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七县一区总人口(大数据下梅州平安之乡)

原标题:

“平安之乡”从何而来?

“平安南粤”广东21市信息公开指数发布,梅州居粤东西北榜首

2019年度梅州“平安之乡”发展指数比2018年的基准值高出12.36分;89.21%的受访者对最近半年梅州治安状况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受访者对梅州公安在战疫中的表现给出8.27分的平均分,更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打出了满分;政务信息公开数量同比增加三成……

梅州市七县一区总人口(大数据下梅州平安之乡)(1)

“小特警”走进警营,接受浸入式体验教育。(何志林 摄)

近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通过分析550万条互联网信息,编制完成《“平安南粤”广东21市信息公开指数(2019—2020年)》(下称《指数》),对各地市级公安部门的信息公开成效和政务新媒体运营情况作出观测。其中,梅州位列粤东西北城市榜首,“平安之乡”建设广受关注。

百万数据背后,是梅州公安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宗旨,全力打造“平安之乡”的决心和信心。

自2019年1月梅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打造名副其实、声名远扬的“平安之乡”的目标以来,作为主力军的梅州公安以“对标一流、赶超先进”为目标,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做实“必答题”、做优“选答题”、做好“附加题”,努力交出“平安之乡”建设“满分卷”。

做实必答题

“打防管控”组合拳夯实平安之基

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同步发布的《梅州“平安之乡”发展指数报告》(下称《报告》),89.21%的受访者对最近半年梅州市的总体治安状况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近六成受访者称,最近半年,在其所居住的社区附近没有发生过违法犯罪案件。

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源于梅州公安“打防管控”的系列组合拳。

梅州市七县一区总人口(大数据下梅州平安之乡)(2)

反诈宣传进小区,守护群众“钱袋子。(何志林 摄)

不久前,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经过10个月的缜密侦查,成功打掉一个以蓝某帆为首的、以“套路贷”为依托的涉黑组织,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破获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和诈骗、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拘禁、虚假诉讼等案件47起。

黑社会组织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巨大毒瘤,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对此,梅州警方毫不手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十百千万”和“六清”行动。

2020年上半年,梅州警方成功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涉网黑恶团伙5个,联合查处涉案公职人员18人,1月至5月“打伞”战果排全省第一,查扣涉案资产1.94亿元,同比上升12.5倍。

以打开路,重拳出击。这是梅州公安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守护辖区安宁的一个缩影。

2020年上半年,梅州警方深入推进“飓风2020”“梅安2020”“护苗”等专项行动,立刑事案件4541宗、破2471宗,破案数同比上升2.5%,刑拘1263人、逮捕902人,11宗现发命案全破、侦破命案积案3宗,率先在全省完成年度命案积案攻坚任务。

面对在整体警情中占比较大的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梅州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联合打击、全链条打击、大数据支撑的理念,打、防、管、控、宣同步发力,实现了“两个上升”的良好局面,即破案254宗,同比上升149.02%;抓获嫌疑人96名,同比上升46.8%。此外,梅州公安还劝阻群众4829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243.50万元。

梅州市七县一区总人口(大数据下梅州平安之乡)(3)

梅州公安做实“必答题”、做优“选答题”、做好“附加题”,努力交出“平安之乡”建设“满分卷”。(何志林 摄)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对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的同时,梅州公安还在交通整治方面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从去年2月启动为期一整年的“史上最严”道路交通整治行动,到今年3月开启交通安全“百日整治”行动;从启用“电子警察抓拍 人脸比对”模式曝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到常态化开展“异地用警、交叉检查”统一行动;从强化农村交通劝导站建设,到全面启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铁腕整治、重拳执法之下,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交通环境日渐安全有序。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2725宗、死亡157人、受伤2128人,同比分别下降18.35%、1.26%、24.83%。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还提到,超过八成受访者关注梅州警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和作用,并给出了8.27分的平均分,更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对象打了10分满分。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一套强而有力的组合拳挥出,梅州平安底色愈加凸显。

