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1)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2)

垣曲人家新年版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3)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4)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5)

作者简介

申力生作品

娘 恩

垣曲人家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6)

春节的前一天,当人们忙碌于置办年货、喜迎佳节之际。我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心情显得格外沉重,农历二十九的单位、早已人去楼空,往日的纷扰一下子平静了许多。这时,我便静下心来,抒发已久的情怀,作为春节礼物献给天堂里的妈妈。

(一) 梦里的母亲

昨晚,母亲托梦给我,梦里时而看到母亲年轻时的照片,长辫子、柳叶眉、大眼睛、炯炯有神、很恬静、最美丽;时而又梦到老年之后的母亲,齐耳短发、干净利索、只是额头多了几道皱纹、面带微笑、很慈祥,依旧身着在世时她最喜欢的那件中式翻领外衣,显得格外简洁大方。梦中母亲看到我回来了,非常高兴、非常亲切、嘘寒问暖、说话间,母亲早已忙着下厨房,做我最喜欢吃的鸡蛋干面。我拎着包走进了搬迁前的古城四合院老宅。耐心地等候着母亲那碗香喷喷的鸡蛋面,顿时心里便觉得美滋滋。我的梦刚刚拉开序幕,这时讨厌、烦人的手机铃声一阵阵作响,把我从甜甜的睡梦里叫醒,那一刻,我真没不愿意从梦中醒来,起身后又半躺在床头紧闭双眼,依然回想着梦境里的母亲,刻意地想把我的梦做完。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又过去了,虽然我的梦没有延续,但我的心仍然沉醉在梦里。

(二)妈妈是首歌

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刻意点击手机上的酷狗,迅速搜出《母亲》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边洗漱,一边跟着手机唱起了耳熟能详的《母亲》。“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教会我走路、是您为我操碎了心、是您哺育我成人、是您给了我一个家、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咱的妈……”唱着歌谣、眼泪像断了的一串串珍珠不由的洒落下来。情不自禁的回忆起和母亲一起生活的难忘岁月…….

我是60年代出生的,我家和全中国大多数家庭一样,还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环境当中。从记事起,就清楚的记得,每当母亲做好饭时,总是让我们姊妹几个先吃,最后吃饭的肯定是母亲,如果有剩余的饭菜、她就随便吃点,若没剩下,她就烧点开水放点盐和葱花,泡上用大牙都啃不动的粗粮馒头,这就是维持生命的一贯午餐。原因很简单,经历过的或同龄人都晓得,“穷、没钱、没啥吃”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我全家六口人,父亲在外工作,每月不到三十元的工资,母亲一个人拉扯我们姊妹四个在农村,吃粮全靠挣工分赚取。当时,我们姐弟年龄小都是在上学,母亲出一天勤才能挣半个工分,每当生产队分粮时节,家有劳动力的肯定挣工分多,分粮自然就会多。而我们家只能分得母亲一人的劳动所得。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家的粮食没有一年能接上茬的,年年靠去乡村借粮生活。几乎是年年一个样,今年借、明年还,幸亏母亲心灵手巧,会做针线活。平时农闲季节帮邻里缝缝补补、做点衣服,还能换取点米面,多多少少能给增加点补贴。父亲虽说有工资,但他的工资除给我们几个交了学费、生活费等已所剩无几。

(三)温暖里成长

小时候我的嘴很馋,上学总想要几个零花钱,那怕就是五分、一毛的、也得买根冰棍、几颗水果糖,再苦、再难母亲从没有拒绝过、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这张馋猫一样的嘴;想吃肉了,就说自己感冒了,不想去学校,这时母亲就带上我,去老城北街的食品站卤肉店里买上一根猪尾巴、一块猪头肉,或者一个小猪蹄。过过嘴瘾、肉到病好;那个年代不管吃的再多,只要不到点,肚里依然会“叽里咕噜”乱叫,饭锅里有点油水,都是一种奢望。我家里门后那口黑亮陶瓷罐里炸好的猪油,几乎由我一人包圆了。不管吃什么饭,我都要挖上一勺子放在碗里;想吃鸡蛋了,就盼过生日,过生日母亲会给我煮上两个荷包蛋,不过生日也要想法悄悄的拿上一颗鸡蛋敲个小洞生喝下去。回首往事,条件那么艰苦,自己不仅不能为家里分担,反而调皮为家增添负担。后来方知,母亲省吃俭用,是把攒下鸡蛋拿到供销社或收购站换取油、盐、酱、醋……

