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风起云涌,多少风云人物纷纷登场亮相,吕不韦便是其中一个。他以经商起家,通过政治投资步入政坛,最后封侯拜相,执掌秦国政权长达十几年,可谓权倾朝野,风光无限。

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1)

几千年来,人们对吕不韦的评价毁誉参半,众说纷纭,那么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历史中留下了什么样的谜题?他的功过是非又如何?他又凭什么被载入历史史册?

1. "奇货可居",果断坚定,以精准的投机眼光投资秦质子异人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奔走于各国做生意,货物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让吕不韦有着精准而独到的投机眼光,最后成为"家累千金"的巨富大贾。

公元前265年,即秦昭王四十二年,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遇见了秦公子异人。秦异人(秦始皇之父)是被秦国派往赵国做质子的公子。那时候,秦赵两国交战,最后讲和的时候,互派人质到对方国家。秦异人因为生母不受宠,而且自己也非嫡非长,在秦国备受冷遇,所以就把他给派来赵国了。

身处异国,人生地不熟,而且因为秦国经常跟赵国开战,所以,秦异人并不受赵国的优待。再说了,秦国也不把他这个质子当回事,给的生活费也很少,所以门庭冷落、颇为寒酸。一个年轻人每天生活的这么憋屈,进退两难,经费紧张,衣食拮据,日子哪里是好过的?

恰好这个时候,吕不韦碰到了秦异人。吕不韦觉得秦异人挺可怜的,但是作为生意人,吕不韦也不是大善人,他之所以接近秦异人,是因为觉得他"奇货可居"。这就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商人精准独到的投机眼光所看到的。

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2)

为此,吕不韦回家与父亲商议,他问父亲:"耕田能获利几倍?"父亲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又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

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个一国之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无数。"

因此,吕不韦说:"如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见得能吃饱穿暖,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这种大利可图的买卖,值得去做。"

从此,吕不韦由商界进入政界,就这样开始踏上历史舞台。

吕不韦去拜访秦异人,声称能让他飞黄腾达。秦异人不信,笑着说:"你还是先让自己飞黄腾达吧。"吕不韦回应:"只有你先发达了,我才能发达。"秦异人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咨询他该怎么做。

吕不韦对秦异人分析了当前的状况,说:"公子你现在的处境很不好,在秦国既无后台扶持,又长期客居在外,对秦国形势政策也不了解,再加上你非嫡非长,无资历,无威望,也无人脉,你凭什么能登上王位呢?"

秦异人叹了口气,"那怎么办呢?"

吕不韦又说:"如果公子听信我,我有办法让您回国继承王位。我听说安国君(秦始皇的爷爷)非常宠爱华阳夫人,但是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而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我吕不韦虽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让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为太子。"

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3)

秦异人因此对吕不韦感激涕零,表示如果计划成行,必将与他共治秦国。

2. "曲线救国",针砭时弊,以过人的胆气和谋略说服华阳夫人

吕不韦先拿出五百金送给秦异人,作为他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助其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准备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安国君和华阳夫人。

来到秦国,吕不韦没有冒冒失失地去找华阳夫人,而是选择"曲线救国"的迂回路线,他首先走华阳夫人姐姐的门路,以大方的手笔说服了其姐,然后通过她将金银珠宝、珍奇玩物送给了华阳夫人,并顺便谈及秦异人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再大肆宣扬秦异人的孝心,"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吕不韦深谙人性心理,这些话将华阳夫人哄得心花怒放,对秦异人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吕不韦见华阳夫人心情好,便趁机让其姐进一步劝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嫡子。他说:"女人得宠靠的是美貌,可是容颜易老,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所以当务之急应该在众公子中选一位合心合意的作为嫡子,然后立为太子,这样您的地位才会牢固。如今异人贤能孝顺,而他既无后台,又无资历,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不仅他会终生感激您,而且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会受到尊宠。"

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4)

吕不韦对华阳夫人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将目前的形势分析的很到位,见解也可谓是一针见血,说到了华阳夫人的心中。华阳夫人几经思量然后接受了这个建议。然后,她找了个机会给太子安国君吹起了枕边风,先是不经意间大赞"子异人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然后又哭泣说:"妾不幸无子,愿得子异人立以为嗣,以托妾身!"

安国君对华阳夫人是真爱啊,此前就将华阳夫人立为正妻,此时也是一口答应了她的请求。他"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异人为嗣",正式确立了异人为王位继承人,并赐给了他很多财物。吕不韦的多次游说与贿赂终于获得成功,得偿所愿,满载而归。

后来,秦异人成功登上王位,是为孝文王,册封吕不韦为丞相,将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

吕不韦以一介商人的身份,帮助一个没资质、没人脉、没前途的落魄皇子登上王位,最后达到封侯拜相,"泽遗后世"的目的,实在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人物了。

3. 辅孤理政,编撰《吕氏春秋》,以卓越的政治才能稳定秦国政局

公元前257年,即秦昭王五十年,秦王派王齮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这个时候,赵国想杀死秦质子。秦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通过贿赂守城官吏,从赵国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顺利回国。

秦异人和吕不韦回到秦国后,吕不韦让异人穿楚服去进见华阳夫人,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华阳夫人果然非常高兴,当场给异人改名为子楚。

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5)

