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汝城)

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汝城)(1)

《郴州日报》2022年6月9日0203版

半条被子,温暖中国。

汝城是一个闪耀着初心红、散发着温泉热、流淌着生态美、充满着乡愁味的地方。

近日,沿着的足迹,记者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汝城县委书记黄四平一同来到沙洲村,听他为汝城旅游代言。

“来汝城,感受暖心的‘半条被子’。”亲临沙洲考察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棉被也可以分半条给老百姓。黄四平表示,走进“半条被子”的故事里,共产党人的初心会流进您的内心,新时代的幸福感会深深烙印在心里。

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汝城)(2)

“半条被子”雕塑

“来汝城,体验暖身的98℃温泉。”黄四平热情地推介起汝城的温泉:热水温泉“华南第一”,汤河奇景国内罕见,氡元素含量恰到好处,温泉煮蛋、温泉火锅、温泉养生令人称奇;暖水温泉水质独好,富含“水中黄金”偏硅酸,让您尽享温泉休闲的惬意、直饮温泉的独特。

“来汝城,沉醉暖情的山水灵韵。”根据黄四平的描述,游客可以漫步九龙江,欣赏南岭地区最高负氧离子的瀑布群、最多的古树名木、最大的红豆相思树;登顶南国天山草原,可脚踏三地,听鸡鸣三省;在延寿景区驻足,看千年红豆杉树桥相依、千年银杏雌雄合抱。

“来汝城,探访暖魂的古祠文化。”汝城有千年传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保有古祠堂942座,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0座。走进濂溪书院,感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风骨;探访中国最大的古祠堂群,感受忠孝廉节的传世家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舞动千年。

“来汝城,找寻暖梦的幸福乐土。”香气四溢的白毛茶,香辣清脆的小黄姜,鲜甜多汁的黄金李,鲜辣爽口的朝天椒,品味乡愁,让您圆梦。

黄四平表示,汝城将以承办旅发大会为契机,乘着市委、市政府推进“千百十一”工程的东风,大力实施“六个一百”行动,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格局,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全国有影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通过打品牌、强推介、增效益,加快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山水有约,温暖无限。温暖之城——汝城等您来!

汝城县特色景点介绍

沙洲红色旅游景区

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汝城)(3)

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情讲述了发生在汝城沙洲的“半条被子”故事。之后,汝城县高度重视,省财政厅驻点帮扶,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总体要求,以“半条被子”故事为主题,以沙洲村为核心,涵盖周边文市、韩田、秀水、五一等五个村,整合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风、特色水果等“多彩”资源,投资3亿元,打造了沙洲核心景区、田园综合体两个组团,建成了总面积3.2平方公里的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半条被子映初心,红色沙洲换新颜”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列。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

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汝城)(4)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8436.3公顷,其中森林面积8216.9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7.4%,海拔处在185至1381米之间,是华南地区保存完好、物种最多的原始次生林区之一,自古就有“千里烟雨”“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香处处春”的美誉,具有探险、生态旅游、科研等价值。

九龙江公园自然景观盛名江南,以山奇、谷幽、林深、竹秀、水美、石绝著称于世,融雄、奇、险、幽、秀于一体。景区内蕴藏有12座大小瀑布群,拥有郴州首座高空玻璃桥,还有水幕玻璃栈道、喊泉、森林小火车等游览体验项目,建有独具风情的瑶畲风情园,游客可以在这里和瑶族居民一起唱山歌、跳瑶族舞、品瑶家美食。

热水温泉(福泉山庄)

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汝城)(5)

热水温泉(福泉山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福泉山庄位于汝城县热水镇,地处热水温泉汤河中心地带,拥有我国南方水温最高、流量最大、热田面积最宽的热水天然温泉,水质富含硅、钠、钾、钙、锶、硼、氟、氡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水温一般为 91.5℃,最高达98℃,被誉为“华南第一泉”。山庄占地135亩,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是以温泉洗浴为主调,以湘南文化为依托,以湘南明清建筑为风格,集住宿、餐饮、娱乐、温泉水疗、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大型热泉天体疗养度假福地。

濂溪书院

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汝城)(6)

濂溪书院是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任汝城县令而建的书院,已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书院始建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00),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宋式四合院两层砖木回廊结构楼房,由正房(北房)、倒座房(南房)、东西厢房等组成两进院落式建筑群,占地面积3595㎡,建筑面积1618㎡。书院自创办以来为汝城培养了大批人才,濂溪遗韵薪火相传,如明代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广总督朱英,明代工部尚书曾鉴,明代江西、福建布政使范辂,开国上将朱良才、李涛将军和“国家和平诗人”朱子奇等。

汝城古祠堂

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汝城)(7)

汝城是“古祠堂之乡”,目前保存有始建于宋代、盛于明清、延伸至民国末期的散布全县各乡镇的942座古祠堂,其中保存完好的古祠堂近300座。受岭南、赣南、湘南建筑文化影响,采用梭形直梁型穿斗系柱梁结构、湘东南特有的多层出45度挑檐枋组合,以及大量使用如意斗拱及插拱造技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堪称我国南方建筑博物馆。汝城古祠堂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布局富有自身特点。门楼耀眼夺目,高昂的马头墙极富动感,在平面布局上不带厢房,以板壁、隔扇、帐幔、屏风、天井等隔为两厅两进或三厅三进的天井院落式;明间开门,下设高门槛,寓意“门第高”,门两侧抱鼓石一对,雕刻精美,宗祠的厅堂随地势不断升高,被寓为“连升三级”“步步高升”;厅堂内数十根立柱粗大挺直,使厅堂空间宽阔明亮,梁架、枋间雀替雕龙画凤,工艺精湛。

绣衣坊(含范氏家庙、中丞公祠)

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旅游闯创干汝城)(8)

绣衣坊是明正德十四年(1519)用于旌表监察御史范辂德行而建的门楼式青石牌坊。牌坊坐东朝西,四柱三门四楼不出头式青石结构,通高6.86米、面阔6.5米。该牌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湖南第一坊”。2013年3月绣衣坊(含范氏家庙、中丞公祠)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氏家庙位于绣衣坊旁,是益道村三拱门范家共同祭祀先祖之地。家庙坐北朝南,始建于明代成化乙巳年(1485),面阔三开间三进深两天井,建筑面积907平方米。大门上悬挂“翰林第”等匾额,表明了范氏家族一门出了范渊、范辂、范永銮等“兄弟进士”、“叔侄进士”的赫赫之荣耀。

中丞公祠是与绣衣坊同时建造,同为明朝廷为旌表监察御史范辂德行而建的乡贤祠,明世宗钦赐“紫微堂”堂匾作为祠堂的堂号,以示恩宠并光耀范氏族人。公祠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三进深二天井,建筑面积342平方米。

编辑:谢莉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