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僵尸内测版废稿(植物大战僵尸的)

植物大战僵尸内测版废稿(植物大战僵尸的)(1)

六年时间,对于一款手游的生命周期来说,应该算是完结。

曾凭借《植物大战僵尸》取得过出色成绩的游戏开发商PopCap,近期日子不太好过,宣布裁员,解雇西雅图总部的部分员工。公司总经理Matt Nutt在一封公开信中明确对裁员问题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公司如果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完成“进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灵感的延续。

五年时间六次裁员

自2009年电脑版的《植物大战僵尸》火了之后,PopCap迅速的把游戏移植到了移动平台上面,在2010年2月登陆iPhone,9天以内就获得了超过100万美元的收益,该游戏单价为9.99美元,也就是被下载了大约10万次,每天平均被付费下载9000次。要知道,iPhone 4是在2010年6月才推出。而在2010年4月,PopCap制作了《植物大战僵尸HD版本》并发行到了iPad上,被评为iPad平台必玩游戏之一。

虽然那时候《植物大战僵尸》是能够通过PC玩耍的,但是不得不否认,因为《植物大战僵尸》的出现,iPad的销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另外,在那个时候,《植物大战僵尸》在中国区的收入表现,月收入曾创高达2000万元!

2011年10月,拓维信息成功获得《植物大战僵尸》中国地区安卓运营权,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植物大战僵尸》大获好评之后,所有人都把眼睛放在了这款游戏的正统续作《植物大战僵尸2》的上面,而在《植物大战僵尸2》还未上线之时,国内代理权就引来了腾讯和拓维的隔空交战,可见这款游戏当时有多火。

但是,也在同一年,美国游戏厂商EA以7.5亿美元收购了PopCap,它由此走向了裁员之路。

2012年8月,PopCap宣布大规模裁员计划,将位于西雅图、温哥华地区的北美工作室进行裁员,涉及50个职位,甚至《植物大战僵尸》的创始人George Fan也在裁员名单的行列。

2012年9月,PopCap关闭都柏林工作室,裁员96人;2014年1月,PopCap前首席执行官戴夫-罗伯茨(Dave Roberts)宣布离职;2014年3月,PopCap再次进行裁员,裁员的规模在40人左右;

2014年9月,PopCap的创始人之一John Vechey确定离职。而另两位创始人Jason Kapalka和Brian Flete也已先后离开。自此,所有PopCap的创始人都已经离开了这家工作室和它的母公司EA。

对于这一次的裁员,母公司EA方面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很多人将这次裁员看作是PopCap为了表达对EA的不满而举行的一种无声抗议,而具体情况究竟如何?目前还没人能够给出答案。

出版物码洋超过8个亿

回顾这些年植物大战僵尸系列的发展历程,其实EA一直十分重视旗下这个拳头IP。作为国际一线游戏厂商,EA并没有“玩飘儿”,而是稳扎稳打的基于游戏本身做文章,不断推出迭代产品和其他游戏类型产品。

例如在家用机和PC平台推出的《植物大战僵尸:花园战争》,就是一款全3D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这类游戏比较适合在家用机和PC平台上发布,游戏中玩家可以扮演植物或者僵尸,在花园中和敌人斗个你死我活。而《植物大战僵尸:全明星》作为一款在手游平台上推出的产品,卡牌融合RPG的玩法也是十分合适的,EA对游戏产品的定位无可挑剔。

2013年7月发布《植物大战僵尸2:奇妙时空之旅》后,虽然经历了内购付费争议,游戏仍旧获得上线两月内连续保持在IOS免费、畅销双榜前十的成绩。

2013年9月,《植物大战僵尸2》创造了EA手机游戏发行史上的最高纪录,全球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同时跻身进入117多个国家/地区的前100名,在44个国家/地区均排名前十位。

在外界看来,《植物大战僵尸》此前的成功似乎给EA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PopCap产品完成亚太市场的布局已然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据EA大中华区移动发行负责人周歆透露,“植物”系列产品当时已经占据了EA Mobile在中国市场过半的收入。

从EA总部的角度,对于《植物大战僵尸》IP价值抱有很高的期望值。

据悉,“植物大战僵尸”系列目前已出版500多个品种、6大类,发行4000多万册,码洋超过8个亿。主要涉及图画故事、游戏、助学类、拼插和拼图、长篇故事、漫画6大类。其中漫画类以知识性漫画为主,包括百问百答科学漫画、神奇探知历史漫画、唐诗漫画、妙语连珠成语漫画等。

与此同时,在IP跨界合作方面,EA公司也从没落下。

去年2月,EA和美国Carowinds乐园之间建立合作,旨在把植物大战僵尸世界带入现实生活,打造一个名叫《花园战争:3Z竞技场》的主题区。每年全球视频游戏的收入预计超过一千亿美元。

小败局

然而,《植物大战僵尸》遭遇真正的滑铁卢,是2013年《植物大战僵尸2:奇妙时空之旅》在App Store中国区上市的第一天,其官微收获了超过八成以上的骂声。

这些骂名其实都与续作的游戏本质无关,问题出在《植物大战僵尸2:奇妙时空之旅》某种处于运营和盈利方面考虑的设计上。在与海外版本的对比中,部分网友发现中国版的《植物大战僵尸2:奇妙时空之旅》在难度上被有意的提高了数倍——不论是植物的解锁还是增益道具的获取上,中国用户都需要付出比海外用户更多的时间或是金钱才能得到同样的内容,这种中外有别的差异很快让中国网友的情绪从惊讶转变成为了愤怒。

一款来自海外的游戏,为适应中国市场的特殊环境而进行本土化改造——按照常理这对中国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上海区PopCap对《植物大战僵尸2》的中国本土化改造已经超越了“常理”的下限。

在种种限制下,玩家如何才能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上海PopCap给出的标准答案非常简单:请付费——就好像免费地在一款免费游戏中体验到乐趣是不正当的行为。

但这基本上就是手游在盈利模式上所遇到的现实困境:手游因为适配的是碎片化场景,所以休闲型应当是它的本色,但是愈发休闲,网友对待游戏的态度就愈发不会认真,而不认真,则很难激发他们的付费欲望,所以很多手游会在设计上拿出一套完全不符合“休闲”性质的难度,通过使用户受到挫折来驱动他们付费克服这种难度,“出一口恶气”。

可以想象的是,PopCap在评估这种改动的风险性上,盈利压力大过了对于体验的坚持。

至此,PopCap最需要做的就是创新与改变。改变原有的游戏模式,探索新的付费方式,不断优化已有的游戏产品,改变传统游戏在手游时代的水土不服,开发出更适合手机平台用户的游戏类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