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关羽晋级赛(冯知明日韩版的关羽)

明日之子关羽晋级赛(冯知明日韩版的关羽)(1)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就有关帝庙。我们随手列举,在美国纽约、旧金山,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有关帝庙。现在华人遍及世界,关公文化的传播,也遍及全球了。这就是关公的魅力。

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各地,共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多达 3 万余座。在汉文化圈,他的影响几乎和中国一样大。就拿日本和马来西亚的关帝庙来说,据说有 1000 多座。

在台湾,有 300 多座大小关帝庙。他是独特的文化符号,关公被追封为玄灵高上帝。这要源于清代入关以来,江南一些城市惨遭屠杀时,百姓就抬出关公神像聚集民众以抗外辱。

许多民众逃往台湾,让关帝一直护佑着他。关公这一信仰便兴盛于台湾。直到今天,台湾道教依然加封关公为第十八代上帝,号称“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这便是“玄灵高上帝”的升级版。大陆的关帝在清代加封升级到了顶峰,而在台湾,关公依然有升级的空间。现在,每逢六月的关帝圣诞,各处抬神轿、演社戏、上阵头,锣鼓喧天,十分热闹,其香火之盛,是其他神灵难以比拟的。

弹丸之地的香港也有几十座关帝庙。而在香港的太平山腰,就有一座香火特别旺盛的文武庙,供奉着关帝。澳门不仅有关帝古庙,也在城市多处可见关帝雕像。

明日之子关羽晋级赛(冯知明日韩版的关羽)(2)

日本横滨的关帝庙

我有时认为我们的韩国邻居其实是非常可爱,他们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历史考证,似乎有翔实的史料,证明他本人就是韩国人。善于借鉴别人好的东西,会使一个民族在求新求变中发展,而善于把别人旷世英雄划归已有,这也需要一种拿来主义的精神勇气。

其实话说回来,韩国在古代,在文化上本来与中国连为一体,皆属于东亚文化圈,这些名人祖宗“韩国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之前说过,一位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教授义正辞严著书立说反驳曹操墓安阳之说,此教授在几十年对中韩两国的历史研究中有了惊人的发现,首先中国东汉时期的曹操就是韩国人。

曹操祖上原本是高丽贵族,因宫廷政变,原曹操先祖流落中原改复姓为夏侯氏,以后的故事可以按下不表。后曹操病逝,为完成落叶归根愿望,制定了七十二疑冢,把自己安葬在今韩国光州,至今光州市仍建有魏武庙。此教授称曹操是韩国人,而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纯属无稽之谈。而我的故乡之北十余里有一个地名叫垌冢的地方,史料称,就是当年曹操设的疑冢10之处,就更不在话下。

明日之子关羽晋级赛(冯知明日韩版的关羽)(3)

于是,我们推断一伙古朝鲜人,年轻的关羽在汉城杀了人,逃到平壤,遇到流浪的刘皇叔和猛张飞,在釜山举行了桃园三结义,这也是极有可能的。我并无意拿这个推断来搞笑,一个绝无仅有的好东西,让人心发痒,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明了三国英雄至今让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其影响力依然如日中天。

韩国这个民族明着要,日本这个民族闷着干。三国英雄是日本人的最爱,动画、游戏、电影、玩具,关圣在他们的文化领域几乎无所不涉。日本人就是有实干精神,他们这种强化关公的做法,过了千年之后,你敢肯定关公不是出身于大阪,桃园三结义不可能发生在东京吗?

明日之子关羽晋级赛(冯知明日韩版的关羽)(4)

说点正史,早在唐朝,就有许多商人到日本经商,经商者渡海,他们要有两尊神像来护佑,一位就是海神娘娘妈祖,另一个即是财神爷关公。据有古画展示中国商人对关帝的重视,在日本靠岸,卸货物前后,要将神像移居自己捐资的寺院或者是自己所创建的寺庙供奉起来,回程时会再移居船舱内供奉。

这样一种传统,在明清之际更甚,许多中国商人捐资兴建庙宇供奉关帝,这样的影响,对日本人,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到了元代,据日本《大百科事典》所载,日本便派使者前往祈求“军神”,元王朝皇帝当时为什么选中汉族神灵,我们不得而知,蒙古民族太多战神,这也许是一种综合平衡的结果,或者就是日本人本身研究了中国神祇之后,祈求关公作为他们的军神。这好像与满清入关前的举措一样,向大明王朝祈求关公成为他们的守护神那样如出一辙。关公就在这时,正式落脚日本。日本的武士道文化,是不是受到了关公的忠义勇武精神的影响,我们难以说清,但他十分契合日本武士道精神,这点不会有假。

明日之子关羽晋级赛(冯知明日韩版的关羽)(5)

《三国志》最早流行于战国后期的日本和李朝时期的朝鲜,《三国志》成了日本人的一种情结(也许有点夸大成分),应该是在当代。怎样形成这样氛围的,我们想,《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名典,就是中国人自己读,面对这种古白话,半文不白的,读得甚是吃力,翻译到日本去,日本人未必也会读得通顺。就像经典名著《源氏物语》是日本版的《红楼梦》一样,毕竟是古人所著,不是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又有几个人会去读,传播力是非常有限的。三国英雄为什么能风行日本?自然是日本动漫的传播手段起了重大作用。

