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

针对要不要给孩子把屎把尿的问题,珊珊跟婆婆闹得很不愉快。

珊珊读过一些育儿书籍,知道孩子太早把屎把尿会影响身体发育,甚至会威胁健康。所以,珊珊一直坚持给孩子用纸尿裤,顺其自然地让孩子把屎尿拉在纸尿裤里。

但是婆婆却觉得一片纸尿裤得花好几块钱,一天光纸尿裤就去了十几二十来块,于是孩子八个月大时,她每天趁珊珊上班去了,让孩子光着小屁股到处摸爬,连孩子的好几条裤子,也被她悄悄剪开了裤裆,为的是方便给宝宝把屎把尿。

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1)

然而,才八个月大的孩子,既没有自主排便意识,又缺乏控制能力,靠大人把的话,也不可能每次都能准确地守到屎尿,所以孩子到处摸爬,就会随地大小便,家里便总是弥漫着一股屎臭尿骚味。

几番劝说无效后,珊珊生气了,问婆婆为啥不按自己的意思做?婆婆也毫不退让,说这么热的天,你来几天例假都觉得难受,为啥要我孙子天天都兜着纸尿裤?怕弄脏裤子我多给他把几次不就行了,从前的孩子哪个不把屎把尿?

但实际情况是,孩子对把屎把尿的行为十分抗拒。腿一掰开,孩子就激烈挣扎,双脚乱蹬,并大声哭闹。到后来,只要婆婆将孩子一抱到卫生间,孩子就像鲤鱼一样翻腾。婆婆见状,认为孩子是淘气不听话,根本没意识到是不是孩子难受。于是,为了让孩子乖一点,她竟然每次在卫生间给孩子把屎把尿时,让孩子在厕所里吃饼干。

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2)

这一次,被珊珊下班回家撞见儿子嘴里吃着,屁股拉着,卫生间一股臭气。关键是,婆婆属于胖身材,孩子被婆婆的肚子顶出去好远,把便时孩子整个人像要漏掉一样,被蜷缩成一团,屁股绷得紧紧的,看样子非常难受,嘴里吃着饼干,还时不时蹬腿挣扎。

作为妈妈,看到被强行把便时,孩子痛苦挣扎的样子,珊珊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气得抓到老公大吵了一架。

那为什么珊珊如此强烈反对给孩子把便呢?过早给孩子把屎把尿到底有什么危害?

为何不建议给1岁内的孩子把屎把尿?

1、容易造成肛裂、肛脱。

儿科专家崔玉涛指出:总是频繁把便,婴儿臀部经常用力,而婴儿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很容易造成直肠黏膜从肛门脱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而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困难,引起肛裂,给孩子带来伤害。

2、影响脊柱和骨骼的正常发育。

我们知道,婴幼儿时期是宝宝脊柱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人体脊柱的三个生理弯曲都在这一阶段形成:宝宝刚出生时脊柱是直的,没有弯曲,到三个月会抬头时,颈部及背部肌肉得到强化,颈椎前凸,脊柱形成第一个弯曲;六个月左右时,可以不用任何支撑就能单独坐着,胸椎后凸,脊柱形成第二个弯曲;一岁会走路时,腰椎前凸,脊柱形成第三个弯曲,这样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弯曲。

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3)

在孩子脊椎和髋关节还没有发育成熟时,长时间不正确的把便姿势都会伤害孩子,增加骨骼发育不良的风险,造成脊柱侧弯、驼背等危害。

3、 影响自主排尿功能的发育。

研究表明,孩子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其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这是人控制大小便的生理基础。3岁之前,孩子不具备完全控制排便的能力。

这时,如果长时间给孩子把尿,会造成孩子完全依靠大人的指令进行排便,而不是由于自身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反射排尿,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孩子憋不住尿,而出现尿频。

4、不利于性别意识的培养。

为了方便把屎把尿,大人会给孩子穿开裆裤,甚至直接让孩子光屁股,那这样很不利于孩子性别意识的建立。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要有意识地保护孩子的私密部位,不让其暴露在外。

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4)

5、 容易造成身体意外伤害。

穿开裆裤,除了不利于性别意识的建立,也容易导致孩子暴露在外的臀部、外阴等部位受到伤害,前不久新闻报道一个小女孩就是因为穿着开裆裤,大热天被大人带去坐滑滑梯,屁股直接被烫掉一层皮,造成严重后果。

由于生理原因,女婴穿开裆裤容易被感染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病。

另外,孩子穿开裆裤,可能会好奇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造成意外伤害,同时也容易养成不良的卫生习惯。

6、造成不良的心理阴影。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在3岁左右完全发育成熟。而18个月前的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达到能够控制大肠、膀胱和肛门肌肉组织的程度。

如果长时间以不正确的姿势给这个阶段的孩子把便,多半会招致孩子反抗,哭闹,给孩子留下不良的心理影响。一些偏敏感的孩子,甚至会形成恐惧性心理条件反射,一进入卫生间,就会有强烈的反应。

因此,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在接近18个月时,给婴幼儿进行如厕训练比较合适。

7、孩子有便意应特殊对待。

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5)

