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金属详细讲解(学会这些典型例题)

初三化学金属详细讲解(学会这些典型例题)(1)

例1.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下列对金属或合金的利用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是( )

A.用铁回收含铜离子废液中的铜

B.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C.用锡合金作保险丝

D.用铜丝作电缆

解析: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铜,是利用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可选;

B.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是利用其密度小、颜色鲜艳的性质以及自我保护的特性,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故不可选;

C.保险丝的作用是在通过自身熔断安全切断并保护电路,必须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故不可选;

D.铜丝作电缆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故不可选;

答案:A

例2.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初三化学金属详细讲解(学会这些典型例题)(2)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减少的过程;而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都是mg,说明硝酸银被置换完了,硝酸铜也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A.滤液可能含有硝酸铜,因此滤液可能呈现蓝色,故A说法正确;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因为硝酸银完全被置换,故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C.因为滤渣可能含有锌,因此取滤渣滴加硫酸,可能有气泡,故C说法正确;

D.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故D说法正确;

答案:B

例3.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M>Cu>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会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

A.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M比铜活泼,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铜比银活泼,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M>Cu>Ag,故A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 ,故B正确;

C.铜可能刚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铜,故C错误;

D.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所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故D正确.

答案:C

例4.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

(1)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解析:(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3CO=2Fe 3CO2(条件为高温)

(2)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防止铁锅生锈,最简单的方法是保持洁净与干燥(合理即可).

答案:(1)Fe2O3 3CO=2Fe 3CO2(条件为高温);(2)保持洁净与干燥(合理即可).

例5.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是混合物;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C

例6.将X、Y、Z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盐酸中,仅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它们分别放入XClm溶液中,又仅Y的表面有X单质析出.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X>Y>Z B. Y>X>Z C. Y>Z>X D. Z>Y>X

答案:B

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防锈

B.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C.用活性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铁合金是一种纯净物

答案:B

例8.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 ①④⑤ B.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②④

答案:D

例9.有a、b两块等质量的铁,先将a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是( )

A.a<b B.a>b C.a=b D.a≥b

答案:A

例10.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

A.Mn H2SO4 = MnSO4 H2↑ B.Mg MnSO4 = MgSO4 Mn

C.Fe MnSO4 = FeSO4 Mn D.Mn CuSO4 = MnSO4 Cu

答案:C

例11.据2003年7月13日《金陵晚报》题为《废弃定影液中淘出银子》的文章报道,有人利用摄影店废弃的定影液,每月可回收价值约20万元的银。一种回收方法的反应原理是:Fe 2AgNO3==2Ag Fe(NO3)2 这个反应属于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无法确定

答案:C

例12.为验证 Cu、Ag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从下列四种物质中选用的一种物质是( )

A.稀硫酸 B.硝酸锌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答案:D

例13、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虽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却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目前人类制得的纯金属只有80余种,合金却高达几千种

C.我国矿物储量比较丰富,其中钨、钛、锡等储量居世界前列

D.金属资源只有金、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答案:C

例14.取一团光亮无锈的铁丝绒球,放入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将试管倒扣在一个盛水的烧杯中,数天后,能观察到的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褐色固体生成,试管内水面会上升

例15.电镀厂的废水中含有Cu(NO3)2和AgNO3,为处理水体污染并回收金属,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如下图所示):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向固体A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对所得滤液B的成分进行探究。

初三化学金属详细讲解(学会这些典型例题)(3)

【提出问题】过滤后所得滤液B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滤液B中只含有Fe(NO3)2

乙同学:滤液B中只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溶质;

丙同学:滤液B中只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

【表达与交流】写出甲同学猜想的理由:⑴

【反思与评价】请对乙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⑵

【实验探究】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看到铜丝表面有固体生成,则滤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应该是⑶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知,在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溶质成分时,需考虑的方面有⑷ (至少答两方面)。

答案:(1)加入的铁粉和溶液中的硝酸铜、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可溶的硝酸亚铁。

(2)错误。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后与硝酸铜反应,若有硝酸银,则硝酸铜一定剩余。

(3)Fe(NO3)2、Cu(NO3)2、AgNO3

(4)反应的先后顺序;可溶性生成物;剩余的可溶性反应物。(任意两点,合理即可)

例16、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我市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下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现请你一起参与。

初三化学金属详细讲解(学会这些典型例题)(4)

⑴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

⑵右边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停止后,同学们对冷却后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组成成分产生了兴趣,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请将你的猜想写出:

猜想一:

猜想二:

答案:(1)排净试管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在高温下混合发生爆炸。

⑵CO2 Ca(OH)2 == CaCO3 ↓ H2O

猜想一: Fe 猜想二:Fe 和Fe2O3的混合物。

例17.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初三化学金属详细讲解(学会这些典型例题)(5)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 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答案:(1)银白色固体减少,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放热;铜丝;铝丝;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2)用砂纸打磨其表面的氧化铝(3)把铜丝插入稀盐酸中(4)Cu Fe Al

初三化学金属详细讲解(学会这些典型例题)(6)

下一篇文章 溶液单元复习

上一篇文章地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