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潮生豆瓣(共潮生花絮小记)

共潮生豆瓣(共潮生花絮小记)(1)

这是团队总助王佳雯截止7月29号的记录,回头看,真像梦一场。

共潮生豆瓣(共潮生花絮小记)(2)

今天是7月29日,距离“共潮生”香帅年度财富展望,仅剩1天。

立春之后的第9天我们开始组团队,从纯小白干起。却在招商遇上大寒冬,被现实狠狠教育:

因为上海被封,有谈好的企业没法签约的;

有创始人居家抑郁,直接进了疗养院的;

还有签约到一半,因为监管环境变化发生变故的……

总之,你能想到和不能想到的各种幺蛾子,都有。

终于,还是等来了力挺我们的合作伙伴「枫叶出行」

进入正式筹备,一开始就遇到难题:

上海3月疫情爆发,场地看不了,一拖再拖——我们无法外出,上海场地全停。6月前就连场地负责人电话都无人应答,场地报批更是暂停提交的状态。听闻迪斯尼的门票都要到6月30日才开始售卖。

日子一天天临近,我们每一天都紧张的不得了,5月上海还未解封,6月北京疫情也开始冒头,7月上海又又冒头……终日在扪心自问的“能”与“不能”间日夜搏击。已经不是“我选”的命题,而是“能选哪儿”的问题。

场地不确定,活动时间就也迟迟不敢定。原计划定6月30号的吉日,可根据当时的情况只能暂时挪到7月。

但,终究是要提前官宣的,万一7月也办不了呢?

我们问自己,小场地能办吗?空场能办吗?影棚能办吗?

答案是“能”。

因为官宣后无论如何都得“能”——

我们必须给用户,给提供巨大支持的伙伴们交上一份完整的答卷。

既然,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就没有退路可言。

场地、招商、线下执行团队的犯难,并未影响另一组伙伴们的进度。

设计组、传播组、内容研究组,抓紧时间行动起来,心无旁骛的仔细筹划,稳步推进。

4月开始——

设计组启动招标,这也是香帅团队自2015年创建公众号以来的第一次招标,主KV、KN等新鲜词语不断“洗刷”跨界小伙伴们的认知。

一周后,我们见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都对主题做了不同维度的视觉表现。一番纠结和讨论后,设计团队选定了【未本】。

那时候的我们,仅仅“明白”设计团队很重要,却没想到从当天开始,此后的每一天设计团队都死死得陪在我们身边,随时提供支持,100多天背靠背,不离不弃:

筹备官宣、「共潮生」logo、主KV、视频和图片素材、倒计时等等,与演讲相关的一切图片、海报、视频都有条不紊的创作出来,一个个整齐的码在共享文件夹里。

共潮生豆瓣(共潮生花絮小记)(3)

传播组也同步准备「官宣」文案、脚本和所有文字类的素材——

  • 主动去联络第一财经、腾讯新闻、中信出版社、得到……

  • 主动去沟通各路平台媒体,快手、视频号、微博、小红书、抖音……

  • 主动去邀请已经静静躺在微信好友通讯录里5-6年的媒体朋友……

以上所有看似毫无难度的任务,都是平时寡言少语、埋头苦干的团队小伙伴的第一次经历:

从羞涩、开不了口、不知所措到被漠视、被婉拒、被“教育”。

从不解、无奈、失望到理解、充满希望、有所收获。

终于,7月倒计时来临前,在薛明姐和猩猩等伙伴的带领和陪同下,我们一点点,一次次,一步步,终于把这条难走的路走了下来。

是,再难的难过都能走过(《开车》阿桑)。

内容研究组,从2022年1月开始整理——

顺着全球事件的发展,拎出一条2022年指向未来的脉络出来,然后在这条主干上定位“财富”的位置——

  • 经济增长曲线将会怎么变化?

  • 资产配置怎么办?

  • 职业选择怎么办?

  • 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模样?

