铁公交,甚至走路就到商业街了,那这么好的地段,这么方便的房子肯定不便宜啊,我又喜欢怎么办呢,租着住呗。签一个长约,基本上房东也赶不走我。为啥要去城郊小镇买个小别墅呢,每年还要打扫院子里的树叶,还要自己买一堆财产保险,万一漏雨还要自己收拾房子刷防水啥的,多麻烦。市区租80平公寓很爽。

至于说德国普通人收入1800欧元,我不知道是你看的那些博主故意博眼球还是他们在的地区太穷了。

1. 根据Gehalt.de出了最新的德国薪资报告。全德国员工的税前收入中位数约为43200欧元(注意是中位数,就是一半人比这个多,一半人比这个少)。

2.计算应税收入,扣除医疗 护理保险 部分养老保险额度后的净收入,一般大概就是15%的样子,计税收入大概就是36720,年收入40000的税率是21.4%,30000的税率是17.6%,取中间值偏大概算20%好了。

所得税 36720*20%为7344。

团结税 所得税的5.5%,7344*5.5%为404欧,但是2021年针对年薪不足15万的已经取消。

教会税,所得税的9%,7344*9%为661欧,这个是注册的教徒才交的,不是每个人都交。

医疗保险个人付7.3%,养老保险个人付9.3%,护理险1.75%,失业险1.25%,四大保险全部交完是19.6%,43200*19.6%为8467欧。

所以年收入到手,最少是43200-7344-404-661-8467,一共26324欧,每个月2194欧,比你说的这个1800高20%。

3. 这个税率可是一级税卡的单身无子女税率,同样收入4000块,单身无子女的一级税卡一个月接近700的税,如果是已婚换三/五税卡,三级税卡的税一个月也就387,单这一项就是300块的差别,还不算生了孩子以后政府给儿童补贴,以及每年再把一部分退税项用起来退个几百一千的税。

至于说的这普通人一个月1800欧元,所以你觉得德国人都是单身不结婚不养娃,一个人挣钱一个人花是吧?

此外,关于每月600欧元的暖气租金算不算多,看情况,在普通人看来,不是“苦”日子,而是个人所处的环境太高级了。

举个例子,至于说的2欧元6个鸡蛋,是bio的,而真正收入有限的,只会买一点几欧10个的那种。

伙食费上,这样的算法当然没有不对,但是每天这样做菜,对于普通打工仔不现实,一个是天天这样做饭时间不够,哪怕德国工作时间比国内短,但是除非halbtags ,不可能每天没事就蹲家里烧菜的。第二,午餐难道不是公司随便解决嘛,几个小面包,几个香肠,要和德国人步调统一嘛,笑。

假设一个600欧元的前提,想花掉太简单了,每天出去买两个kebab都能把钱花的干净。

还有,至于说电子消费,如果说300欧元不是化妆品,是所有日常消费,我认可。而之前提到的100欧元日用品我还说怎么这么少。德国衣服电器比国内贵不少,100欧元,用来日常采买肯定不够。

总而言之,我没说德国消费低,甚至我还有些没说,您提及的装修预算没太说清楚,但是所谓的“留一些”,如果理解为留的小几万欧,那真的毛毛雨,如果原本房子没有精装的化,那真的是“苦”日子。

但是还是那句话,您说的真的不是苦日子。我来展示一下苦日子吧:房租保险不算,伙食150欧一个月,面包 意面 披萨 炒饭,周末做几个菜护下胃;衣服电子产品,每年回国淘宝搞定,再背过去;日用品不用牌子货,超市的自有品牌够用;机票买了好几次转机的,莫斯科阿联酋走起......

有对比感了吧,所以说,您所说的,是一个金领的正常生活,没有大手大脚罢了,不要包装成穷苦大众,会误导其他人的。

当然,要客观看待国内和国外的国情问题。

国外像欧美发达国家,除了伦敦纽约巴黎这些大都市,其他中小城市,房价并没有贵得那么离谱。很多华人买的也是独栋房子,我们这里叫别墅,在他们眼里就是独栋房子。很普通的房子,不是多么高大上。

我们这里最大的压力是大城市房价太贵,房价收入比不合理,最近几年房价涨得太快,超过很多年轻人的承受能力,我们必要承认这个问题,房价涨太快,成为严重民生问题,这是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失误,房价太贵,有房子的人高兴,无房的人强烈不满,导致社会矛盾,我们没有必要讳疾忌医!

对于我们很多人到中年的人,都是高房价受益者,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很多人在大城市早在房价不高的时候就买了房子,还不止一套房子,跟我们同年龄的同学在国外,反而不如我们这些在国内的人,我们房子很值钱了,可能比他们房子更值钱。但是高房价对年轻人是很不公平的,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很多在国内中小城市的人房价也不算很高。

在国外中小城市,最大好处之一就是房价不贵,可以买大房子,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生活就一定比我们好!

以我们那些中年的在国外生活的同学来说,除了有个大房子,其他日子都很一般。因为国外也有不如我们的地方面:

一是税收太高,工资交税很多的,拿到手的钱没有那么多的。

二是房价虽然不高,但服务行业是很贵的,除了超市便宜,其他花钱方面,很多都是很贵的,修理房子贵,坐出租车,吃中餐馆也挺贵的。同样的钱,在国内餐馆,比在国外中餐馆吃得好。因为国外人工成本很高,所以服务费用高。

我们国内工资交税不高的,交通费,餐馆吃饭费,都挺实惠,如果自己是有房子,没有房贷的中年人,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在国内享受的生活质量比国外同学过得更好更轻松。但是我们大城市房价太贵,年轻人生活不容易,这是我们下一步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是国内发展速度快,发展机会多,国外都是很成熟的社会了,机会没有国内那么多,毕竟那是白人的国家,文化有隔阂,华人上升通道容易遇到天花板。大多数同学在国外公司都是普通人,工程师,进入公司中高层是很难的。反而国内很多人到了中年,都可以混个一官半职的。想过安稳日子的人,去国外发展比较好!在大公司做个工程师,做到退休,平时不加班,很安定。有野心,想发大财的人,最好留在国内,国内竞争激烈,社会变化快,机会多!

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自然而然地,人心也比较浮躁。想过安稳日子,学历高的,就去国外吧。尤其是北欧国家,福利比较好,但是气候有点冷。

总而言之,国内国外各有利弊,喜欢哪种生活,都是个人的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