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组网案例设计报告(思维模型连接组网)

连接 101、等闲变却故人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综合组网案例设计报告?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综合组网案例设计报告(思维模型连接组网)

综合组网案例设计报告

连接

101、等闲变却故人心

鲁迅约一百年前以前写过一篇小说,和童年的玩伴闰土多年后重逢,本来兴致勃勃地想叙旧,重温以前愉快的时光,结果闰土开口喊了一声“老爷”让他措不及防,内心极为惆怅。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体验,和多年前的处的很好的朋友亲戚重新连接上,本来带着极高的期望和兴致,结果一开口发现大家的思维模型,关注点完全不一样,根本不可能像以前一样顺畅愉快,口无遮拦的交流,内心深深失望。有没有一个简单的词语或者成语可以精炼地描述这种现象?

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忘。一语千觞。

102、用户比开发者聪明

1/ 搞技术的人容易有一种错觉 (有时看上去像是傲慢),就是因为自己对底层技术细节非常清楚,那么自己对于技术的应用场景也会懂得比别人多。但这里的关键在于,你永远无法想象某个新技术对于你视野之外的别人能够产生的所有应用场景.2/ 比如特斯拉的 autopilot 技术,普通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辅助自动驾驶技术。但是最近一对青年男女开着一辆 Model X, 启动 autopilot 模式,在里面嬉戏, 并把录像上传到国际知名视频网站“伯恩哈勃”上面, 从四月三十号到五月十一号期间获得接近八百万点击量。特斯拉 CEO 马斯克也评论到“使用 autopilot 的方式超乎我们的想象”.3/ 万维网的出现, 最初来源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临时工 Tim Berners Lee, 在八十年代末,把超文本 (Hypertext) 技术,和 TCP, DNS 技术综合起来,方便不同地方不同电脑系统的研究者迅速共享文件。这个技术后来引发 1993年第一个网络浏览器 Mosaic 的出现,还有后来基于此的各种电商应用,远超创始人的想象。4/ 同样, 一个基于数学算法的,不可篡改的,运营十年饱受各种攻击而不倒的全球化账本,一开始是由一群程序员创立,因此很多人的思维模型还停留在小额支付的场景上, 其争论关心的焦点还停留在底层技术细节和自己理解的有限使用场景上。但当外面更多人加入此生态系统后,其潜在应用可能超越所有人想象。

而且家长们还要把自己旧思维模型里的“应用场景”强加到孩子身上,处心积虑地帮孩子搞各种“过早的优化” (premature optimization),酿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悲剧 :)//@云天明思维训练营: 就像自己的孩子,你以为了解他的全部,可有一天他终于要要开始自己的生活了,而且会有你完全想象不到的未来。

在应用场景的想象上, 绝对如此 //@孙革vlor: 用户比开发者更聪明

因为“应用场景”很难全部想象,所以要把自己的“结构”和“技术细节”,尽可能地高效向外界广而告之,尽可能方便和外界接口,才有可能提高获取新的“应用场景”的惊喜之概率。而新的应用场景,可以反哺自己改进自身的结构,进而使自己成为更多应用场景的参与者和受益人。

103、连接成本、连接时间大幅降低,新业态将会涌现

1/ 二十年前传统电话通讯技术是基于所谓 “线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技术 , 但需要占用单个线路资源,不管是否在通话,资源利用率极低,长途话费,尤其是国际长途花费极高,一分钟可以达到三四美元以上;数据通讯采用的是所谓“包交换” (packet switching) 技术,多个通话可以同时共享通讯资源, 这导致 2000年以后国际通讯资费大幅下降到接近于零。2/ 可以把公共交通, 地铁,出租车, uber 之类的应用看成把本地交通从 “线路交换”转向“包交换”的一个过渡状态。但是公交毕竟线路有限且固定; 出租车需要司机,人工费用较高而且供给有一定上限; 等车有较长的迟滞, 地面交通经常拥堵。地下公共交通如纽约地铁,实际运营速度平均也只有每小时不到三十公里。3/ 未来进一步发展, 自动驾驶可以在更多路段被允许适用,不需要司机后,市场供给大大增加,不同公司彼此的竞争,很可能最终把运输费用压到接近于零。而类似 Boring company 的技术,可能在地下挖出多条通道, 更多地方点对点可以产生最高时速达到 250公里的交通连接, 也同时大大降低地面交通的压力。4/ 一旦更多人之间的本地交通连接费用,时间迟滞接近于零后, 可能会发生很多奇妙的现象, 比如说,每家每户囤货减少, 甚至都不需要冰箱,因为想吃什么,基本可以两分钟内通过机器人自动送货上门。这也可以让商家减少存货的需求,并进一步压缩上游的生产成本。5/ 房地产的价值,本质产生于居住者可以在周边就近使用的所有资源, 传统上因为交通成本限制出行范围,好的方便的地段有限,因此房地产价值被推高。如果更多地方点对点的交通费用和时间迟滞接近于零,那么更多不同地段的人可以接触使用更丰富的资源,传统好地段的稀缺性可能会有一些改变, 具体的演变形式还很难预测。但人口密度高/最先大幅度降低本地交通费用的城区的人口密度可能会继续增加,形成一个正反馈。6/ Niall Ferguson 的 “The Ascent of money" 一书, 提到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对于原始部落的人们完全不可思议:

“巴西的印第安土著以打猎为生,完全没有贸易的概念。不同部落的人一照面,就是抢夺食物或者育龄期的女人。他们也不储存食物,打到什么就马上吃什么,所以(没有钱的概念)不需要钱。印加人也完全无法理解欧洲殖民者对于金银的无休止的渴求,‘即使安地山上的雪,全都变成金子,他们也不满足。’ ”7/ 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因为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所以没有房地产的概念,荷兰人 1626年以大约现在一千美元的价格把曼哈顿买下。8/ 当本地交通物流的费用和时间迟滞进一步接近于零的时候,财富的存储和流动方式可能会出现一种我们现在还无法理解的, 更抽象的, 更高一级的演变。也许你根本不需要存什么钱,只要和足够多的人保持高速率和接近零成本,零迟滞的连接和交换,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阶的财富,因为你需要的东西,都可以在这个网络上以极低的成本迅速获得。

必须首先依附于一个交易摩擦最小,数量最大的网络。数量最大的网络会涌现出一些你无法预测的需求,正好和你的技能匹配。

率先把本地交通费用和迟滞降低到一个临界点之下的大城区,(比如任何人十分钟内都可以抵达三十公里内的任何地方) 比别的地方将拥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并且对外地人口产生巨大虹吸效应。

但你给他人增加价值的能力还不是关键。你所可以连接的网络上的节点的数目,节点之间交易的延迟/成本/带宽才是关键,这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外。但可以耐心等待。 //@列奥立远: 我能为他人提供的服务(能力)就是我的财富。豁然开朗了。这就是“凡给予越多的,获得越多”

104、开放性 稀缺性

增加价值在于保持自身和外界连接的开放性,捕捉价值在于掌控某个关键连接的稀缺性。二者不可偏废。

105、抽象出来的底层结构决定事物的本质特征

摘自 David Epstein 的新作 Range :"旧时代的农民,就像消防队员和象棋大师一样,他们的生活方式有赖于这样一个假设:“未来和过去是一样的”。他们对于应付过去发生的事情,有着充分的准备,但是对于其它事情则严重缺乏准备。他们的思维方式,高度(狭隘的)专业化,尽管现代世界告诉我们,这种专业化方式正在变得过时。 他们从过往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很强,但没有经验的时候则无法学习。这恰恰是一个迅速变化的,极端的世界所需要的: 抽象概念的推理技能:把新的想法连接起来,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上。

epstein 的理论:真正要学到抽象度高的知识,必须要经过反复摸索的挫折,这样知识才能记到大脑的"长期内存"里。否则向别人索取一个简单的答案,速成的秘诀,可以应付于一时,但你并未真正弄懂,在大脑的"短期内存"里过后既忘。这似乎也可以被古话里的"纸上谈兵","纸上得来终觉浅" 所佐证。

很多时候,决定事物本质特征的,在于抽象出来的底层结构。这种底层机构的思维模型,往往可从别的领域里获得启发并借鉴。但过早过于狭隘的专业化,容易使人的注意力被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细节特征所占用,无法迅速识别关键性的底层结构,长期无法突破。和同专业的人长期厮混,很难在思维模型上有突破