想起过去,要想改善全家生活的话,一年365天只盼两次:一次是八月十五,每人能吃半个苹果,一块月饼;另一次就是过年,过年能穿新衣,能吃上几块肉片一碗热乎乎的肉饺。这就算是改善生活,这两个节日在我的脑海里在一年当中要回味很长很久……

夏季,我老家古城地处盆地,天气十分炎热,儿时,吃过晚饭,母亲总是带着我拿上针线活,坐在家门口的石坡上一边干活,一边摇晃着扇子为我驱赶蚊虫、除署降热,长大后就和同学到南河东河滩洗澡避暑,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什么时候回不去,她总要到河滩寻找,直到找着为止;

冬季里,寒风刺骨、晚上放学回家,母亲早把土坑烧热,被窝铺好,烧好芝麻饼水泡脚,只怕冻坏了孩子们的手脚,当我们熟睡了,她却不辞劳苦纺花织布。几乎经常性的,当凌晨我们醒来时,还能听到“嚓、嚓”的织布机声。讲起母亲,值得回忆的故事太多太多,举不胜举,我的母亲和天下大多数母亲一样极其平凡、善良纯朴。我的母亲受过中学教育,当过老师、做过气象工作,她深知文化的重要,家境再穷、再苦,她不会穷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再苦再累,她不会苦了孩子们的吃和穿。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永远无法磨灭我对她的爱,犹如她对我的爱一样。在我的心里母亲的爱比天大,比海深。

慢慢我长大了,妈妈头上多了几缕银丝,当我长大成人后,方知母亲一生饱经了多少风霜雪雨、艰难坎坷。母爱是大爱、是无私的大爱,母亲是生命源泉,是她让我来到了这个五色缤纷的世界….

(四)来世报娘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记忆里的母亲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衫,没有吃过一顿丰盛的美味佳肴。我长大了,参加了工作,有能力照料母亲了。正当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无情的病魔却緾住了母亲的身,病在母身,痛在儿心。在她病重的日子,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没有好好侍奉报答。每每回家探望,她总是说,“我没事,你好好工作,只要你们好好的,我心里就放心、踏实。”试问苍天,母亲这辈子操劳持家究竟图了个啥呢?苍天不应,我来作答,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爱,那就是无私的母爱。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这辈子我没有做够。

字典里,形容母爱的成语词汇很多、很美、很贴切,诸如“含辛茹苦、披星戴月;母以子贵、咽苦吐甘;通情达理、心灵手巧;呕心沥血、舐犊情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等等,这些用在我的母亲身上一点都不夸张,但再美的词句也难以表达我对母亲的情怀,也难以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和发自肺腑心底里的爱。

(五)感恩在路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和母亲虽相隔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但母亲的爱却永远在我的身上紧紧缠绕。母亲离开已经27个年头了,27年来,没有一天不想我的母亲,每逢佳节倍思亲。母亲在春节来临托梦于我,她是盼望孩子们幸福快乐,是盼望一家人团团圆圆、更是盼望子孙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要说世上什么最美,那就是母亲的呼唤声最美,母亲是船,载着我从幼年走向成熟,母亲是海,给我搭建了幸福快乐的港湾。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馅饺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擦,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咱的妈”。绕梁三日、余音缭绕,优美的歌声还在回荡,我的心也伴随着甜美的歌声荡漾,默默祈祷、默默祝福“天堂里的妈妈一切安好”。

【后记】春节到了,诚借《垣曲人家》这个大平台,祝愿全天下做母亲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幸福安康、万事如愿,好人一生平安。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7)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8)

天堂上的妈妈唐古 - 天堂上的妈妈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9)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10)

【垣曲人家】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姚普俊 yqwyzfq

特邀顾问:王士敏

特邀顾问:张开生

发刊制作:谭瑞平 yuanquren1975

校园编辑:靳三涛 jinsantao670721

小说编审:招募中

散文编审:李亚玲

诗歌编审:王秀娥

评论团队:牛 扬、王小燕、朱艳丽、张裕华、     史光荣、张海权、吕云峰、李卫卫     杨云芳、高建民、郭 英、郭冬棉

赐稿邮箱:395831962@qq.com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11)

那年我14岁是为爱拼搏的勇士(申力生散文娘恩)(12)

申力生作品集:

申力生丨重识“普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