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既不是法家创始人

在我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和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史称百家争鸣。而在这一时代,流传最广,影响之深远的十家逐渐发展成为学派,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法家,而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正是韩非子。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既不是法家创始人(1)

韩非子画像

大家看到我上面给韩非子加的头衔了,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当然这个不是我说的,是后人评价的。以前我也一直以为韩非子是法家的创始人,这么一看,他竟然不是法家老祖。那法家老祖又是哪位神仙呢?就是李悝。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既不是法家创始人(2)

李悝画像

这个李悝之名,怎么一点儿也不如雷贯耳呢?是我们孤陋寡闻了么?其实不然,是他确实不怎么出名。但是,不能因此而抹杀人家在法家学派至高无上的地位。李悝到底不出名到什么地步呢?记载先秦事迹的史书《史记》、《战国策》几乎找不到多少有关李悝的事迹,司马迁只是在写魏国历史时记载了魏文侯问李悝(史记中叫李克)让谁当宰相的典故。

那么是如何认定李悝是法家始祖呢?《汉书·艺文志》记载法家类《李子》三十二篇,被认做是李悝所作,而这个《李子》应该算作最早的法家学派著作了,由此认定,他就是法家始祖。顺带说一句,虽然《李子》内容归类为法家,但是《汉书》把其列为儒家学术著作,这主要是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主要原因是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这是儒家的人物,所以李悝的文章也带有儒家色彩的。

第二点,汉自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李子》归类为儒家,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好,既然这样,韩非子这法家老祖当不上了,没办法,谁让人李悝出生的早呢?那韩非子不是创始人,就应该从法家人物手中学到了法家思想才是,可他的老师却又是位儒家人物。就是说出那句赫赫有名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荀子。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既不是法家创始人(3)

荀子画像

荀子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论相反。他曾经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整理儒家典籍,被认为是先秦时期的大儒。被人尊称为“荀卿”。

不过虽然是先秦大儒,荀子自认为孔子继承人,但是他在儒家的地位其实一直上不去。这是为何?

要知道早于他的孟子,在先秦时期并不是很出名的,孟子在儒家的地位得到认证那都是唐朝时代的时期了,而荀子可是一直很出名的,那为何他就不被人看好呢?

一来是他的师从。他的老师不是儒家中人,而是墨家。

二来,他的两个好弟子,李斯和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李斯呢?助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秦国的统治思想呢,又与法家息息相关,跟儒家靠不上边。那后来统治中国古代王朝近两千年之久的儒家还能看好荀子了?能承认他对儒家的功绩就很看得上他了。

要说,荀子这一脉是有意思,他的老师是墨家人,他的弟子走法家的路子。殊不知,韩非子还有一个很有名的称号。

韩非子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外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晓梦迷蝴蝶”的庄子了。

是不是有点乱?怎么又扯到老子身上去了?这不是道家始祖么?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既不是法家创始人(4)

老子骑牛图

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七十列传占据一个位置,那可就了不得了,史书留名,万世流传那。韩非子就有那么一个位置,不过这个位置不是他自己独有的,这个列传叫做“老子韩非列传》。能和道祖在一个列传中,可见在司马迁的眼里,他俩能在某些地方找到共同之处。而这个共同之处,就是学术思想。

为何司马迁没给身为道祖的老子一个世家的位置呢?理由很简单,司马迁是西汉武帝时期的人物,独尊儒术口号就是武帝喊出来的。所以,儒家创始人孔子,妥妥的有位置。

扯远了,其实无论是古代学者,还是近代学者,都认为法家思想是道家思想的一个分支,而韩非子呢,他的作用不是提出什么样的思想,而是在法家先驱的基础之上,综合他们的成就,形成学术论著,。所以韩非子被誉为的是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子的成就就在于他的著作了,而在实践和治国一途,他的建树不多。在战国时代,想要出人头地,成为明君身旁的肱骨之臣,除了有机会游说之外,还要有说法君王的本事。他的同门李斯,都是荀子的门生,又自认为学的不他,却在学业有成之初,就选择了秦。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子弟,身份上就被圈定了,你到别的地方去,那不就是叛徒么?再有,他口吃,就没有办法游说自己的君王了,所以他没有出头的机会,只能著书。

秦王读了韩非子的书说到,

“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

秦王用死而无憾来表达渴望见到韩非子的愿望,可见韩非子之才。不过虽然李斯告诉秦王这是韩非子所作,但他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害韩非子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既不是法家创始人(5)

李斯画像

李斯承认自己学的不如韩非子,但是他有优势,先到秦国入职了,还是丞相。而这时候秦还在攻打韩,韩扛不住了,正好派韩非子出使秦。秦王高兴啊,死而无憾实现了。李斯也高兴了,能使计谋了。就跟秦王说,他是韩国人,帮助韩国是本分(意思是别想着他能帮着秦国)你放他回去,还会成为秦国的一大敌人。秦王信了,就下令给韩非子定个罪。李斯就派人毒死了韩非子。秦王其实后悔了,但是晚了,韩非子已经被毒死了。这时候秦王反过头来计较李斯的行为已经没有意义了,毕竟,活着的李斯更重要。

这就是韩非子及其有关思想和师从的历史故事。

我是神哥话古文,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意思就给转发评论点个赞,您的支持是神哥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