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中生越来越孤单(为什么现在的高中生感觉活着很累)

在写出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在想这篇文章究竟要怎样写才合适,怎样写才显得真实,怎样写才能表达出这么多高中生的心声?

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以大部分普通高中生的视角去写最合适。

好,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答:

  1. 为什么选用高中生的视角,而不是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写?答:因为只有站在高中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才能够真正理解高中生的所思所想。我们通常理解的高中生视角:见识少,学生思维,看问题不全面,好高骛远,心理脆弱敏感。
  2. 为什么是大部分普通高中生,而不是所有的高中生?答: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高中生所拥有的条件和资源都一样,教育资源不一样是个问题,个人智商不一样是个问题,家庭背景和实力不一样更是一个问题。

(就比如下面这位傻白甜二代,高考对他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为什么高中生越来越孤单(为什么现在的高中生感觉活着很累)(1)

刚好题主我呢,就符合这几大条件。

在我还读高中的时候,每天都活得很辛苦,活得很迷茫,看着别人欢天喜地,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未来(或许还有一丢丢的抑郁症)。

所以这篇文章我就结合自己的一个经历,以及在网上看到别人的分享,来谈谈为什么现在的高中生感觉活着很累,甚至想到死亡呢?

1.我读高中那会,喜欢写文字,天天都妄想着自己的文章能够“名扬整个学校”,别说是整个学校了,倘若是班里有那么几个喜欢我写的文字的同学(PS:如果是女生就更好了),我都会高兴的不得不得了。

那会儿新概念全国作文比赛不是那么流行了,但当我拜读完前几届前辈的“著作”后,依然选择花“高价”买萌芽杂志来进行投稿。投出去的那天,我就开始幻想自己收到复赛通知书,站在领奖台上是多么多么的风光,然后说一些感谢老师感谢父母的话,最后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回到学校,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安然自若地继续学习。

结果是,你懂的,我没有收到任何一件信封来通知我去上海参加复赛。

老师对我说:高中最主要的是学习,比赛不比赛的无所谓!家长对我说:都快高考了你还有心思参加比赛,看你成绩出来了怎么交代?同学对我说:就你还想获奖,做梦去吧!看到自己为梦想追逐失败后是这样的结果,我很是懊恼,很是不甘。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审视我写过的文章,总算是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笔下的世界总是枯燥无味,单调沉闷,不是家里发生的一些小事,就是学校发生的一件小事,想写一些别的出来,却是虚假到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寥寥几笔便草草收场,从一开始的激情四射到最后的无话可说,无字可写。

后来直到我读了江南的《龙与少年游》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我自己见识的太少。

这本书的第一段话就震撼到了我:

写下这篇序言的时候我在赤道以南的巴厘岛,这是我今年第二次来印度尼西亚。这边的酒店都会给客人准备一个很宽敞的露台,露台上放一盏烛和一盒火柴,外面是星垂平野,或者雷电打落在海面上......

巴厘岛,我哪里去过什么巴厘岛,我这十几年只去过三个地方:学校,家。辅导班。经常待在这三个地方,能写出什么好文章呢?

答案是:什么也写不出。

2.高二时,学地理开始用起了地理图册。

地理图册对我来说很好看,当然不是文字和知识点好看,而是上面的图片很好看,像是给我打开了一座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得以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撕开一道裂缝喘口气。

于是往后的每一节地理课对我来说都像是在旅游。

后来有一次,班里换座位,有一个家里非常富裕的男生成为了我的同桌。

下一节刚好是地理课,我俩闲着没事,便开始闲聊。他便开始指着地理图册上的各个景点给我说,这个他去过,那个也去过,这里的鸭做得很好吃,那里的食物口味偏咸,不符合我们的口味......

