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

这篇文章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散文家,《史记》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吴云志《离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认识一下廉颇和蔺相如吧,看看他们之间都发生了哪些故事。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1)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2)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3)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4)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5)

一、生字词学习

1、要求会认的字

【璧】bì (和氏璧)(璧玉)字义:古代玉器,平圆形,中间有孔。

【蔺】lìn (姓蔺)(蔺相如) 字义:姓氏

【廉】lián (姓廉) (廉颇) 字义:姓氏

【抵】dǐ (抵御)(抵制)字义:挡,拒,用力支撑着。

【御】yù (抵御)(防御)字义:抵挡

【辞】cí (推辞)(辞职)字义:不接受,请求离去,引申为躲避,推托。

【辱】rǔ (侮辱)(辱骂)字义:使受到羞耻。

【擅】shàn (擅长)(不善辞令) 字义:专于某种学术或技能。

【卿】qīng (上卿)(卿相)(爱卿)字义:古时高级官名。

【削】xuē (剥削)(削弱)字义:使变弱。

【袍】páo (战袍)(长袍)字义:长衣

2、要求会写的字

【召】zhào (召集)(号召)(召唤)(召开会议)字义:呼唤,招呼。

【臣】chén (大臣)(贤臣)(群臣) 字义:①帮助黄帝进行统治的官僚②封建时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

【议】yì (商议)(会议)(提议)(建议)字义:①商议、讨论②表明意见的言论

【缺】quē (缺口)(缺乏)(缺陷)(完好无缺)字义:①残破②缺少,不够

【宫】gōng (进宫)(宫殿)(宫廷)(少年宫)(天宫)字义:①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太子等的住所②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或庙宇的名称。

【献】xiàn (献上)(献给)(奉献)(借花献佛)字义:恭敬庄严地送给。

【诺】nuò (允诺)(诺言)(承诺)(唯唯诺诺)字义:①应允②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典】diǎn (典礼)(盛典)(字典)(开国大典)字义:①典礼②可以作为标准、典范的书籍③典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抄】chāo(抄书)(抄家)(抄小路) 字义:①走近便的路②搜查并没收③誊写,照原文写。

【罪】zuì (得罪)(犯罪)(认罪)(受罪)字义:①犯法的行为②刑罚③苦难,痛哭。

【怯】qiè(胆怯)(怯懦)(露怯)字义:①胆小,没勇气②俗气,见识不广不合时宜。

【拒】jù (拒绝)(抗拒)(拒不执行)字义:抵挡,抵抗,引申为不接受

【荆】jīng (荆条)(荆棘)(负荆请罪)字义:落叶灌木,古时用荆条做刑具。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6)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7)

二、课文导读

第一部分(1-9自然段)“完璧归赵”写蔺相如用生命保护和氏璧。

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及历史背景。

第2自然段:写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垂涎,提出拿十五座城池换。

——“完璧归赵”的起因

第3自然段:赵王和大臣们束手无策,召集群臣商议对策。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秦王的险恶,秦国强大,赵国害怕秦国,为后文蔺相如的爱国和机智勇敢做铺垫。

第4—6自然段:蔺相如临危受命,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对比】蔺相如的策略能退能进,与赵王和群臣的束手无策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深谋远虑、智慧过人。

第7自然段:写蔺相如把和氏璧献给秦王,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便用计策骗回和氏璧,并要求举行典礼,体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深谋远虑。

第8自然段:写蔺相如当机立断送和氏璧回赵国,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并在典礼上机智的说服秦王并脱身。蔺相如针锋相对的和秦王的斗争,可以看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做事果断、深谋远虑、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

第二部分(10—14自然段)“渑池会面”

第10自然段:写赵王应约去与秦王会面,蔺相如随行,廉颇屯兵边境。【伏笔】为了不在秦王面前失去尊严,蔺相如随同赵王会见秦王。为解后顾之忧,廉颇在边境上做好抵御秦兵的准备,可见蔺相如和廉颇在赵国的地位都很重要,为后文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埋下伏笔。

第11、12自然段:写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秦王蛮横而赵王胆怯,赵王受辱。蔺相如不畏强权,为了国家利益,将生死置之度外,逼秦王为赵王击缶,为赵王挽回颜面。

第13自然段:秦王没占到便宜,廉颇又屯兵边境,只好放赵王回去。【照应、铺垫】照应上文廉颇屯兵边境以防御秦军。由此可见在“渑池会面”中维护国家尊严也有廉颇的功劳,为下文写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做铺垫。

第14自然段:蔺相如因在渑池会上立了攻,被封为上卿。这也是“渑池会面”的结果,也是将相失和的原因。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引出下文“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部分(15—17自然段)写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第15自然段:将相失和的矛盾冲突:通过廉颇的语言描写,指出将相不和的原因,此时廉颇的言辞无理,情绪不满,为后文知错就改的性格特征埋下了伏笔。

第16自然段:写蔺相如躲避廉颇的真正原因——为了国家利益,体现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顾全大局。

第17自然段:写廉颇得知事情缘由后,上门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体现了廉颇坦诚直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8)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9)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10)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11)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12)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13)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14)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我们讲完了,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拿起课本,跟着左左老师的笔记一起预习吧!关注“一起学习语文吧”

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笔记简单手写 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手写笔记(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