这些问题并不简单,但是对于一个有十多年经济&金融研究经验的团队而言,这都是日常的研究课题,我们一直在观察、跟踪、分析、思考和积累。

可不同的是「2022年」这个变量(ps:今年这个变量格外巨大),基于我们长期积累的研究经验、数据、图表、调研案例、背景资料,研究工作从2月开始,再未停止,积累了几十个G的资料——

必须得是真问题

必须有学术理论基础

必须符合逻辑

必须用数据、证据说话

必须对用户有用(分析经济形势、强调宏观大势、指出个人和企业的新机会)

我们深知,研究不是为了高谈阔论,而是为了深刻理解这个世界,辅助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找到最优解。

而写作逐字稿是从六月的「隔离」开始的——

第一次闭关是被动的,隔离在南京酒店里,线下调研肯定去不成了,但安安静静无人打扰的环境刚好写稿,不墨迹不拖沓,马上就动笔。

“第一Part 时代篇...”,老师沉浸在几十个G的资料里梳理结构、思考、写作。13号晚上项目成员集体线上开会,按照最新的逻辑和思路分工,查数据、做图表、找故事。

然后是“第二Part……”,“第三Part……”

6月底把之前不通的逻辑和思路,重新夯实了一遍。

7月8号,老师落地上海,主动闭关,开始正式写稿。拿出之前理顺的内容,3-4天后,形成了第一版4万字的完整稿件,甚慰。

但是,我们都高兴的太早了。

当对着这一版逐字稿开始打磨的时候,从第一部分起就卡住了。

时代篇——

第一稿「从一个全球化的故事讲起,然后讲到全球局势,中国的全球地位,2022年的通胀,经济形势」,很顺,但讲述起来有点奇怪,讲不出口。

香帅:“那就改!”(三天过去了)

第二稿「从一张经济起伏的地图讲起,然后讲到全球局势的转变,背后的霸权逻辑,延续到2022年的全球经济逻辑,未来变局」,好听了,但感觉冗长。

香帅:「还得改!」(两天过去了)

第三稿,把与经济、金融相关的核心认知单独提出来,把时代背景和变化变成暗线,潜在内容里。

香帅:「这次舒服多了,我们继续往下做」(两天过去了)

接下来是资产篇……

职业篇……

时间匆匆而过,刚记得落地上海的时候是7月初,稿子打磨完已经是7月20多了。

最后一周,老师顶着巨大的压力,“熬油点灯”的改稿、定稿、背稿,连续3天睡眠不足10小时———

7月23日凌晨3点,老师房间的灯光还亮着,传出她和璇的通话声。

香帅:“这张表格的分类不够清晰”。

璇:“呃,这里想表达的是……”。

香帅:“还是不对。算了,真的没时间纠结了,这里必须删掉,要大幅缩减。”

在香帅说这句话前,这通电话已经打了2个多小时……璇:“老师对不起,搞出这么大的疏漏”。

香帅:“今天先这样,白天你随时待命,我们一起把这里重新梳理一遍。我们前期做了几十倍的资料和研究,一定能出来。”

电话挂断,香帅沉默了10分钟。

“当我发现这段内容完全不能用的时候,手心冒汗,心像沉底了一样。”

香帅蒙头眯了3小时,迅速起床,伏在案头咬牙拼命的写。

下午6:00,微信群里收到一句:

“我都改好了,大家安心。”

与演讲内容协同进行的还有PPT团队、配乐团队,他们在老师的稿子里拆段、体会、提炼、创意,每一天都在疯狂赶进度,为最后呈现最佳视觉、和声音效果做尽可能的准备。

与此同时,场地执行团队、导播团队、设计团队、传播团队都在做最后的准备,这是一套细碎、繁复的协作任务,每个人都是这套环节上的一颗铆钉,需要身兼数职,也必须一丝不苟,把自己的任务稳稳的完成,给团队其他人背靠背的信赖感。

以上,就是我们这180天,长达5个月持续推进的故事。我最大的感受,不是苦,不是累,而是一点点庆幸:

庆幸这场活动终于走到了这里,

庆幸你们也等到了这一天,

庆幸我们的执着和完美主义也终于如释重负。

最后,也谢谢你

一字一句看完我们的故事,

一路相伴,陪我们到今天。

我们怀着一个「与风浪搏击的英雄主义」的梦,一次次做出微小、具象而坚定的选择,

希望最后给「你」的这场演讲,不负所望。

共潮生豆瓣(共潮生花絮小记)(4)

共潮生 | 香帅年度财富展望·2022

一起向未来远行

共赴一场微小而具象的英雄主义

「执笔为剑,

陪你穿越财富峡谷」

▼戳下方卡片关注「香帅的金融江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