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一生真实经历(朱棣的晚年之忧)

上一篇谈到,大学士解缙和术士袁珙在关键时刻影响了朱棣的决策,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而朱高煦也不离朱棣的左右。

两次亲征,朱高煦都一同随行,利用在朱棣身边的机会说太子朱高炽的坏话,并报复支持朱高炽的官员。最有名的一起事件就是解缙之死。解缙因为支持太子朱高炽,其中一些言行被朱高煦查知,故此有意陷害解缙,对朱棣说解缙向外泄露了当时君臣商议立太子时的交谈。

朱棣的一生真实经历(朱棣的晚年之忧)(1)

解缙

虽然议立太子一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早就成了既成事实,但是泄露宫中机密总是君主心中的一个疙瘩。于是朱棣找了个理由,说解缙在科举考试阅卷时读卷不公,将他贬至广西。解缙刚刚上路不久,又被改贬交趾。永乐八年(1410),解缙进京奏事,时逢朱棣亲征蒙古未归,于是向留守的太子朱高炽报告完毕,即行返回。朱高煦听说此事以后,就向朱棣报告称解缙进京目的在于趁朱棣不在,私下求见太子,引起朱棣暴怒,下旨将解缙抓起来严刑拷打,最后被埋在雪堆里生生闷死。

朱棣的一生真实经历(朱棣的晚年之忧)(2)

明成祖朱棣

但是朱棣当然不会对朱高煦的野心毫无察觉。当永乐十二年(1414)朱棣亲征归来之后,在永乐十三年(1415)五月,朱棣将朱高煦的封地改到山东青州,认为太子既然已在北京,平时又没有太大过错,两人同在一起,暗地交锋,难免出事,将高煦改封山东,不必离自己太远,应当可以满意。

朱棣的一生真实经历(朱棣的晚年之忧)(3)

朱高煦剧照

朱高煦对此很不满意,仍然不肯就国,当初远封云南,不肯离去倒还罢了,现在近在山东,还不肯走,等于是不给朱棣面子。故此朱棣心中暗骂朱高煦不懂事,把他召进宫来大骂一顿。然而朱高煦使尽手段,始终赖在北京。最后朱棣只得派人查明朱高煦暗地里做的几十件不法事件,将他剥去王服,囚禁起来,并威胁他要将他废为庶人。

经过这样一番折腾,朱高煦只得在永乐十四年(1416)三月去往山东封地。可是朱高煦人虽然走了,可还没有放弃夺嫡的打算。他设下许多耳目在京城,与三弟朱高燧等待着弄垮朱高炽的时机。

朱棣的一生真实经历(朱棣的晚年之忧)(4)

朱高燧之墓

朱高燧是朱棣的小儿子,平时聪明可爱,很得朱棣的欢心。由于朱高煦与朱高燧两人一直暗地串通,朱高煦在明,朱高燧在暗,故此他构陷朱高炽的活动并未让朱棣察觉,一直把他留在身边。但到了永乐二十一年(1423),朱棣因为身体不好,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上朝,把朝中大事都交给太子朱高炽全权处理。朱高燧认为时机来到,拉拢当初依附朱高煦的宦官黄俨等人,开始散布关于太子的流言蜚语,说是朱棣有意废掉太子,改立赵王朱高燧。同时,朱高燧又拉拢护卫指挥孟贤,示意他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一旦情况有变,立刻在宫内起兵接应。

朱棣的一生真实经历(朱棣的晚年之忧)(5)

金銮殿宝座

据说朱高燧等人连朱棣的伪诏都已经准备好了,准备让宦官杨庆在朱棣平时所用的汤药中下毒。毒死朱棣之后,就将朱棣的印玺收缴,将几个文武大臣扣押,同时发布伪诏,废掉太子朱高炽,立朱高燧为帝。然而这些人还在周密策划的时候,消息已经走漏了出去,内中有一个名叫王瑜的武官将他们所做的伪诏副本上报给了朱棣。

朱棣的一生真实经历(朱棣的晚年之忧)(6)

明仁宗朱高炽

朱棣闻知此事,勃然大怒,强撑病体提审孟贤等人,将涉案之人全部斩首。朱棣将朱高燧也叫到御前盯着他的眼睛问道“这事是你做的吗?”朱高燧吓得面无人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全赖朱高炽看在手足情分,替他说话,表示都是下人所为,朱高燧一概不知,才把事情糊弄过去。

下一篇谈朱棣的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