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八百字影评 原创让子弹飞影评

让子弹飞八百字影评 原创让子弹飞影评(1)

看完《让子弹飞》,感觉电影很棒,至少在商业市场上获得了成功,所以便想写一篇影评。当然,每个观众从不同角度,都会对电影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我就写写我自己的观点。

看到电影的一半后,观众就知道姜文所扮演的张麻子,不简简单单得就是一般的山贼土匪,而是从前跟随蔡锷将军的革命者,是一个得力的革命助手:张牧之。后来因不满时局,便落草为寇。革命者是浪漫主义的,而山贼也是浪漫主义的。绿林好汉,称谓便是如此。从影片开头,以姜文为首的山贼,骑马抢劫葛优等众官兵,便呈现出暴力美学的特色。姜文扮演的张牧之,心中的革命性情不改,即使告别了革命者的职业,也并未从事一般市井世俗的职业,而是从事山贼这样的颇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职业。况且还是与假张麻子不一样,干得还是劫富济贫的行当。可以说张牧之的革命本色不改。

再说说那黄四郎,也是革命出身。不过在影片中,他的早期革命身份很容易被人忽略。但张牧之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大致就是在张牧之十七岁的时候。特别是当黄四郎拿着那个地雷的镜头,便很明显了暴露出,他参与了轰轰烈烈的武昌辛亥革命。可以说在黄四郎,与姜文扮演的张麻子见面后,就不知道他是真县长。毕竟黄四郎,作为曾经的革命者,利用假张麻子,杀了四五任的县长。他太清楚这些官吏的特色了。黄四郎与张牧之过招,可谓精通政治斗争和游戏的攻略,真不是一般的横行一方的恶霸。处于一些方面原因,黄四郎从事革命事业的背景,在影片中隐藏得很深,不过,网上有这方面的评论。

辛亥革命后,作为革命者,张牧之和黄四郎,可谓革命者之后所走的不同道路的典型。张牧之革命之火不灭,他禁止别人给他下跪,他推行正义公平,他劫富济贫。他要站着赚钱,要赚富人的钱。而黄四郎则顺从当时的军阀割据的时势,利用与地方都统的关系,控制数县,建立碉堡,网络党羽爪牙,利用假张麻子,控制县官,利用剿匪的名义进行敛财,织就了一套他横行一方的统治体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之前从事革命,就是要推翻与他现在相似的满清统治体制的。

在影片最后,姜文等四人不是像好莱坞影片里的英雄人物那样,凭借四人之力,打败黄四郎。而是通过巧妙的手段,激发群众百姓心中对黄四郎的恨。让群众称为革命者,冲向黄四郎的碉堡。最后,显示出姜文和黄四郎对话的场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黄四郎心服了,他看到了那些冲向自己的老百姓们,和曾经的自己多么相似。曾就,他也是革命者,冲向满清政府。没有金钱利益的羁绊,黄四郎在临死时,人性中的恶向善,完成了转变。曾经的革命激情,复活了。革命者完成了救赎。死在碉堡的爆炸之中。

至于有人说,黄四郎没死,不过为《让子弹飞2》做铺垫。毕竟葛优死前未说的两个秘密,观众还未得知。这不过是为续集做铺垫的技巧。黄四郎是否已死,对于本片,没有意义,因为黄四郎铸就的那一套体制毁灭了。最终他变成了替身,而真的替身,则成了真的黄四郎。假作真时,真亦假。黄四郎已成为残暴统治体制的符号。他的真人,是否已死,已经不重要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