我们要找出源头来,应提到吉川英治的《三国志》。这部作品是从日本人侵略中国时,在与中国爆发全面抗战的第二年开始在报纸上连载,一共延续了 4 年之久。该作品重英雄人物的刻画,善于把故事讲得头头是道且日本化。这就使得这部通俗版的《三国志》成为二战后日本三国热的源头。三十多年过去了,适逢近 40 岁的横山光辉,以《三国演义》为原型开始创作的漫画之作《三国志》。

因为工作需要,我接触过日本动漫行业和许多漫画大师,接触过日本动漫协会会长松谷孝征,多次听过他的讲座。有次他讲座时,空调失灵,老头西装革履,浑身爆汗,依然不受影响。他是手冢治虫的弟子。有段时间,我穿行于北京、上海,拜访过许多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办事处,有过深入的交流。日本人做事严谨绝对不浮躁,用一辈子打造一个产品,决不会像我们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抓点小钱现钱,什么原则也不要了。参加过一些国际性的书展漫展,与日本许多大的出版公司多有接触,本来有计划,已经办妥签证,要随一个代表团考察日本动漫,遇到核泄露的事故,只好取消了。

明日之子关羽晋级赛(冯知明日韩版的关羽)(6)

炫耀下行业经历,未必起到什么作用,至少想说明我对这个行业并不陌生。接触多了,我有这样的感叹,其实就是想说,横山光辉用了长达 15 年的时间来做《三国志》(有许多大师用一辈子打造一个产品)。他的单本发行多达 60 卷,据统计,累计发行多达 5000 万册。

这部《横山光辉三国志》首先是为日本几代人,进行了启蒙,奠定了人物造型和故事讲述的基本走向。

接下来,就是东映投 14 亿日元巨资制作《三国志》,像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日本。于是,各种演义版日本三国英雄出笼,讲述故事大玩穿越的套路,《龙狼传》就是讲述一对恋人穿越到了三国时代。人物形象也成了五花八门的趋势,最病态的搞法,就算是《一骑当千》,把关公进行了娘们儿化。关公成了一个维纳斯形象的造型,而赵云身着旗袍,不曾想,这样居然大受欢迎。恶搞受到了鼓励,便又有了如《突刺,吕布子》、《三国志百花缭乱》等一系列女体化三国漫画风行一时。

日本人为什么热衷于三国文化,我们看看他们对三国英雄前十名的排名,第一名自然是诸葛孔明,第二名是关公,吕布被喜欢,排在第 7 位。这样就可以分析出一二来,他们喜爱吕布。在中国人眼里,其实是认同张飞对他的骂评:“三姓家奴”,他为了现实利益,投靠又背叛,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但日本人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吕布为了自己的信念,一直在努力奋斗,意思说,目的很重要,所施的手段并不重要了。

三国英雄这样普及,我们也要从文化找点原因。

三国人物基本上都是一出历史悲剧。这些旷世英豪们最终结果都是以悲剧谢幕,日本人喜爱排名第一的诸葛孔明北伐病死于五丈原,关公身首异处,吕布死得更让人叹息,曹操赤壁战败……这种浓烈又悲壮的色彩,像极了日本人心中的那种武士向往的精神状态,和日本人的审美十分契合。

再回到关公这个角度来。

我们越来越感到历史皆有可能。

我断定一点,关公绝对不会知道日本人怎么漫画他追捧他的。就在明王朝大张旗鼓追封他的时候,满清帝国把他请为护国神祇,还在远赴西藏为之显灵。当他被迫加入韩国籍,也是一个双重国籍身份时,多一个日本国籍又何妨?这样正好可以与儒释道三教对应,一个人如果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可以成就一番大事,而一个神如果能广为世人所用,可以成为众神之主。

其实本章节谈关公在海外的影响,这是当代韩国和日本发生的事情,足以说明了关公大帝魅力的经世不衰。还有一个值得一讲的日本三国创意。他们把古代故事当代化,就像我们过去搞过一出,美军打击伊拉克那样,观感很强的现场直播。

这种效果和影响极好,再次对关大帝进行了普及教育。

先由一批三国英雄爱好者,发起并组建了一个《三国志新闻》编辑部,模拟派出记者到三国时代去采访,多侧面,多角度,多层面的发回报道。他们这样做,就有很强的代入感。

他们这样制作标题,十分煽情,大有看点,比如《长镜头——东吴老将黄盖意欲降曹?》本报记者公元 208 年 12 月于赤壁电讯……文章这样写道:“据可靠情报,吴国老将,丹阳都尉黄盖目前已经与曹营取得联系,有投诚意向……”“真的假的?那不是毁了老将军一世英名?”这份报纸还搞一些花絮,八卦文,好让读者各取所需,比如追星族披露的小乔艳照。

铜雀台的主人破了东吴之后,就是锁二乔之所。还有独家采访曹丞相,与诸葛孔明零距离接触……这份《三国志新闻》发行了 100 多期,最后装订成图文并茂的杂志书,成了一本畅销书。这是当今流行的一种穿越创意,也着实体现日本人对三国文化的熟悉和喜爱,这种方式,穿越采访,让他们更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焦大卫博士,曾说过一段很有代表性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个美国人说的话,似乎很有影响力,常常被引用,我也不例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