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第一条快速铁路(长三角首条跨两省一市快速通勤铁路开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卜羽勤,易佳颖 嘉兴报道

7月13日,以“跨域一体、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首届示范区全链接大会在浙江嘉兴举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自揭牌以来,一体化示范区聚焦绿色和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两大关键词,串联两省一市基础设施、产业、人才等要素,力求将两省一市交界地区由薄弱地区转变为枢纽节点。

长三角第一条快速铁路(长三角首条跨两省一市快速通勤铁路开工)(1)

(一体化示范区供图)

沪苏嘉铁路开工

一体化示范区位于沪苏浙交界区,在本届大会上,串联三地的沪苏嘉城际铁路在青浦、吴江、嘉兴三地同步正式开工,这也是长三角地区首条跨两省一市的快速通勤铁路。

据悉,沪苏嘉铁路东起虹桥商务区,南至嘉兴市区,西至吴江区,包括上海市境内的上海示范区线,江苏省境内的水乡旅游线,浙江省境内的嘉善至西塘线和嘉兴至枫南线,全长170公里,总投资约940亿元。

“串联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动力核、青浦新城、环淀山湖创新核、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祥符荡创新绿谷、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吴江高新区、嘉兴科技城等核心功能区,将两省一市交界地区由薄弱地区转变为枢纽节点”,示范区相关负责人指出,沪苏嘉铁路的建设将实现示范区相邻组团之间30分钟可达,至虹桥枢纽45分钟可达进一步增强上海、苏州、嘉兴1小时生活圈活力。

不仅是要实现交通出行的“同城化”,一体化示范区在大会前日还遴选了12家入盟成员,再度拓宽示范区“朋友圈”。其中,长三角地区有9家,长三角地区以外有3家。上述企业中,超半数企业属性为绿色发展相关,从事业务包括能源环保等、绿色基建和绿色投资,另有1/3企业从事创新产业。

超230亿元数字经济项目签约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大会突出数字经济主题。

据了解,示范区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主的五大经济,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以数字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培育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赋能经济民生治理数字化,打造数字化转型发展先行区。已经纳入示范区2022年重点安排的长三角数字干线工作提出,加快塑造和充分发挥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经济开发区、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等标志性载体功能,形成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会上还揭牌3个重点项目,签约12个重点项目。这一批重点项目聚焦“数字经济”主题,12个重点项目中,9个与数字经济有关的项目集中签约,涉及总投资规模超230亿元。

比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站,将由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负责运营,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指派专人阶段挂职、定期指导等工作模式,进行上市政策宣传和辅导培训活动,推动各项合作事项落实,并推动所属的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与工作站进行业务协同,共同为两区一县科创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为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提前做好规范和辅导,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共同推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推动示范区产业能级提升和创新发展。

在数据合作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项目,起步区已初步落地中国电信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调度平台和直连网络建设项目、中国移动长三角(上海)5G生态谷数据中心、优刻得青浦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云计算中心、中国电信长三角一体化算力枢纽(吴江节点)示范工程、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基地等6大重点示范项目,涉及总投资规模超23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力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要求,成为长三角地区数据要素流通最旺盛、算力资源最丰富、数字经济最繁荣的产业协同创新高地之一,进一步降低区域内企业上云用数成本,加快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