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

从“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到“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蜀相诸葛孔明的故事我们可以说是从小听到了大。尤其是蜀汉诸葛亮与曹魏司马懿的几次“巅峰对决”,喜欢诸葛亮这个人的读者朋友们想必都能够做到“倒背如流”了。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1)

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却不得不令人心中生出一股时间上的恍惚感。尤其是在诸葛亮与司马懿这对“死对头”的后续发展上,二人明明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可为什么诸葛亮却像是在后半场缺席了一样呢

从三顾茅庐开始的结局

在刘备前往隆中地区拜访诸葛亮之前,因为在曹操手底下战败,无奈之下便率军向着樊口逃亡。在逃亡途中,意识到缺乏谋士的自己不可能是曹操对手的刘备,在摆脱曹操的追兵之后,开始了他寻访谋士的旅途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2)

而经过了徐庶的推荐,刘备知道了隐居在隆中地区的诸葛亮。不过当时的诸葛亮藉藉无名,刘备也没有把诸葛亮放在心上,要不是徐庶和诸葛亮有过交集,告诉刘备诸葛亮有大才,恐怕刘备根本就请不到诸葛亮出山

接下来,就是我们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刘玄德三顾茅庐”的故事了。这一年,正好是建安十二年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3)

在历史上,建安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建安十二年即是公元二百零七年。

等到刘备通过了诸葛亮留下的考验,便又有了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以《隆中对》与刘备商讨天下三分的故事。那时的诸葛亮刚满二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于是,为了让刘备更能了解自己的计划,诸葛亮和刘备不仅吃喝都在一起,甚至和刘备“同榻而眠”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4)

有了诸葛亮作为助力之后,刘备的实力确实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增长,到了公元二百一十九年,仅仅过去了十二年的时间,刘备就从当年的一穷二白变成了足以和曹操抗争的汉中王。可就算是这样,在刘备麾下效力的谋士依旧只有那么几个,当时蜀汉势力中唯一一个能够为诸葛亮分担压力的法正,也因为过劳而去世。

那一年,刘备刚刚成为汉中王,法正,也只有四十五岁。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5)

面对着这种情况,没有过上几年好日子的诸葛亮又只能一个人扛起蜀汉的大业,将蜀汉势力的军政大事全部包揽

那么为什么说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诸葛亮的结局就已经写定了呢?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6)

蜀国谋士集团极度贫瘠

人力终究是有所穷的,面对着处理不完的事务,诸葛亮只能夜以继日,吃不好也睡不好。加上诸葛亮早年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在九州大地上游览河山,也没法儿养成按时吃饭睡觉的习惯。十几二十年这么下来,身体早就留下了隐患

除了法正之外,蜀汉势力中能够算上优秀的谋士,就只有蒋琬、费祎、董允这几个人,而在刘备没有称帝之前,这几个人要么能力没有被发掘出来,要么就还没有被当做谋士培养。甚至于在诸葛亮死后担任蜀汉丞相的蒋琬,在刘备称帝前还差点儿因为倦怠政事而被刘玄德处死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7)

不过蒋琬也正为这件事而得到了诸葛亮的注意,被诸葛亮当成自己的接班人培养了起来。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二百三十年,距离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已经只剩下了四年时间

相比之下的曹魏,不说国力军力,就单单从谋士集团的人数上来说,一直以来都是压着蜀汉势力打的。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8)

早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在曹操手底下效力的名臣谋士就不知道有多少。如早期的荀文若、郭奉孝,其中任意拿出来一个,都能够和诸葛亮形成分庭抗礼的对仗。而在民间的传说中,更是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样的传言流传下来。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9)

而此时的蜀汉之中,除了在第一次北伐时被诸葛亮收入麾下的姜维之外,蜀汉的谋士集团到这个时候已然出现了断层。况且,姜维本身也算不上是谋士,诸葛亮之所以收服姜维,纯粹是因为觉得姜维有大将之能,可以在以后成为一名大将。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10)

数次北伐耗光了诸葛亮最后的元气

公元二百二十年,把曹魏势力控制权夺到了手的曹丕不愿屈居人下,直接向汉献帝逼宫,要求汉献帝刘协将帝位“让”出来,曹丕要自己做皇帝。

曹丕“以魏代汉”不到一年,刘备就在成都以“继承大统”的名义宣布称帝。称帝之后,刘备就将诸葛亮选定为了蜀汉的丞相。可刘备称帝之后只活了三年,就在白帝城病逝,历史上的“白帝城托孤”就发生在这一年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11)

刘备死后,一心想着夺回中原的诸葛亮开始对北伐的谋划,当公元二百二十六年魏文帝曹丕驾崩的时候,诸葛亮抓住了这个机会,趁着曹魏势力的纷乱,率军开始了第一次北伐。可惜由于在行军计谋上的失策,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12)

又过了两年,诸葛亮得知曹魏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对东吴的作战上面,认为曹魏国内空虚,于是开始了第二次北伐。但由于曹魏势力早就做好了防备诸葛亮挥师北上的准备,诸葛亮率军与当时的守将郝昭激战了二十多天都不得寸进,加上魏明帝曹叡派出来的援军也即将抵达,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能再次放弃北伐计划。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13)

接下来三年,诸葛亮又连续两次率军北上,企图攻破魏军的防守,以达成北伐的目的,可惜屡屡以失败告终

也正是因为这连续不断的率军北伐,诸葛亮身体上的毛病再也抑制不住,在一次北伐中,和诸葛亮分庭抗礼的司马懿在询问了使臣诸葛亮的近况后,更是直接得出了“诸葛亮已经活不久了”的结论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14)

果不其然,公元二百三十四年八月,秋风一起,休养了三年时间的诸葛亮便在他第五次挥师北伐的途中,病逝在五丈原

结语

面对着诸葛亮这一生的功绩,杜甫虽然早就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做出了评价。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15)

但在我们现在人看来,诸葛亮能则能矣,可惜“事必亲躬”这种行为对一国丞相而言,不仅没有好处,反而还有这诸多的坏处。不论大小亲力亲为不仅会消耗更多不必要消耗掉的心力,还会让接任者的能力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没有实践的能力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诸葛亮为何早逝)(16)

这一点,比诸葛亮多活了近二十年的司马懿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了,作为一代名士,一位纵横一生的政治家,我们理当对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所代表的思想怀有崇高的敬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