做优选答题

改革创新提升警队核心战斗力

在做好“打防管控”主责主业“必答题”的基础上,梅州公安自我加压,全力做好改革创新“选答题”,提高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和业务效能,进一步巩固“平安之乡”建设成果。

“梅州为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市开展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值得借鉴和推广。”今年1月7日,在梅州举行的广东公安部分地市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推进会上,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孙太平对梅州“租户模式”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为有效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梅州市公安局积极争取列入全省14个经济欠发达地市“租户模式”试点,全力推进信息资源整合汇聚、治理,开展“租户模式”空间申请、流程管理、资源使用、制度建设等试点应用工作。

“租户模式”是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的广东探索,旨在利用省公安厅资源,引领统筹全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同步上云、均衡发展。梅州作为“租户”,利用广东省公安厅在警务云划出的部分资源和空间,进行统筹管理。

梅州市七县一区总人口(大数据下梅州平安之乡)(4)

梅州公安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实现了“两个上升”的良好局面。(何志林 摄)

以此为契机,梅州把智慧新警务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探索依托警务云大数据平台租户空间构建梅州公安大数据平台的道路,初步打造了“谋、租、用、战、管”五位一体的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租户模式”的梅州样板。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租户模式”开展的第一个大数据智能应用——智慧审讯系统,在今年1月斩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一等奖”,并在诸多实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向科技要警力、向改革要动力,是梅州公安机关发展的核心思路之一。全力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的同时,梅州公安还以建设“创新亮点项目”为载体,不断推动警务微创新、微改革,在去年完成58个创新亮点项目的基础上,新确定了2020年创新亮点项目22个,并以建用结合、边建边用的思路,强化创新亮点项目应用和成果转化效能。

梅州市公安局正在蕉岭试点实施的“基层警种融合警务改革”便是其中之一。

梅州市七县一区总人口(大数据下梅州平安之乡)(5)

厉兵秣马铸铁军,以练为战守护“平安之乡”。(何志林 摄)

“我们将派出所与交警中队人员进行整合,实现‘职能一体、权责一体、所队一体’,有效解决以往派出所、交警职能单一、警力不足的难题,实现警务行政成本从分散化向集约化转变、民警执法能力从单一化向多能化转变、警力资源从碎片化向聚集化转变,让‘1 1>2’。”蕉岭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吴东海笑道,派出所管交警事,如今已经成为了蕉岭的常态。

科技兴警,改革强警。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和持之以恒的推进,激发出梅州公安队伍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巩固“平安之乡”建设成效的强大合力。

做好附加题

讲好警察故事传播平安声音

《指数》指出,网络信息数量上排名第二的是梅州,在报告期内共有近7.1万条相关的治安信息发布在各大网站和社区论坛之上。其中,加快推进建设“平安之乡”的相关报道占比最多,包括“飓风”“云剑”等专项行动、取缔涉黑组织和恶势力犯罪集团、部署全民禁毒工作等。而智慧新警务的创新成果、铁腕整治交通秩序、护航梅州马拉松等也被当地和省级媒体广泛报道。

在做实“必答题”、做优“选答题”的基础上,如何做好公安新闻宣传这道“附加题”,为建设“平安之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样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新闻宣传部门围绕中心工作,认真谋划、随警作战,推出了一批传播广、记得住的宣传报道,如高考期间推出《儿子高考父亲值班,考场内外父子共“答题”》《高考图集|这里有一组数字,关于守护,关于祝福》等系列报道。此外,梅州公安还立足全市疫情防控大局,第一时间启动战时宣传机制,成立梅州公安宣传青年战疫突击队,连续深入战疫一线随警作战,全面投入战疫宣传工作,进一步讲好警察故事,传播平安声音,树立警队形象。

效果如何?数据得以窥见:

上半年,全市公安新闻宣传部门在各级纸媒发布报道597篇,在各级电视台播出新闻节目359条(期),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刊发报道1.5万多条;“平安梅州”微信公众号平均阅读量同比上升逾四成,粉丝量同比上升近50%;抖音平台粉丝数突破10万,上半年增粉7.8万。

