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为什么要诛杀义渠王(宣太后芈八子曾和义渠王生下2子)

在《后山集·卷二二》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母后临政,自秦宣太后始也。”

话中提到的这位秦宣太后,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亦是后宫太后专权这一先河的开创者。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诛杀义渠王(宣太后芈八子曾和义渠王生下2子)(1)

秦宣太后

秦宣太后原本是一位楚国人,据说姓芈,被人们称为“芈八子”。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武王,这秦武王是一位非常争强好胜的主,正因如此,在后来秦武王和孟说举办的“龙文赤鼎”中,秦武王因举鼎而两眼出血,胫骨折断。

当天晚上,秦武王七绝而亡,秦武王膝下无子,于是众人便拥立秦武王的弟弟秦昭襄王继位,即公子稷。

这位秦昭襄王,就是秦宣太后的儿子。

由于秦昭襄王年幼,于是乎就由母亲宣太后垂帘听政,魏冉(宣太后弟弟)为将军,一同辅佐秦昭襄王。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诛杀义渠王(宣太后芈八子曾和义渠王生下2子)(2)

义渠王

当时,秦国面临这一个强敌——义渠。

义渠是东周时期一支少数民族,长期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时不时就会前来冒犯秦国的边境,和秦国也断断续续打过不少仗。偏偏义渠这一民族的民风极其彪悍,以“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使得义渠军在战场上格外勇猛,极难对付。

对于这支少数民族,秦国也十分头疼,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办法能将这个不定时的炸弹除去。

秦国试图拉拢、贿赂义渠,无奈义渠始终对秦国威胁极大,双方之间相爱相杀的关系,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诛杀义渠王(宣太后芈八子曾和义渠王生下2子)(3)

义渠王和秦宣太后

为了能够让秦国没有后顾之忧,为了能够让秦国实力更强,为了能够让秦昭襄王能够带领着秦国走向更好,秦宣太后觉得自己是时候该想个办法,将义渠的威胁永远除掉。

秦宣太后深思熟虑后,决定放弃之间和义渠正面硬刚的做法, 反而选择用怀柔、拉拢、腐蚀的办法,从内部瓦解义渠。俗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想要真正瓦解义渠,自然也是要从其首领下手。

那时候正逢义渠刚刚被秦国打败后不久,义渠为了想和秦国重归旧好,于是就借着祝贺秦昭襄王刚即位不久的机会,前往秦国朝拜。殊不知,秦宣太后早早就等着义渠王前往秦国朝拜。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诛杀义渠王(宣太后芈八子曾和义渠王生下2子)(4)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

等到义渠王到达了秦国之后,秦宣太后为了大局,不惜献出自己,和义渠王私通。

“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

此后,义渠王就在皇宫之中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当中,义渠王大部分时间都和秦宣太后呆在一起。可此时义渠王还是对秦国和秦宣太后怀有警惕之心,为了麻痹和打消义渠王的警惕,秦宣太后还先后为义渠王生下了2个儿子。

在秦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下了子嗣后,义渠王对秦国的警惕就开始逐渐降低,沉醉在秦宣太后温柔乡中的义渠王不知道的是,危险已经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诛杀义渠王(宣太后芈八子曾和义渠王生下2子)(5)

义渠王和秦宣太后

秦宣太后在仔细分析了局势之后,和秦昭襄王一同商量了如何攻灭义渠的策略,在协商完之后,秦宣太后首先将义渠王引诱入宫,随后将义渠王诛杀在甘泉宫。

“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

同一时间,秦国立即发兵前往攻打义渠,群龙无首的义渠很快就不敌强大的秦军,至此,义渠对秦国的威胁才算真正解除。

至于秦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下了那两个孩子,也只不过是政治的牺牲品而已,毕竟没有名分的孩子,就注定了是个悲剧,也注定了他们要活的更艰难。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诛杀义渠王(宣太后芈八子曾和义渠王生下2子)(6)

秦宣太后

历史上关于这两个孩子后来的下场,并没有记载,但是按理来说应该没有被杀害,否则会在史籍上记录在案。或许这两个孩子,早在秦宣太后和义渠王来往期间,就已经夭折了,毕竟古代孩子夭折已经是一件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关于秦宣太后后来的风流韵事,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名叫魏丑夫的男子。

秦宣太后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男宠,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就连秦宣太后身患重病之时,都要先下旨表示在自己死后,要让魏丑夫给自己殉葬。可魏丑夫并不想殉葬,于是他就找来了一个帮手,庸芮。

秦宣太后为什么要诛杀义渠王(宣太后芈八子曾和义渠王生下2子)(7)

秦宣太后

经过庸芮的游说,秦宣太后才打消要让魏丑夫殉葬的念头,魏丑夫因此逃过一劫。

总而言之,秦宣太后绝对不只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介弱女子,否则这位女子又怎会成为后妃专权的开山鼻祖。世人多对秦宣太后褒贬不一,正是因为其在私生活上面颇为混乱,不过秦宣太后为秦国做出的贡献和功绩,却是毋庸置疑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