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

《大明王朝1566》相信不需要大隐者过多介绍了,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读者朋友约稿了很长时间的一部作品,所以今天开始,大隐者将对这部电视剧进行深度的解读,看看究竟好在哪,厉害在哪。

网上已经有许多关于这部电视剧的解读了,大多局限在故事情节的解读,鲜有引申的。而这部剧的价值,在大隐者看来,更多的是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实践价值

如果想了解真实的历史,还是自己去看史书吧,大明王朝1566更多的是披着历史剧外衣的正剧,展现的是创作者对封建历史的深度思考。

今天我们来解读第一集。#大明王朝#

周云逸:儒生的家国情怀

儒家文化的发展,到了明朝,进入了巅峰。只要有人信仰,就有人愿意付出牺牲,比如周云逸。

失控的大明王朝,嘉靖的不作为,严党和徐党的贪墨,矛盾已经激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周云逸是为苍生争短长,无奈却做了棋子。身在漩涡中,你求名也好,求利也行,求理想最好,反正横竖你都会成为棋子,别人利用的,是你行为的果,与你无关。

周云逸是怎么知道工部开支的?徐党。严嵩明知里面有猫腻,假装视而不见,为的是缓和矛盾,以免嘉靖帝动了杀心。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1)

冯保抢先报祥瑞:职场新人的大忌

冯宝抢在所有人之前,跑到嘉靖帝那里上报了大好的消息,以博得皇帝的赏识。

之后又装作若无其事的去和老祖宗吕方汇报,说替干爹把这事办了。

这个单元,大隐者想写给职场的新人。因为大隐者见过很多像冯宝这样求进步的年轻人,聪明伶俐,见风使舵,无所不用其极,却倒在了太聪明上了。

老话之所以流传了千年,说明里面的道理是最深刻的。比如说大智慧,小聪明。为什么老话没有大聪明呢?因为大了就是智慧了。

冯宝犯的错误就是小聪明。冯宝只是急迫的希望在皇帝那里留下好印象,却不知,皇帝虽然有提拔人的是和否的权力,但谁有权力把提拔的名单交给皇帝做选择呢?是吕芳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2)

大隐者讲一个职场真实的故事吧。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酒量好,会说话,学历高,长得英俊,几乎是全能的好苗子,被许多人看好。

刚参加工作就被调入集团老总身边的部门,前途无限大好。但没过几个月,这位年轻人就被调离开了,打入了冷宫。那么这位年轻人犯了什么职场大忌呢?

就是在有集团老总参加的饭局上,多次越过直属经理,向老总表忠心、赞功绩,老总自然是很受用,也表现了对他的喜爱。

但直属负责人和同事们,是什么滋味呢。很快,关于这个年轻人工作浮躁的评价就流传开了,其实你工作踏不踏实,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

这个真实的例子和冯宝很像,你得罪了可以把你从候选名单抹去的人,所以,你的努力都是白费的。

风言风语多了,就成了真相。工作浮躁怎么能呆在重要岗位呢,所以,这位年轻人就被调走了。

不要抢风头,特别是在那些能决定你是否在备选名单出现的那些人面前。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3)

吕芳:姜,老的到底有多辣?

老话讲,姜是老的辣。为什么老的辣?能辣到什么程度?

这要从人的成长经历有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咱们以老祖宗吕芳为例,伺候皇上几十年,见过的,听过的,不知有多少。

在这样的人面前,年轻人几乎就是裸体的。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你这么做目的是什么,你渴望的是什么,你在乎的是什么,老爷子都门清。

冯保其实是一类年轻人的缩影,以为自己可以掩饰得很好,可以伪装的很好,其实在那些老人面前,人家是拿透视镜在看你。

见得多了,天底下就没有新鲜事了。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4)

严嵩与徐阶:风雪中的火药味

冯保这个小单元之后,剧情来到了内阁会议。一开场,一群阁老们大雪中几句寒暄,就射出了暗箭无数。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5)

严嵩说吕公公嫌我老了,却是说给徐阶听的。潜台词是:推出个周云逸,就想绊倒我,我还没老呢!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6)

镜头之后就聚焦到了徐阶。说话的还是严嵩,要是下的都是银子,我也不用再操这份心了。

别以为就你徐阶忧国忧民,到头来负总责的还是我严嵩。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7)

爹说完了,小严再补充,再干二十年,还不得让人给恨死了。

好剧,就是每一个画面都不会浪费。

为什么怨气的是严家父子?因为是清流挑起的斗争。作为三位老姜的吕芳,早就闻到了火药味,在正式会议之前,想给各方定个调子。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8)

亏空的事,只有我严嵩过不去

每个人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这是职场里最基本的原则。想定个调子的吕芳,其实也是在为自己考虑,作为皇帝身边最近的人,皇帝不舒服,不开心,那下人是最倒霉的。

严嵩听到吕芳这些鸡汤的时候,头是望向天的。因为亏空的事,大明已经揭不开锅了。同舟共济?揭不开锅的时候,是没有人同舟共济的。

这也为会议上严嵩提出亏空之事前后呼应上了。为什么许多人年轻时想不通的事,到了自己身上,都成了做恶龙的少年?因为到了一定位置,想谈理想,先要活下来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9)

徐党:知道也不说,知道也不做

嘉靖皇帝、严党、徐党,三方是一个微妙的平衡。

  1. 严党甘于背锅,为嘉靖皇帝敛财,但其实也是搭顺风车,拿的比皇帝还多;
  2. 徐党明知严党的背后是嘉靖,但就是假装不知道,只拿你背锅说事;就是假装不知道,给你的开支各种下绊子。

根源问题是什么?嘉靖。

嘉靖太聪明了,设想了一个完美的布局,严党敛财,严党背锅,徐党和严党斗的你死我活,让严党不敢放肆。

但嘉靖的思路就像永动机一样,想法很完美,却实现不了。因为严党也聪明,不能一味的背锅不享受啊,不能一味的背锅不让跟随的弟兄不享受啊,所以,工部也好,修宫殿也好,都是一笔烂账推到皇帝头上。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10)

甩锅比拼,都是高手,死的是周云逸

一场会议,成了甩锅大会,这是第一集最精彩的部分。

1、开场白的严嵩,表示两省大旱,三省大水,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这是在夸自己啊!这么难的日子都是我撑着过来的。

当然,戏要做足,严嵩表示,主要是靠皇上宵衣旰食(傻子都知道和皇上一点关系都没有)。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11)

夸完了自己,严嵩表示该说说周云逸了,如果不说,那就是默认,就是让周云逸的指责坐实了。说了,可以看看皇帝的态度,身正不怕影子斜。

这个锅,我严嵩,不背!(因为背了,就是九族的罪)

严嵩表示:这场雪,是皇帝敬下来的。

潜台词是什么?就是遇到过不去的坎了,你们一个个的就知道甩锅,把责任全推到皇帝身上了,最终还是皇帝一个人解决的。

什么叫拉仇恨?严嵩算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大明王朝1566嘉靖江山之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评)(12)

严嵩的一番言论,最终想表达什么呢?最后,严嵩扣题了:只要我们大明臣子实心用事,我大明朝还是可以如日中天的。

那么谁没有实心用事呢?周云逸,和他背后的徐党。


第一集先写到这里,写了半集,已经快三千字了,严世蕃,徐阶,张居正,高拱,都扮演了什么角色,更多精彩细节,咱们下一篇继续。

边娱乐边学习,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大隐者的深度影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