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离校的焦虑(毕业生沉默之下的躁动)

《毕业生》是由导演迈克·尼科尔斯拍摄,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一个世纪以来100部最佳影片之一,可见《毕业生》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比寻常。我认为《毕业生》透视了当时美国年轻一代对社会现实的迷茫以及无奈,并且不同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下面笔者就人物形象,视听语言对影片进行浅析。

毕业离校的焦虑(毕业生沉默之下的躁动)(1)

一,人物形象——迷茫徘徊

本杰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要考虑很多的问题,诸如事业爱情等等,但在人生的交叉点的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他主动的被他的家人孤立,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观和其他人的人生观相差太远,他想要在自己的将来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但是却总在徘徊,其他人没办法帮助他解除这种烦恼,罗宾逊太太的出现,刚好安慰了他受伤的心灵,他与罗宾逊太太的肉体接触满足了他迷茫无方向的心。而罗宾逊太太更像一个操控者,指示本杰明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最后,本杰明冲破迷雾,最终和心爱的女孩在一起。但在影片最后,他们坐在公交车里开始是很开心的相视一笑,但到最后他俩表情没有之前那么开心。一幕汽车远去的场景,你会发现他们两个人坐的很远,而汽车驶向无终点的远方,这个似乎完美的结局,实则表明他们仍对自己的前途是无目标的,仍是迷茫的。同时也表现出当时的反文化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形形色色的反文化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比如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越南战争运动,都体现出了新一代的思想文化,同时也是60年代主流思想。

毕业离校的焦虑(毕业生沉默之下的躁动)(2)

二,视听语言——变化丰富

1,镜头控制。

(1),片中多次用到了镜头的推拉,用焦距交代主人公和剧中人物的距离。如影片一开始镜头就从本杰明的脸部特写拉到了整个机舱内的画面。所有人面无表情,展现了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冷淡的关系。

(2),画面内部和外部的匀速运动。从片头开始,整部片子运用到了很多这样的镜头。比较经典的是影片开始,本杰明下飞机后站在电梯上,摄像机和电梯的运动保持一至。虽然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没有变化,但是却能看到背景的运动。

毕业离校的焦虑(毕业生沉默之下的躁动)(3)

2,声音。

影片中的音乐《The Sound of Slience》和《Scar brough Fair》成为了经典,并且体现出人物的情感,如在结尾处穿着婚纱的依琳和本杰明坐在公交车上,他们没有说话,此时响起了音乐。

3,道具。

在影片中床,游泳池,酒,鱼缸,潜水员的玩具,其中的玩具,正是他自己,而鱼缸里一直冒着泡则表现他的生活让他窒息,他穿着紧身的潜水服,表现他的束缚。

《毕业生》这部影片非常精准表现出了当时美国青年的迷茫和对未来没有方向。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在迷茫阶段不要紧闭心里的那扇窗户,要随时打开通通风,让阳光照进来。

毕业离校的焦虑(毕业生沉默之下的躁动)(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