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说我的诗是写给青年人看的(我们都错了)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国风 邶风 击鼓》

汪国真说我的诗是写给青年人看的(我们都错了)(1)

我们在祝福别人或者婚礼上经常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来自《邶风·击鼓》,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实它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而这句诗并不是指夫妻伉俪,而是指同性恋情。不信来看。

1.这首诗的背景分析

这是一首描述战争的诗,那么,这是哪场战争呢?这是一场在历史上非常小、小得不足道的战争。在《春秋》里面被记录下来,《左传》接着把它详细记录下来,后来才有了这首诗。

上一篇文章里诗经女孩写了庄姜,就是诗经里最美的女人,因为不能生育孤苦一生的女人。诗经女孩说,她因为不能不能生育,抱养了小妾生的儿子,叫州吁。

就是这个州吁,后来发动政变夺了王位,他明明知道卫国的王位是他杀了父亲篡夺来的,不合法,国人不尊重他,他要想个办法提高他的个人威望,怎么办呢?古今都差不多,发动战争,一发动对外战争,爱国主义就有了立足点,然后崇拜他的雄才大略才能够形成。

这一场小小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719年,夏季到秋季,短短不过两个月。这一场战争中就有了这首诗,名叫《击鼓》,我们看它的解释。

汪国真说我的诗是写给青年人看的(我们都错了)(2)

2.这是一首战争的诗歌

全篇用“赋”的手法,叙述一个远征南方、不能归家的将士对战争的怨尤之情。

本诗从出征开始写起,“击鼓其镗,踊跃用兵”,作者没有直接把出征的场面展示出来,而是用雷鸣般的声声战鼓点明战事已起的事实。以“踊跃”二字形容用兵,犹言在战鼓的激励下,士兵们积极进行演练,战争的紧张气氛弥漫其间。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战争将至,到处都是修筑防御工事的苦役。但是在主人公看来,修筑工事虽然辛苦,却可以不用离开家乡;而远征作战,一旦战死沙场,就永远不能回家了。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带领他们南征的将领是孙子仲,征战之地是陈国和宋国。这意味着他将长期戍守在异地他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这一章写主人公于战争的混乱之中丢失了战马,经过艰难寻觅,终于在树林中找到马匹。在这里,好马不服拘束、喜欢驰骋,正如征夫不愿久戍、渴望回家的心情。

后两句为什么说是描写同性的诗呢?我们重点说。

汪国真说我的诗是写给青年人看的(我们都错了)(3)

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写的是同性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大多数人解读时都会说,这是诗中主人公对妻子立下的誓约:“此生无论生死聚散,我都会握紧你的手,跟你白头偕老!”

真的是这样吗?诗经女孩认为这是一句描写战友情、同性恋的诗。原因如下:

汪国真说我的诗是写给青年人看的(我们都错了)(4)

第一,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和连续性来说。

前三段都在说战争如何如何,到了第四段突然对妻子说,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不合情理。前一段还在说他在寻找战马,第四段突然拐弯,但是战场了妻子在哪里呀?诗里并没有交代。

第二,从本诗抒发感情上来说。

第三段中他要去找他的马,是因为他有责任,他是连长,战车连的连长,他还要去找他的战友,是因为他是军官,这个是他的工作。他把他们找到了,然后突然就说了这个话。

战争让人常年在外,见不到女人。因此军营里有了同性情也很正常。唯一的解释就是战友情,同性情,找到了,他对他说的:死生不管,今后还有什么事情,死也好,生也好,都要相爱,不管是契也好,阔也好,都要相爱。

汪国真说我的诗是写给青年人看的(我们都错了)(5)

第三,不止这句诗有,其它诗也有同性恋,后世不承认是为了遮掩和文化传承。

其实要说这个同性恋,还要从庄姜说起。据说《燕燕》这首诗是庄姜所做,庄姜做这首诗给谁呢?是戴妫。庄姜无后,深宫寂寞,所以她找了个寄托,也是为了政治拉拢,就是这个戴妫。《燕燕》是送别戴的诗歌,里面有句“泣涕如雨”,眼睛里面流出水叫“泣”,鼻子里面流出水叫“涕”,“如雨”,哭得哦,大哭,这是抗议,是唯一的办法了,她没有其他办法。

这首诗后期诗经女孩详细解读。说这个的意思是,古代民风开放,文姜和哥哥私通,夷姜嫁给公公,有同性恋也正常,后世为了文化传承,有些东西不能说也不能承认。

汪国真说我的诗是写给青年人看的(我们都错了)(6)

第四,这首诗是同性恋不是我说的,有史学依据。

同性恋的说法不是诗经女孩说的,三国时候有一个研究《易经》的专家叫王肃,给《易经》做过解释,也给其他的一些经书做过注解,是有学问的人,是他说的。

王肃就说,他们也要仿效人间夫妻,同居同处,执百年偕老,显然指的就是这两个战士,这个就是同性恋。王肃的这种说法,为什么会留下来,留到清代都还会有?是因为他很幸运,他的女儿,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妈妈,由于他有这种特殊地位,王肃的一些著作就留下来了,包括他议论《诗经》的这种观点也保留下来了,到清代都还留着。

通过以上四点分析,其实我们心头都明白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生契阔与子同说"这两句它就是写同性恋的,你认同吗?说说你的看法吧!

作者:诗经女孩,80后摩羯座,爱读书,爱国学,爱写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之旅,诗经女孩带你领略不一样的诗经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