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过度解读(在脏乱差美学里滋长的疼痛智齿)

我这无用又多余的疼痛该用什么拔除。

第一次听说《智齿》是被“暴力、大尺度”这几个关键词给吸引到了,再一看导演是郑保瑞,就觉得妥了。

毕竟是经典恐怖片《恐怖热线之大头怪婴》的导演,这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

再一次看到《智齿》的新闻是刘雅瑟得影后了,这算是连出圈也算不上的出圈吧,因为今年已经没有多少人关注香港电影金像奖了。

豆瓣电影过度解读(在脏乱差美学里滋长的疼痛智齿)(1)

智齿的暗黑和生猛,海报上可以得窥一二。

这是一个说起来不复杂的罪案故事,甚至凶手在影片中段就已经揭晓了。

垃圾堆惊现断肢,警探展哥(家栋饰),任凯(李安导演的儿子李淳饰)负责侦办这起诡谲的连环肢解案,办案途中展哥偶遇了曾因毒驾把自己妻子撞成植物人的王桃(刘雅瑟饰),于是让王桃当线人帮忙找肢解案的线索,却意外让王桃深陷险境。

豆瓣电影过度解读(在脏乱差美学里滋长的疼痛智齿)(2)

片头发现断肢的现场,周围是一堆紧密罗列的神像。

众神祈里的残肢,很讽刺,很窒息,全片的黑白影调让这个场景的视觉效果拉满。

人可能是最会脑补的动物,都擅长在黑白影像里脑补出比彩色影调更明艳的色彩。

黑白影像的电影一年也寥寥无几,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感受和审视黑白影像了。

豆瓣电影过度解读(在脏乱差美学里滋长的疼痛智齿)(3)

这个香港仿佛平行时空里的城市,没有固有印象里的繁华喧嚣,失去了精英滤镜的香港一角,满目疮痍。

导演每天往片场送15车垃圾,堆砌出一个颓败的罪恶之城。

豆瓣电影过度解读(在脏乱差美学里滋长的疼痛智齿)(4)

脏乱差的环境,在此生活的人,就如多余又无用的智齿一般,在这里疼痛的滋长。

如果只是为了肢解案的噱头而去看这部电影,那可能会有些失望,甚至血都没看到多少。

这件由恋母情结的日本流浪汉犯下的连环肢解案,而牵连出来展哥和王桃的纠葛,以及人性和情感的纠结,才是《智齿》的看点。

展哥殴打王桃的几场戏十分真实且有爆发力,林家栋的演技高光时刻。

豆瓣电影过度解读(在脏乱差美学里滋长的疼痛智齿)(5)

男人打女人,观众生理上会天然对女方心生恻隐。

但是在这个故事里,王桃把展哥的妻子撞成植物人,原著里是撞死了,电影改编让恨意更具象化,也更能让人唏嘘和共情。

王桃从出场就开始挨揍,展哥、黑帮、凶手,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在对王桃肆意凌虐。

直到结尾的爆发一枪,是宣泄,是崩溃,却也是展哥终于释怀仇恨后的嘲讽。

豆瓣电影过度解读(在脏乱差美学里滋长的疼痛智齿)(6)

日本演员池内博之饰演的凶手,恋母、残忍,却对可乐姐付出过真情。

豆瓣电影过度解读(在脏乱差美学里滋长的疼痛智齿)(7)

豆瓣电影过度解读(在脏乱差美学里滋长的疼痛智齿)(8)

凶手的居住环境可谓垃圾美学,林立的假肢,垂下的橡胶手套,模型小鹿的无辜眼睛,还有隐匿其中毫不突兀的女尸。

这是被他残害的王桃和其他受害者的人间炼狱。也是他的乐园。

黑白影像独有的深邃,少见的脏乱差美学,成就了这部电影独特的基调。

看到最后甚至忘了肢解案的噱头,而是被这些人物之间复杂的仇与恨,爱与悲而牵动着。

智齿是多余而无用的痛,为什么这种痛要拔除,因为我们要活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