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8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首位)

“积极主动”是一个日常词汇。“做事要积极一点,主动一点”这句话的含义似乎不言自明,但具体怎样才算是积极主动?斯蒂芬·柯维把“积极主动”列为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的第一位,他给出的回答是——

积极主动,不仅是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高效能人士的8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首位)(1)

01

奥地利人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时期,全家被关进奥斯维辛,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毒气室。他在集中营里观察到,那些知道自己生命中还有某项使命有待完成的人,更有可能活下去。他受此启发,开创了意义治疗法,其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成为经典。

书中提出,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情遭遇的回应。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几乎把你击垮,但过后回看竟能付诸笑谈,关键就是你的看法和态度不同了。“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你还有最后一种自由,选择态度的自由。”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自由选择,是我们最大的能力。所以,人的行为最终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环境。人应该对自己负责。

02

积极主动的人不会把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和他人的影响,而是根据自己坚定的价值观,有意识地选择待人接物的方式,从力所能及的事情着手,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消极被动的人则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今天天气不好,我的心情有点低落;我很想学习弹吉他,但是没有人教我;这次工作没做好,因为上司专断破坏了我的工作计划……这些抱怨,其实就是为自己推卸责任。

03

如何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斯蒂芬·柯维提出一对概念:影响圈与关注圈。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格外关注的事情,比如子女、工作、股票、足球、音乐、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列入“关注圈”,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理会的事物。在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和影响的,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高效能人士的8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首位)(2)

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焦点在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使影响圈不断扩大,以创造有利的条件,提升自我。

消极被动的人焦点在关注圈,他们习惯为自己寻找借口,把困难归结于外部环境和条件限制,把自己当作受害者。

04

积极主动不仅是一种主观意愿,更是一种对自己负责,聚焦于关注圈,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行事风格。把积极主动当成习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留意自己说话时的用词,使用积极词汇如“我可以、我要、我选择”,代替“但愿、我不得不、可是我没有”等消极语言,建立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二、找出困扰你的难题,哪些是属于“影响圈”的,尝试有效的第一步行动起来;哪些是属于“关注圈”的,能否把它转化到“影响圈”,能的就制定计划并实施,不能的就果断放弃。

三、观察自己聚焦的事情,判断其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增加能扩展“影响圈”的活动,避免在“关注圈”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