底层或内在结构的最关键的抽象特征,往往被很多表象上的细节所掩盖。

106、智商差

理财产品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异化成是一种不对称的连接,把那些动脑筋想转移风险圈钱的人,和那些幻想可以不动脑筋获得无风险高额收益的人群,连接起来。

如果有二级市场可以交易的话,市场价格会在极度乐观和悲观之间波动,投资者还也许可能有一点点机会。没有二级市场的存在和价格波动,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会有一种虚假的市值恒定的安全感,但其回报一开始就有上限,本金则有完全亏光的风险,投资方实际上自始至终都是在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

107、复杂性摊销

1/ 当人们抱怨生活太复杂的时候,直接原因是亲自解决生活中某个问题要花太多时间。如果一个以前要花很多时间的问题,可以很快解决,就会感觉特别轻松,生活简单多了。2/ 把自己生活简单化的最容易的方法, 就是把复杂的东西和很多人分摊, 这可以称作 complexity amortization. 当你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大的市场,或者你的兴趣点和很多人类似,你就可以通过获取更多人的支持,来分摊攻克问题的成本。3/ 反过来,定制化的服务比如装修,就是一个非常劳心劳力的活,中外都有不少夫妻甚至因为长期房屋装修的矛盾而离婚的案例。4/ 机会在简单和复杂的边界之处,当一个以前是小众的复杂问题,变为一个更加大众化的问题时,率先解决这些大众痛点问题的人,有可能获得很大利益。5/ 当你的工作方式可以同时获得很多人直接或者间接支持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高。以 Linux 操作系统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个开放网络系统上因为有很多开放者同时在看,软件捉虫查错的时间是 O(1) 。而一个小规模封闭系统里查错的时间可能是 O(n) 甚至更高。 大规模开放网络系统内在的纠错和进化速度,远远超过一个小规模封闭系统。6/ 有些人对于简单化的理解是“断舍离”, “有所不为有所为”;但更重要的让生活简单化的方法是“大规模开放和分摊”, 越开放,分摊基数越大,解决困难问题的时间和成本越低,生活会感觉越简单。类似的,在权力斗争中,高手一般尽量避免亲自赤膊上阵去斗,而是耐心等到时机成熟,借用大批支持者的力量轻松扳倒对手 (也是一种分摊)。

当一个人在散打或者权斗过程中被“架空”的时候,意味着他和外界的连接被切断,失去了分摊力量的主要源泉,要落入任人宰割的险境。领导一定要有多方面接地气的一手信息来源,否则容易被身边人过滤信息进出的管道,而被架空。反过来,销售可以看成是一种试图和外界建立连接,以分摊研发成本的努力。

太极拳所说的“整劲”,拳击训练中强调手臂发力的方向和身体重心移动方向一致,都是为了让整个身体分摊力量的出击,以加大打击力量。

108、人机互联

普通人一分钟说 150个英文单词,大约1000个英文字母,折合最多一分钟 8000 比特, 一秒钟 133 比特。 想象脑机接口如果连接一万个大脑的神经元,信息输出速度要超过一秒钟 133 比特,不是一个挑战很大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一旦脑机接口的精度和速率超过普通人口语对话,接口底层的硬件技术就不是最值得让人关心的事情了, 甚至 Neuralink 是否是最终的赢家,都无所谓。会有若干家公司展开竞争,接口的数据传输精度还会不断继续提高,按照类似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在进步。不管是两年翻一番,还是四五年翻一番,都没关系。更重要的是,这将导致人机互联,人人互联的一个全新管道,一个全新的垂直整合,上面会衍生出彻底改造现有人类社会架构和生态的全新的应用。而这个未来离我们的距离短则五到十年,长则最多十五到二十年。

