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大于做事的目标(想要目标实现利他不可缺席)

最近在读稻盛和夫的《心》,读完觉得从内而外觉得格外平静。

稻盛和夫心学的核心是什么?是修心,让自己秉持着一颗利他之心对待身边的人事物。

把非善恶作为来衡量自己行动的标准,而不是利害得失,这样才能持续进步,取得成功。

离2020年结束还有80天左右,回头看自己的目标,有达成的,也有未实现的。

思索原因时,我有了同以往不同的收获。

我发现,原来目标和利他是如此紧密。

抱着利他之心,目标更容易实现,否则只想自己得失,目标很可能无法达成。

意愿大于做事的目标(想要目标实现利他不可缺席)(1)

1.差点夭折的第一个社群

2020年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办自己的第一个育儿社群。

目标定立之初,我希望来检验自己近3年来育儿学习的结果,另外也期望这个最小化产品给自己带来变现。

从9月底在朋友圈发出海报,在预定开营的日子前我很焦虑。

因为只有几位朋友咨询了训练营的事情,离自己预想的人数有差别。

开营前3天,我很纠结,到底如期开办还是通知朋友暂时取消呢?

正常开办意味着投入的精力不变,但因人数少要自己拿钱补贴运营的各种费用。

曾闪过要放弃的念头。

最终想到自己学习育儿知识的初衷:是希望帮助更多的家庭、特别是妈妈们在育儿路上少走一些自己曾走过的弯路、少入一些坑,便下定决心如期进行。

现在,看到群里小伙伴尝试着去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盼望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我觉得特别开心,觉得很值得。

反思自己,当初差点要放弃这个目标,是因为只看到了自己的得与失,精力投入与收支不对称;而如今目标得以实现,却是因为把心放在了他人身上。而这次社群,却给我带来了难能可贵的经验与收获,可以说最终的收益人就是我。

正如稻盛和夫书中提到的,为什么他青年时期诸事不顺,只有手袋厂的生意成功了?

就是因为手袋生意是为了改善家人的状况,抱着利他之心,得以实现。

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当目标是为了帮助别人时,才更容易实现。

意愿大于做事的目标(想要目标实现利他不可缺席)(2)

2.写作变现不再是终极目标

写作是自己这两年比较关注的事情,原本期望通过不断提升写作水平、书写育儿方面的文章,获得收益和树立个人品牌。

而写作变现是我2020年的一个目标,虽然目前在头条等平台有零星收入,但距离目标相差甚远。

看着身边写作伙伴们陆续写出爆款、拿到不少收益,还是很羡慕的。

除了写作水平需要提升外,我也在思索怎么样才能变现。

然而这两天我有了意外发现。

最近我开始把每天育儿知识分享在朋友圈,得有到一些朋友的点赞,但似乎没什么大的效果。

昨天早上我在朋友圈分享了“催促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的信息。

然后在准备整理发布到微头条上时,我察觉应该加上解决方法会更实用,于是便动手开始写。

没曾想,在写的过程中,陆续有3个微信朋友来找我咨询孩子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通过跟她他们聊各自孩子的状况,我告诉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关注大家的需求点,并给出解决方案,这样的文字还是受大家喜欢的。

写作不是自己冥思苦想、用多美优美的词句表达就会受到别人喜欢的。

变现也不该是我当下的终极目标,只有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解决他们的问题,才会得到认可,进而才会被信任。

我想接下来的80天,我会调整写作目标,以帮父母们解决孩子有关的问题为主。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文章的价值,变现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罢了。

蓦然发现,写作这个目标也回归到了“利他”的方向。

写作,是用我们的手和心来写,而读者取的是他们所需。

把我们的心停靠在读者的身上,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才是利他又实现我们价值的写作。

意愿大于做事的目标(想要目标实现利他不可缺席)(3)

结语:

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的。

抱持着利他的目标,持续拼搏,相信成功并不遥远。

心若向暖,安之若素。

加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