梅州市七县一区总人口(大数据下梅州平安之乡)(6)

民警老师进校园,上好“开学第一课”。(何志林 摄)

在此基础上,梅州公安持续发力,继续办好《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周刊及《梅州公安》专题栏目、创新开展网格化全覆盖安全防范宣传、打造少年警校公益课堂、办好“开学第一课”民警进校园活动、开办少年警校第十届“我是小特警”警营体验夏令营活动、创建“梅州公安新闻速读”和“杨sir说”等专栏,进一步树立公安宣传品牌。

如今就读于广东警官学院的小林是伴随着《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一同成长的第一批读者。2012年,正在学艺中学读初一的小林第一次在学校接触到这份报纸。“上面刊登的都是警察故事、案件说法、警营活动,第一次让我感觉到威严的警察与我们的距离,原来可以这么近。”渐渐地,小林心里种下了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梦想。如今,小林已如愿考上警校,敲开了自己理想职业的大门。“现在的《青少年警讯》内容越来越鲜活,而我离自己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此外,抖音也成为梅州公安宣传“全民反诈”、增强警民互动的“好帮手”。2020年4月,梅州公安在抖音平台上组织了#全民反诈平安梅州#挑战赛,发动广大群众的智慧,创作防范电信诈骗的抖音短视频。赛事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参与,创作了5801条短视频,总播放量超4.4亿次,让群众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学到防范诈骗的安全知识。

通过系列工作,对内励警志、聚警力、暖警心,对外彰正心、书正义、扬正气,进一步拉近了警民关系,真正实现让“平安之乡”品牌在梅州有口碑、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

■数说

大数据下的“平安之乡”

1.梅州“平安之乡”2019年度发展指数为112.36

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测算,2019年度梅州“平安之乡”发展指数为112.36,比2018年的基准值高出12.36分,发展势头较好。一级指标“信息公开”的得分进步幅度最大。

2.治安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梅州“平安之乡”发展指数中,“治安环境”占比最大,从榜单上看,梅州市全年刑事案件破案数连续三年上升,年内命案全部侦破;交通事故和治安案件查处数持续下降,“飓风2019”等专项行动和“史上最严”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动效果明显,特别是“七大专项”行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大庆创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梅州市七县一区总人口(大数据下梅州平安之乡)(7)

梅州公安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平安底色愈加凸显。(何志林 摄)

3.近九成群众对最近半年梅州的总体治安环境感到满意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就梅州市的治安状况和梅州公安的表现对梅州市民进行了一次网络调研。其中,89.21%的受访者对最近半年梅州市的总体治安状况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近六成受访者称,最近半年,在其所居住的社区附近没有发生过违法犯罪案件。

此外,受访对象对梅州市的整体治安环境所打的平均分为7.93分(满分10分),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打了8分或以上的高分。

4.超过八成人关注梅州公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

超过八成受访者关注梅州警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和作用,不关注的受访者占比仅为6.82%。关于梅州公安在战疫中的表现,受访者所给的平均分数为8.27分(满分10分)。近四分之三的人打了8分和以上的高分,更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对象打了10分满分。

5.政务信息公开数量同比增加三成

2019年,梅州公安扩大了主动公开的范围和深度,将政务信息工作做得更彻底。全年通过多个平台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2204条,同比增加超过三成;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数量达4482条,与2018年相比增长52.3%。此外,梅州市公安局对所有提出信息公开的申请予以100%公开答复。

6.举办新闻发布会数量是去年的5倍多

2019年,梅州公安与市民、新闻媒体的互动更为频繁。全年组织了28场新闻发布会,是上年的5倍还多,更密集举办了75场警民互动活动,也就是说,平均不到5天就有一场。同时,该局也是省内唯一公布了警民互动活动场数(75场)和拍摄图片数量(65708张)的地市级公安机关。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记者】黄韬炜

【通讯员】罗雄 黄晓春 丛志广 冯盈

【摄影】何志林

【作者】 黄韬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