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视频制作: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江苏中心

8月10日晚,bilibili(B站)和石小梅昆曲工作室的多个官方平台同时发布:8月17日至9月2日,昆曲《世说新语》在B站首发新剧,一周两集,六集追番,付费收看,每集18.8元。

这是B站首部付费戏曲剧目直播,在此之前,B站更多的付费直播通常为演唱会类内容。 古老的剧种,古老的文学经典。但这一次,石小梅昆曲工作室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联合打造的昆曲《世说新语》,除了确保是古色古香纯正昆曲,从内容创作到呈现形式都开了各种先河。

经典IP,今人赋能激活

8月17日起,每周一、三晚20:15,B站线上首发更新的《世说新语》六折剧目是:《调筝》《候门》《举将》《索衣》《破局》《开匣》。

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1)

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2)

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3)

事实上,2019年11月8日,2020年1月1日,《世说新语》第一台戏的四折剧目曾分别在北京大学百周年讲堂、南京江南剧院进行首轮演出。 石小梅昆曲工作室负责人告诉交汇点记者,系列剧《世说新语》是他们和江苏省昆剧院联合打造的战略性项目,总计起码在20折以上,力求打造成省昆历史上最长线、最多折子、最大体量的独家剧目。目前剧本已经完成12折,排演“落地”共9折。继首轮演出4折《驴鸣》《开匣》《索衣》《访戴》后,本次B站发新,从9折中精选了6折。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收有1200则名士轶闻。国家一级编剧张弘担任《世说新语》戏剧顾问。张弘说,昆剧以明清传奇为文学依托,昆剧的舞台上还没有《世说新语》这么早的文学。现在,我们把题材上溯至魏晋,大大拓展了昆剧的空间。这是有趣的,也是艰巨的,呈现于昆剧舞台的《世说新语》当然是今人创造的古人,经过昆曲丰富过的人物和故事,是有时代感的。 古典文学经典浩渺的海洋中,缘何选中《世说新语》?在编剧罗周眼中,《世说新语》是一部将“人”作为审美对象的段子集锦,短小精悍的篇幅与白描般的艺术手法,与昆曲折子戏里的人物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魏晋时期士人们强调审美个性的人生姿态与昆曲之审美追求也有一致之处。但《世说新语》“戏剧性”较弱,这对编剧的再创作与结构能力提出了要求。 罗周表示,《世说新语》四条创作主线是三国系列、竹林七贤系列、谢氏系列、王氏系列,“可以说这四个部分都代表了魏晋期间某时代的审美的最高点。” 《世说新语》导演、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认为,《世说新语》折子戏适合做、值得做、能做好、有平台。省昆第二、三代表演艺术家赵坚、戴培德、迟凌云、徐云秀、李鸿良、裘彩萍等均幕后出场,合力托举施夏明、周鑫、张争耀、赵于涛、孙晶、徐思佳、钱伟、孙伊君、张静芝、朱贤哲、唐沁第四代青年艺术家。 性格鲜明、形象突出的风流名士,篇幅不长的“段子”恰如昆曲的折子,可单演、可串演、充分展示所有行当特色……这个创作工程,将全面凸显江苏省昆剧院在选题、编剧、表演、舞台呈现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当魏晋风骨遇见南昆风度”,传递着省昆独特的艺术追求。

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4)

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5)

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6)

逼上云端,跳出云端

隆重首演、全国巡演,这是《世说新语》原先的演出模式。突如其来的疫情逼得《世说新语》画风突变,但绝非“赶鸭子上架”。 上B站之前,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有一系列线上练手。 1月19日,“2020春风上巳天·云看戏”第一期上线,四场累计收入近四万元,悉数捐往武汉协和医院。这是全国疫情期间首个付费直播的戏曲演出。 一炮而响,“春风上巳天”连做三期“云看戏”付费直播。此时周遭四望,全国院团、演艺界人士“上云”已成潮流。石小梅昆曲工作室反倒从这股热潮中退了出来,他们思考:全国云看戏,虽然获得了一些社会影响,但大多同质无辨识度,观众基本是传统戏曲爱好者。几乎纯属公益,院团收入近乎冰点,难以持续。具有经济效益转化率的线上之路,才是演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他们想到了“B站”。 在他们看来,各类平台中,B站是最具备“昆曲气质”的,这里是中国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聚集着“世说粉”和国风族,也是戏曲粉丝的最大聚集地。 B站直播内容运营告诉交汇点记者,在B站,通过年轻人的再创作和传播,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了传承,也获得了更多年轻的受众。根据2020年3月B站在中国公开的相关数据,包括戏曲、汉服,民乐、中国舞在内的国风内容的消费者2019年达到8347万人,其中83%年纪在24岁以下。 因此,B站引入昆曲《世说新语》,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在此前的各类活动中,已经证明了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年轻人对于经典的传统文化内容,从四大名著到诗词歌赋再到曲艺杂谈,展现出了巨大的消费热情和需求。B站也希望通过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相关的IP,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发展。

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7)

但收费问题令双方盘桓良久。但最终他们决定共同“吃螃蟹”的信心,来自于“春风上巳天”多次收费直播的可靠数据。数据证明,这一演出品牌拥有固定粉丝群体。

“B站收费观看,意味着昆曲新剧目真正‘出圈’,并且用市场真金白银来做最坚挺的检验。”江苏省昆剧院85后掌门人、著名昆曲小生施夏明说。

潮流是个圈,古人也“追番”

越传统,越潮流。近年来,“番剧”不知不觉从日本进入中国,成为连载动画电视剧的代名词,受到年轻人喜爱。其实,在中国戏曲史中,“追番”早已有之。《牡丹亭》55出,《长生殿》50出,《桃花扇》40出……都是要连演数日的鸿篇巨制。凡好戏上演,万人空巷,盛极一时。 古代人“追传奇”,现代人“追番”,潮流再次奇妙地重合。然而,让现代年轻人“追番”一般“追传奇”,不能不说到“春风上巳天”一直以来的敏锐网感。 2013年,石小梅昆曲工作室创立国内第一个昆曲品牌“春风上巳天”。我国昆剧院团都是“国有”身份,石小梅昆曲工作室依托昆曲和市场规律,厂牌式运营昆曲。注册版权商标、策划剧目、打磨精品、出人出戏、设计衍生品……全方位、最大化提升品牌辨识度、吸引有效观众,尤其是与观众建立长久深入的网络互动,培养出一批“春风”追剧者。 对市场的细分精研一直是“春风”的长项。比如,他们通过对各类平台的观察,发现线上再好的收看,在35分钟之后会出现拐点,数据开始下滑,因此他们确定,B站上新,剧目每一折都在30-40分钟,之后直播主创“演后谈”。 为了给首次线上发新提供优质内容,7月中旬进行了剧目录制。疫情管控下空荡荡的剧场,没有凄凉,充满着蝶变的生机:6机位4K录制、32轨分轨录音,为一个月后的直播备足了优质子弹。 抓住老戏迷,同时让年轻人了解甚至爱上戏曲,是《世说新语》上B站的目标。石小梅昆曲工作室负责人说:“为什么‘番剧’可以追,电视剧可以追,昆曲不可以追?” 交汇点见习记者 刘春 记者 高利平

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8)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昆虫记戏迷QQ群

群号:37550010

昆曲春江花月夜完整版(来了他来了首部)(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