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蓝多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增速放缓靠蒙牛输血)

作者:老高

妙可蓝多的春天来了?

妙可蓝多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增速放缓靠蒙牛输血)(1)

日前,蒙牛向外发布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市场关注。拟邀约收购A股奶酪龙头妙可蓝多。受利好消息提振,妙可蓝多十一长假结束后,连续几日股价飘红,市值达到160亿元。

当前,作为妙可蓝多大股东的蒙牛持股30%,按着妙可蓝多的公告披露,蒙牛拟在未来30个自然日内向上市公司其他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比例5%,价格30.92元/股。

如果收购完成,蒙牛持股比例将上升至35%,进一步加强对妙可蓝多的控制权。

那么,已是大股东的蒙牛,为何要增持妙可蓝多?

妙可蓝多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增速放缓靠蒙牛输血)(2)

距离妙可蓝多的三季报发布还有半个月时间,按着计划它们将于10月29日发布季报。

说实话,这个时间点不能算披露得早。

资本市场有个不成文的“套路”,业绩好的时候要早点发季报,捎带手提提股价。

业绩不好的时候晚点发季报,当然还有那种不想发想拖,被逼着发的。

所以,季报发得早与晚某种程度决定了公司一段时间的经营情况。

比如宁德时代原本计划10月22日发三季报,结果人家太赚钱了,10月11日发了业绩预告,前三季度净利润超165亿元,宁德时代受利好影响当日收盘涨近6%。

回到奶酪龙头妙可蓝多身上,它们十一长假后开工几天的股价走势还行,这几天网上出现了不少夸它们的文章,都在说蒙牛为什么看好妙可蓝多,妙可蓝多有多牛之类的话。

当然,里面肯定有不少营销和吹牛的成分,上市公司特别喜欢借助增持利好消息,大吹特吹。

如果是股民应该会司空见惯。

妙可蓝多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增速放缓靠蒙牛输血)(3)

因为,三季报还没出炉,只能拿该公司半年报的数据先分析一下,妙可蓝多的成色。以前有前辈特别喜欢说一句话,“上市公司不赚钱的都是耍流氓。”妙可蓝多的经营情况如何呢?

它们之前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妙可蓝多营收25.94亿元,同比增长25.48%;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8.03%。这个成绩,如果从书面上看,挺不错。

当下消费低迷,很多公司都在赔钱,妙可蓝多还能实现归母净利润接近20个点的增长,证明它们很努力了。但是如果看过它们去年半年报的数据,又会觉得它们“没努力”。

绝非空口瞎说,去年半年报数据,妙可蓝多是20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90.8%;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47.12%。这两组数据同期对比一下,会觉得相差巨大。

增速明显放缓。

可能有人会说,2021年半年的同比计算的是2020年,2020年是疫情爆发年,消费环境受到了影响,2021年半年数据的增幅才会十分巨大;2021年疫情基本稳定,2022年的增幅没有那么巨大。我觉得这种观点可能不太绝对,“疫情环境从来没有消失过”。

而妙可蓝多现在很大一部分销售渠道走的是线上。我在抖音都刷到过好几次广东“大狼狗”夫妇在直播间卖妙可蓝多奶酪棒。由此,疫情产生的地域限制,无法限制妙可蓝多。

那么,既然是线上布局,不太存在地域限性问题,它们的业绩增速应该越来越强才对,增速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成本问题,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妙可蓝多需要花更多钱去维持增长。

妙可蓝多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增速放缓靠蒙牛输血)(4)

这个钱花在哪了?

很大一部分是营销、广告方面支出。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妙可蓝多的销售费用3.19亿元,2021年销售费用高达11.59亿元。

导致坊间流传一种说法,妙可蓝多是用“钱去换钱”,疯狂地把钱砸向广告,在把新钱赚回来,来回反复,巨大的成本投入就限制了妙可蓝多的增速。

妙可蓝多需要不断靠钱砸出未来。

钱从何来?按着妙可蓝多半年度营收25.94亿元,净利润1.32亿元计算,各种乱七八糟的成本竟然投入了24亿元,钱显然不够砸的。这就延申到了,蒙牛为何要增持妙可蓝多?

妙可蓝多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增速放缓靠蒙牛输血)(5)

作为妙可蓝多的大股东,蒙牛承担了30%的股权义务。

也就是说,蒙牛至少要去思考如何帮助妙可蓝多解决钱的问题。

而蒙牛增持妙可蓝多股权,则是一种变相的资本输血。

按着妙可蓝多的公告披露,蒙牛拟在未来30个自然日内向上市公司其他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比例5%,价格30.92元/股。说明,蒙牛至少要投入几个亿给妙可蓝多。

妙可蓝多则可以借助蒙牛的融资回血,提振股价。

这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妙可蓝多最近股价走高的一个原因,顺便为它们三季报发布造势。

可是蒙牛为什么要去输血妙可蓝多,增持那5%股权呢?

这就要说到了一级市场VC/PE屡见不鲜的模式:烧钱。

烧钱二字,可以很好地理解蒙牛增持妙可蓝多的原因。

妙可蓝多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增速放缓靠蒙牛输血)(6)

先简单讲讲妙可蓝多的历史。

妙可蓝多前身为广泽乳业,该名字很多人都会陌生,它的确名不见经传。

2015年,广泽乳业收购了两家公司完成重组于次年上市。这两家公司一个是天津的妙可蓝多;另一个是上海的达能。但是彼时的天津妙可蓝多同样名不见经传。

广泽乳业上市后的境况一般,在2019年的某天更名为好听的妙可蓝多。换脸后,妙可蓝多引入了大名鼎鼎的蒙牛作为战略投资方。蒙牛入局逻辑很简单,抢注奶业细分赛道。

巨头加持下,妙可蓝多可谓脱胎换骨,事业勇攀高峰,在奶酪市场做到了龙头。

但是脱胎换骨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蒙牛的产业链陪护与资源、资金、人才的投入。

可以理解为妙可蓝多有今天的成绩主要是蒙牛的帮助。

如果没有蒙牛加持,妙可蓝多可能还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

妙可蓝多后面在市场上发力,口碑做得不错。但这个不错只是口碑上,不等于公司的经营能力就真的不错。好比,你觉得一个西瓜特别好吃,但是瓜农自己日子过得很艰难。

管理瓜农的人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了,如果你不多给瓜农工资,好吃的西瓜就可能培育不出来,你这个西瓜品牌可能就会砸手里,可是你要给瓜农高工资,你就需要砸入更多的成本。

妙可蓝多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增速放缓靠蒙牛输血)(7)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却透露出了蒙牛可能存在的尴尬。妙可蓝多需要输血、需要钱,靠钱养着,所以过往几年,蒙牛持续加强了其在妙可蓝多的股权,现在是30%,后面要35%。

表面上是强化控制权,本质是输血。

但这是不是一个可持续性的事情?我想整个投资圈都不敢说“烧钱的故事”可持续吧。

烧钱是一种轮回,也是魔咒。

眼下,妙可蓝多正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增速放缓,靠输血摆脱增速放缓。

如果增速不放缓,妙可蓝多可以维持高营收、高利润率,它们就不需要股东输血,未来的故事也就都能讲通了,现实是,它们在半年报中无法实现高营收、高利润率,故事没有讲通。

无形中,就增大了妙可蓝多与蒙牛的压力。

本来蒙牛可以拿钱去做别的事,现在还要琢磨给妙可蓝多输血,所以这是为什么“蒙牛系”成名早,却在行业中不是真正老大的原因。

它们总是“起得最早,赶了晚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