当孩子有便意,忽然一动不动了,两眼盯着一个地方,脸颊通红,并伴有皱眉使劲的样子,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卫生间把屎。通常这种状况,宝宝大便排泄会很迅速。

家长注意正确的姿势,让宝宝尽量坐直,后背以及臀部贴着大人的胸腹,两手握住宝宝的大腿根,防止宝宝整个屁股往下漏,肛门紧绷,造成因肛门附近肌肉压力过大,而肛裂。

为什么觉察到宝宝有便意,可以把呢?因为让宝宝拉在纸尿裤里,最后仍然要擦拭、清洗,而擦拭和清洗的过程和把屎的姿势很相似,所以短时间内,特殊情况可以把。我孩子现在有1岁,从他半岁形成规律的排大便时间开始,我基本能准确捕获他排便的信号,并及时把便。

我很小心翼翼地注意把便姿势,尽量做到把便和孩子平时坐在怀里玩耍没啥区别,所以孩子从没因为不舒适而抗拒。偶尔孩子没有迅速排便,我会将把便时间控制在3分钟之内,超过时间,重新给孩子穿上干净的纸尿裤。

什么时候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最合适?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孩子接近18个月大时,可以进行如厕训练,最佳的如厕训练时间为18至24个月。

研究表明,在18月龄之前就学习上厕所的宝宝,通常到4岁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相反,2岁左右才开始训练的孩子,只需要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了。

一般来说,2岁左右的孩子就能逐渐意识到对肛门括约肌和膀胱的控制感了。所以,大多数家长会在孩子2岁左右,进行如厕训练,以便在最恰当的时机取得最好的效果。

但2岁的年龄节点并不是一个绝对数,有的孩子会早一点,有的孩子相对来说会晚一些,关键是,家长需要观察孩子是否达到了可以进行如厕训练的条件。换句话说,就是家长需要观察孩子是否准备好自主排便了。

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6)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孩子能大部分满足下面的8个表现,就说明孩子可以进行如厕训练:

1、纸尿裤能保持至少2小时干燥,或午睡后纸尿裤还是干的;

2、纸尿裤脏了,有不舒服的表现,想要换新的;

3、对坐便器产生兴趣;

4、大便时间逐渐变得规律;

5、主动要求穿内裤;

6、可以遵守简单指令;

7、会用表情、姿势或语言会来表达自己正在大小便;

8、能够自己或在大人的帮助下脱(穿)裤子。

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

1、激发孩子如厕的兴趣。

家长可以通过讲关于拉便便的绘本故事,并引导孩子看插图,激发孩子对上厕所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孩子对如厕训练产生兴趣。关于拉粑粑的绘本,家长可以给孩子读《马桶的故事》、《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拉便便,真舒服》、《噗!放屁了》等。

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7)

2、准备一个高低合适的小马桶。

给孩子准备马桶,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应该让孩子参与,挑选孩子喜欢的小马桶,平时可以让孩子在不脱纸尿裤的情况下,先多坐坐马桶,让孩子感觉坐在马桶上是一件开心有趣的事情。同时,家长当孩子的面,每次都将纸尿裤上的粑粑抖落到马桶里,让孩子提前熟悉小马桶的用途。

3、同性家长言传身教。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进行如厕训练,最重要的四个字是言传身教。同性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上厕所。我们说,孩子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经过多次观察,家长上厕所的一连串动作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家长在对孩子训练时再进行耐心的提示和引导。

对于男宝宝:可以先训练坐马桶进行排便,因为不管男女,大便都是要坐在马桶上完成的;再由同性家长训练男宝宝站立拉尿,如果孩子很排斥,家长可以用游戏引起孩子兴趣,如在马桶里放个能漂浮的小玩具,鼓励孩子把尿射在小玩具上。

对于女宝宝:进行如厕训练,要教给孩子如何正确擦拭屁股,正确的方法是拿湿纸从前往后擦。为什么训练初期腔调用湿纸呢,因为湿纸易粘上便便,让孩子有成就感。如果孩子学不会,家长不可表现出任何的失望和指责,先教会孩子拉完尿尿之后,用纸轻轻将屁屁上的尿蘸干。

4、增加练习强度。

为了夜间不尿床,或少尿床,晚上避免给孩子过量饮水或喝奶,尽量少给。同时,要养成睡前拉尿,醒来拉尿的好习惯,这样不仅避免孩子尿床,也避免孩子被尿憋醒,哭闹,保证孩子睡整觉,促进生长发育。

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8)

5、顺其自然,始终让孩子感到轻松。

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要遵从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有抵触情绪,不想在马桶上大小便,即便他已经有了自主排便的控制能力,家长也尽量不要强迫孩子。

另外,在训练过程中,很多孩子会有已经会自主如厕了,但还是尿床尿裤子的现象,这也是正常的,家长不要指责和批评,以免孩子产生畏惧情绪,反而形成习惯性尿床的毛病。

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把屎把尿合适)(9)

总之,对待孩子如厕训练这件事,任何时候家长都要肯定孩子,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哪怕孩子最终尿湿了裤子,弄脏了衣服,也可以这么夸:宝宝真棒,拉粑粑了知道告诉妈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