109、财富的本质是网络

从直觉上,财富一般和实物联系在一起,比如金银,物资,房地产等等。在通讯交通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这种直觉没有问题。但是当通讯交通技术发达后,人的各种需求,会不断出现远距离的虚拟的替代解决方案。如果替代解决方案成本更低,流动性更好,那么实体财富就可能很快贬值。从这个角度看,财富的本质是网络,而不管你在现有网络里如何努力奋斗,如果有别的网络比你的更大,更高效,流动性更好,那么你的网络里的东西就价值很低。更糟糕的是,你如果不去关注参与外面的网络的发展,可能看上去每天在正经做事,但实际上做的都不是正确的事。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兴起来自十九世纪初,拿破仑东进,神圣罗马帝国解体。欧洲大陆的革命导致社会秩序重新洗牌,罗斯切尔德的五个儿子在各个国家开分店,利用自己的家族网络的信用和信使,打造了一个事实上的跨欧洲的银行网络系统,给各个国家的军阀征战提供信贷服务。并且第一次把国家公债变成一个比传统土地资产流动性更好级别更高的资产。但1848年德国农民革命结束后,随着电报的出现,铁路系统的修建和发展,新的替代的发行公债和股票的体系慢慢涌现,也逐渐打破了传统网络的垄断性和利润,其家族企业的相对地位则慢慢衰退。完全用阴谋论来诠释罗斯切尔得家族的兴衰,是不动脑筋的懒汉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保护自己的财富,重点在于不断追随通讯交通技术的进步,扩展自己的网络的维度,连接到新的网络上,这在战略上是一种攻势思维。维度越高,就越难被不友好的力量所切断,生存几率就越大。

反之,如果只是在自己的就网络里试图维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方面很容易因为自己的网络被切断和损失财富,一方面被动的防守成本极高。另一方面,当新的网络涌现出来时你浑然不知,财富无形的悄悄流走,等很久以后意识到的时候就太晚了。

在一个和外界缺乏链接,或者链接很容易被切断的封闭系统里,一些普通的东西很容易成为极其稀缺的资源而迅速成为激烈争夺的目标。人性的残暴很容易在这种系统里迅速放大。在这个系统里生存下来的经验,和一个开放网络里生存下来的经验,往往格格不入。

1851年36岁的俾斯麦和78岁的 amschel Rothschild 会面。俾斯麦回忆:“把这些人的钱和薪水拿掉,你会发现他们(法拉克福的知名人士)一点也不起眼... 他又矮又瘦小..虽为家族长者,但实际是自己宫殿里的可怜虫,没子女,但有一大群不爱也不感激他的英国化法国化的外甥外甥女等着继承他的财产。”

110、

投资和创业可以看成是试图与未来建立一种连接。正常人的思维模型是只看到一种未来,于是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倾注在和这种未来建立链接。但是如果判断错误,因为新技术导致一种或多种完全不一样的未来,那么以前错误思维模型里面建立的各种链接都浪费了。 当"现有未来"进入饱和期,参与的玩家过于拥挤,所谓"存量博弈"就是必然。如果在 "现有未来"里面没有什么优势,那么保存实力,等待新的未来出现,再去建立链接,这非常重要。几乎可以肯定,任何新的技术范式带来的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造就的新的未来,将会远超你现在可以想象的未来。还有更糟糕的是,因为见识太少,接触外界信息管道太狭隘,只能看到或想象一种未来,发现与未来链接无望,于是灰心丧气,甚至忧郁症或遇到一点挫折如被解雇就要去自杀。新的未来的涌现,很长时间因为底层基础设施的构建,往往看不到什么希望。一旦打通了价值链上各个环节,使用者超过临界点,又会出现爆炸性增长。打通之前其缓慢程度超越大家的预期,打通之后其迅猛程度也超过大家预期。这就是所谓 gradually, then suddenly. 互联网的出现是开辟了一种新的未来。移动互联网又开辟了另一种新的未来。可以捕捉处理海量物理世界的原始数据的智能自动驾驶电车,又是一种未来。无需通过银行或其它金融中介,通过区块链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价值交换,又是一种未来。在生物化学层面减少细胞分裂时 dna 信息损耗导致的衰老,从而使生物人的寿命突破 120岁,又是一种未来。

历史书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场景:很多聪明人存量博弈时杀的你死我活,大家都损失惨重,但是过了几年新技术新变化导致其争夺的东西一钱不值。

妨碍长期决策的一个最大障碍,是缺乏衡量短期进展的一个可测量的客观标准。因为无法测量,所以正常人很自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现有未来"的可测量的参数上,而基本忽视其它可能性。

殖民火星也是一种可能的未来。最早载人登陆时间要到 2024年。挑战是单程旅行要九个月,其大气层稀薄,辐射强,引力只有地球38%,刚开始只能在某个封闭的人造结构里生活,实现百万级别大规模人口迁移可能要到 2050年之后。好处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历史包袱,可以搭建一个全新的社会结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