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器(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叫司母戊鼎好)

辩论: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叫司母戊鼎好,还是叫后母戊鼎好请分析一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司母戊鼎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器?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司母戊鼎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器(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叫司母戊鼎好)

司母戊鼎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器

辩论: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叫司母戊鼎好,还是叫后母戊鼎好。请分析一下?

这不是叫什么好的问题,而是应当叫什么就叫什么。青铜器的命名自有相应的规则,而以青铜器上自带的铭文来命名,是不能以好不好而改变的。所以司母戊大鼎就只能叫司母戊鼎,同样,司母辛大鼎也只能叫司母辛鼎。至于铭文中的司念什么作何解,则是另一码事,不能因为有人把司念成后,就把名称改为后母戊鼎。司字怎么读怎么解,这是个学说问题,可以讨论,以理服人,不能强加于人。有人认为司字应读后,并没有得到一致公认,强行给文物改名,因此引起一场风波。

这个大鼎的名称,其本就自带标志,叫司母戊,因为大鼎上面有这三个字的铭文,这一名称一直沿用了数十年。不料若干年前有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应把“司”改为“后”,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一些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后”字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如果是一般人说说也就罢了,偏偏这些专家颇有些权势,因此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亮相时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层面,甚至出现了尴尬的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仍为“司母戊鼎”。

如果是学说争论,那么就应当限制在学说范围之内,即使有人任性也不要紧。但是在学说争论没有得到统一时,就不应当轻下结论,更不应当给国宝级的文物随便更名。因为这是在国际国内具有着巨大名声的国之重器,更名风波的影响就显得更加恶劣,不仅是对文物对历史对社会的不尊重,也让中国学说界蒙羞,国家脸上无光。

司母戊鼎的名称来自于鼎的本身,鼎身上本来就自带有这三个字的铭文,因此以此三字命名,完全符合文物命名的规则。至于对这三个字如何解如何读,则是另一回事。众所周知,汉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一字多种写法的现象,例如银行的行和行走的行,字同音不同。又如大小的大和大夫的大,发音也不同。按说大王的大也和大夫的大一样,也应读成代的音,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读成大小的大,例如歌词“大王叫我来巡山”,就唱成了大小的大,专家也无可奈何。青铜器铭文中的女字,根据文意往往应读成汝作你字解,这是没有争议的共识,但是没有必要替古人改过来。司母戊三个字是古人留在鼎上的铭文,母字和戊字写法和现在不同,不太好认,但司字和现在的写法完全一样,谁都认识。这是古人当时留在鼎上文字,对这三个字你可以有自己解读,你可以认为司字应读成后字,但是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力替古人改成后字。

因为司母戊仅仅三个字,没有上下文,也不是完整的句子,所以解读起来有困难。但是随着妇好墓中一对司母辛鼎的出土,这个问题就好解了多了。母辛即妇好,是商王武丁的“诸妇”之一,司母戊鼎和司母辛鼎是同一时期的文物,是商朝同时期夫人的陪葬品。可以推断,在戊和辛之间,可能还有己和庚两位夫人,也应当有司母己和司母庚鼎。母既有鼎,那父(王)当然也应当有鼎,而且是每人两个。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商王朝鋳造了若干个大鼎,数量肯定不少,规格也各不相同,为了防止有人傻傻地分不清,防止在下葬时弄混搞错,所以在每个鼎上都刻有铭文标记。这个标记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了给死者看的,你们各人有各人专属的鼎,互相之间不要搞错,其他的野鬼也不要来争。所以这里的司字,就是专司某人的意思。司字本意是从事某种工作,例如打鼓的叫司鼓,拉琴的叫司琴,老婆在家专司家务,等等,直到现在开车的都叫司机。用在器物上,就是表示专门为某人所用的意思。司母戊,就是用于母戊或母戊专用之意。专家们的种种解读,实在是想多了。古人并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只不过是为了区分而做的标记而已。所以铭文刻在鼎的内壁,显然不是大家看的,就是个记号而已。

有专家说司应读后,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这显然不能成立。在商代,后代表首领或一国之主,徐悲鸿名画《奚我后》,是盼望首领归来的意思。妇好是有很大的战功,但是只能是将军而不能是首领或国君,因为天无二日,一国不能二主。而商代还没有王后之说。所以无论母戊还是母辛,都不可能称后。而且也不可能个个都是后,个个都伟大。

过去有的专家说司通祠或祀,现在看来这也不能成立,因为妇好墓已证明大鼎不是放在祭坛上的祭祀品,而是放在墓穴中的随葬品,来墓前祭祀的人是看不到的,而且铭文刻在大鼎的内壁,显然不是为了给祭祀的人看的,所以与祭祀无关。

说来说去,对这三个字铭文你可以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解读,你爱怎么读怎么解都可以,但是谁也无权更改也没有必要更改大鼎的名称,因为大鼎的三字铭文本身就是名称,是无法更改的,名称只能随着铭文而定,而不能按某些人对铭文的理解而改。你把展示标牌改为后母戊,但是人们看到铭文,脱口而而出的仍是司母戊。所以司母戊鼎的名称,读音可以不同,解释可以各异,但文字不能改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