他讲起来就像是在讲”家常便饭“一样,怡然自得,信手拈来,甚至能给你仔细讲述那里的风土人情,比老师讲得还有趣,而我听起来却是好生羡慕,顿时又觉好生悲哀。

因为我自己哪里也没去过,没坐过高铁,没坐过飞机,没出过远门。

只坐过电动车的后座,那是爸爸带我去辅导班,一个我极其不想去的地方。

为什么高中生越来越孤单(为什么现在的高中生感觉活着很累)(2)

3.高三那会,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很累,不仅是学习任务重,还经常感受到生理上的不适——睡眠不足,吃得没营养,心理压力大等等。

老师对我们说:全国的高三学子皆如此,不只是你们这样累。

每次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便想到,全国现在有千万个同学跟我此刻一样,他们都不放弃,我也不能放弃,我不能落后于他们。

后来寒假的时候,我在手机上看到了以前两位初中好友的动态——穿着干净漂亮的校服,对着镜头摆各种姿势,脸上的笑容很甜蜜,文案是参加各种学校或校外组织的活动后的感想,看不出任何有学习压力的样子。

他们两个都是中考完就转去天津上学的,那时我还不知道去天津参加高考会有什么不一样,后知后觉才明白,哦,原来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们一样累,还能考到一个差不多的学校。

为什么呀?当时我脑海里就冒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记得我还看过一个有关北京四中日常学习生活的Vlog,视频里的那些学生,跟同学娱乐相处,跟老师谈笑风生,在基础课程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兴趣课程,好像有游泳、击剑什么的,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课程里大显身手,取得各种令人羡慕的成绩,我看的好生羡慕,我记得底下有一条评论是这样说的:请问我们是生活在同一个GJ吗?

我觉得他们活得很体面,活得很有尊严,学得也有尊严,他们在学校里被真正地当作人来对待,而不像我们,学习好了是人,学习不好了就不是人,连去问一个问题都要被羞辱一顿,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3.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对我说:努力不留遗憾就好。家长对我说:努力不留遗憾就好。

这话我信了,这的确让我的压力小了不少,我开始用功学习,为自己的将来不留遗憾。

可我不是天才,甚至连脑子灵光都算不上,那种神奇的”努力之后成绩不升反降“就发生在了我身上。

成绩出来后,老师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耐心地帮助我分析问题,帮助我查漏补缺,而是直截了当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我各种冷嘲热讽;家长也是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对我说一声”没关系,继续努力就好“,而是不停地拿我跟班里的第一名作比较,对我施加各种压力。

我当时就一个想法,他们说的话,承诺的东西就是在放P,都是虚假的。嘴上说的一个比一个好,到事上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忘得快。

所以当时我的心里很扭曲,扭曲到一种什么程度,直到今年我才把当时的状态给描写出来:

我的心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总让父母失望,受父母压制,在学校里混的人品极差,见到自己喜欢的人不敢搭话,一直让我深陷自卑的小人;一个是极其自信,充满阳光,相信未来就在明天,前途一片光明的小人。这些年,这两个小人一直在打架,很不幸,那个让我深陷自卑的小人力压那个让我阳光自信的小人,占据着我的内心,偶尔自信小人露个头,别人就会这样对我说:原来你还有这样的一面。


其实我的高中生活也不全是黑暗面,我曾经也相信过光明,现在仍然相信光明。

我以前常常拿这句话来鼓励我自己: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你晚自习时,极图中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那些你觉得终生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一步向你走来。

站在如今这个视角,去看待当年的自己,很容易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甚至可以用一句话就能轻飘飘地把问题给解决:把你现在遇到的所有的困难装在一起,放在五年后看,你觉得它们还是问题吗?

不是了,早已不是了,但当年的我无论如何也是想不明白这些问题的。

如今这个社会太透明,以至于每个人的幸福和焦虑都是比较出来的,往上,总有人比你过得好;往下,总有人比你过得惨。

曾经那些我认为比我厉害不少的人,最终也会回归于平凡之中。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故事里充满着酸甜苦辣,或喜或悲,我一个人呢,是写不全这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可能需要千千万万个人一同来写,才能写出大家心中的酸甜苦辣。

最后感谢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喜欢的话,不妨点个赞和关注再走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