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电子血压计不准(还在吐槽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吗)

门诊总会有患者抱怨,家里的电子血压计不准确,虽然觉得很不方便,但每次还是要到医院来量血压。

还有些患者会把医院用的电子血压计拍照回去,按照同样的型号购买,可是仍然觉得不准确,有不少患者怀疑买到的是假货,总想买水银血压计。#辟谣#

但现在水银血压计由于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已经逐步退出市场了,那怎么办呢?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很多人说电子血压计不准(还在吐槽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吗)(1)

其实,如果所购买的电子血压计是正规厂家,符合国际检测标准的,那么这个血压计应该是合格的,而且一般来说也是准确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患者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呢?特别是在家里测量的血压,和在医院测量的血压不一样时,更怀疑自己的血压计是不准确的。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很多人说电子血压计不准(还在吐槽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吗)(2)

其实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需要注意下面这些几点:

首先,我们要明白,血压在家里测量和在医院测量的确会不一样,不论是电子血压计还是水银血压计都是如此。

大多数情况在家里的血压会比在医院量的血压更低,这和环境、心情放松等等都有关系,所以一般在医院≥140/90mmHg我们认为是高血压,而家庭自测血压则是≥135/85mmHg就算为高血压。

其次。我们人体的血压在每时每刻都是波动的。

有些患者会多次测量血压,如果每次血压的数值有一点差别,就会很焦虑,觉得血压测量又有问题了。

其实人体的血压在不同时间不会完全一样,比如说,我们在运动、吃饭、喝茶、喝咖啡、情绪激动、唱歌说话时,血压都会波动,刚坐下量血压也可能比较高,所以我们经常会建议连续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

正常情况下,一般晨起后血压较高,晚上则血压下降,呈昼夜变化。当然,也有夜间血压升高的,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心血管意外的风险比较大。

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血压波动幅度比年轻人会更大,只要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波动都是正常的。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很多人说电子血压计不准(还在吐槽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吗)(3)

第三。临床上有部分情况,血压计的测量的确可能会出现误差。

比如,有些患者会出现快速型的心律失常,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误差了,但是我们要明白,无论是电子血压计,还是水银血压计,在这种情况下,都可能出现读数的误差,这时候就需要多测量几次,必要时需要医生进行判断。

第四。选择一个好的血压计很重要。

市场上的电子血压计的确良莠不齐,根据我国最新的血压测量指南,一般我们推荐通过认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测量血压计认证的国际方案有(ESH、BSH、AAMI),在我国一般采用ESH标准。

如果能选择大厂家,大品牌当然最好,而且要选择售后服务比较好的。因为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一样,都需要定时进行校对,但电子血压计还要注意如果没有电池了,要及时更换新的电池。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很多人说电子血压计不准(还在吐槽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吗)(4)

第五。由于电子血压计很敏感,所以血压只要稍微有波动就可能出现数值的变化,这个时候不需要太过紧张。因为只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常,而我们常用的水银血压计。同样会出现误差。

第六。很多患者有白大衣性高血压,一到医院血压就升高的很明显,而在家里放松情况下血压却是正常的,这时候家庭自测血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可以查24小时动态血压来进一步判断。

有些患者很紧张,担心测量不准确,于是短时间内的反复测量比较,可能会引起血压测量值变化,对过于焦虑的患者,我们不建议家庭自测血压。

如果平时血压正常,偶尔出现几次血压升高,大多数情况不需要太过紧张,因为越紧张的话血压可能越高。

平时有测量血压的话,当然最好要做好血压记录,这样的话就诊时把记录带给医生,医生就可以根据血压情况进行调节药物。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很多人说电子血压计不准(还在吐槽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吗)(5)

第七。无论是电子血压计还是水银血压计,规范的测量方法很重要。

电子血压计由于操作简单,只需要把袖带绑上,按下开关,就可以测量出血压,大家有可能更掉以轻心。

而测量血压时操作的不规范,袖带绑的位置和松紧度不对,测量时机不对等等都会导致血压不准确。

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有些病人,一边打电话一边量血压,或者是刚刚活动完就坐下测量,也有的刚吃完饭、饮酒后测量,这些都会导致测量血压的不准确。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很多人说电子血压计不准(还在吐槽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吗)(6)

第八。如果第一次测量和第二次测量相差较大,那么就计算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而第一次的数值弃之不用,这在水银血压计测量中也是一样的。

其实只要注意规范的测量,电子血压计同样也是准确的。而如果不注意测量的规范,水银血压计也同样不准确。我们以往医生护士用水银血压计进行测量,都需要经过规范的培训,否则同样会有误差。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并取得授权!更多有声科普请关注“心路星尘”!

心路星尘医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心内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成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