赵国这边没能找到秦质子,就想杀他的妻子和儿子。秦异人此时的妻子是吕不韦曾经的歌舞伎,他偶然见到,十分喜爱,就请求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虽然很生气,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为他倾家荡产,为的借以钓取奇货,如果因为一个女人而功亏一篑,岂不是亏大了?于是吕不韦就爽快地就献出了这个女子。

这个女子就是赵姬,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政,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吕不韦大方赠美人,本是成就一段佳话,却给历史上留下一个千古谜题,那就是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是吕不韦,还是秦异人?数千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当赵国要杀赵姬母子时,赵姬凭借之前的人脉关系,带着孩子东躲西藏,躲过了赵国的追杀。他们很是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没想到的是,这日子一过就是6年。

前251年,秦昭王去世了,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顺理成章地被封为太子。此时,秦赵两国关系缓和,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妻子赵姬和赵政回到秦国。但是安国君继位仅仅一年后就去世了,谥号为孝文王。太子子楚继位,即庄襄王。庄襄王尊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

子楚从前途渺渺的卑微处境一跃成为一国之君,完全靠的是吕不韦,故而吕不韦被封为相国,封文信侯。从此之后,秦国的军政大权开始掌握在吕不韦手中。然而,不过三年时间,子楚便去世了,年仅13岁的太子嬴政继位,吕不韦号称"仲父",开始担起辅政的大任,力挽狂澜,稳定了秦国政局。

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6)

此时,秦国实力已然强大,纵横天下,冲突山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吕不韦任相国后,承前人之威,顺应日益明朗的历史发展趋势,坚持用兼并战争来实现统一。比如,攻灭东周,尽纳其地;比如,攻韩,取十多个城,建立了三川郡;比如,攻魏,取二十城,设东郡等等。秦国兼并战争的节节胜利,沉重打击了东方六国,使得它们再无力量与秦抗衡。

当时,社会养士风气浓厚,比如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都是养士三千、礼贤下士的政治名人,在列国间享有极高声望。吕不韦凭借自己强大的政治背景和深厚的经济实力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一时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

在那个著书立说流行的时代,吕不韦也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以他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

此书汇集了墨、儒、道、法、兵、农、名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学说,故而被后人称为"杂家"。吕不韦认为它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是一部难得的杰作。他还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并宣扬称,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为成功的营销方式,《吕氏春秋》以及吕不韦名动天下。

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7)

《吕氏春秋》虽然内容庞杂,但是它取舍有得、各取所长、兼容并包,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思想体系,是吕不韦政治思想学说的体现。这部著作给了吕不韦极大的声望,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锋芒毕露和独揽大权,最终将他推向了灭亡。

4. 私通太后,进献男宠嫪毐,一步行差踏错终致灭亡

当庄襄王死,太子嬴政继位,因为年纪尚小,太后赵姬就与吕不韦旧情复燃,常常私相授受、暗通款曲,在秦始皇的眼皮底下"暗度陈仓"了好几年。

随着秦始皇年纪渐长,通晓人事,吕不韦担心他与太后之间的奸情暴露,为避免灾祸,他决心退出与太后的这段关系。于是他找来了嫪毐,并进献给太后赵姬。嫪毐此人天赋异禀,在房帏之事上能力异常,太后受用后非常满意。吕不韦由此成功地摆脱了太后的纠缠,功成身退。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太后对嫪毐宠幸非常,给了他富贵,给了他权势,甚至还跟他一连生下了两个儿子。嫪毐的政治势力愈发强大,甚至压过吕不韦。锋芒毕露的嫪毐在与太后的私情败露后,率先起兵造反,最终被镇压车裂,夷灭三族。

因为案子牵连到了吕不韦,他心中惶惶,感受到了危机。其实,相比于跟太后私通一事,吕不韦在秦国巨大的威望以及势大权重、独断专行更触动了秦始皇嬴政的神经。且不管吕不韦与太后私通的传闻是真是假,秦始皇嬴政必然要借着"嫪毐造反"一事削弱吕不韦的权势,这是政治立场决定的,因为皇权与相权之争,是必然要爆发的。

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8)

但是,秦始皇嬴政有横扫四海八荒、统一天下之心,能忍人所不能忍,他知道除去吕不韦不是简单的事,所以在许多宾客辩士为吕不韦求情说好话之时,便以吕不韦对庄襄王有功为由顺水推舟免了吕不韦一死。

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吕不韦被免去相国职务,并遣出京城,返回封地河南。但吕不韦回洛阳后余威尚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吕不韦门前的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依旧络绎不绝。这是秦始皇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就下了一道责问吕不韦的诏书:"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要以河南地封你食邑十万户?你跟秦国王室有什么血缘关系,要称呼你为仲父?"并逼令吕不韦"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见到诏书,知秦王已恩断义绝,徙蜀后也难免一死,遂饮鸩自尽。一代名相,就此陨落。

总而言之,吕不韦是历史上少有的从一个商人成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千古奇人,在任相国期间,他稳定了秦国局势,推动了秦国统一天下的事业,"秦灭六国,盖始于魏冉,而成于吕不韦、李斯。"而且他平生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史料价值极高,对后世产生深远的的影响。

吕不韦死后谁当丞相(吕不韦列传富而谋国)(9)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动天下大势的风流人物中,吕不韦绝对榜上有名。他推动了秦国的发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在史册中以无可辩驳的实力占据一席之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