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

《雍正王朝》虽然已经面世二十多年了,但经久不衰,被人们奉为人生教科书般的经典历史剧。

这里面也有很多经典台词,让人回味无穷,学到了这里面的真谛,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大有益处。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雍正王朝》中的十句经典语录!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1)

一、是真文章自能千古流传。

这句话是老四胤禛说的,他派年羹尧从扬州监狱里面救出了邬思道,随后率领全家拜他为师。双方进屋互相试探的时候,老四胤禛突然就背诵了邬思道十年前写的《士子揭世文》,随后说了这么一句评价。

同时,也暗示邬思道,如果你有真本事,那就拿出来吧,是骡子是马,没事走两步……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2)

二、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识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这句话是佟国维说给隆科多听的,类似的话,在伯伦不归酒楼,神秘道士也曾经对王文昭、伊继善、刘墨林这三位学子说过。

隆科多当小多子的时候,可以选择的机会多,帮他的人也很多,即使犯了错,比如从前线当兵时跑回了京城,也能得到原谅。等当上九门提督兼军机处大臣时,已经年老,才知道行路有多难,不知道最后八王议政逼宫失败后,被关进大牢,他是否能记起六叔的这句话?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3)

三、开口机会,闭口机会,哪有那么多的机会等着你呀!什么人都能看到的事,都能掺和进来的事,那还叫机会吗!你这碗水还浅着呢!

同样,这句话也是佟国维说给隆科多听得,他一开始听了这句话,所以才会在举荐新太子的时候押宝在康熙帝身上,夺得九门提督职务。

等到后来,人人都能看出来老八胤禩不地道的时候,他却还去掺乎八王议政逼宫,押宝弘时,没想到这么多年了,隆科多这碗水还是没装满啊。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4)

四、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是邬思道说给老四胤禛听的,其实就是劝他不要太把夺嫡当回事,因为能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内心。

这句话本出自老子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当作老子的名言。一个人若想成为一代帝王,或者是圣人,就要有广阔的胸襟,心怀天下苍生,这个天下自然就是你的了。

这之后,老四胤禛就开始一心念佛,表面上装着无心皇位,其实背后那叫一个腹黑。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5)

五、做官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做事固然要认真,但总要怀一点仁恕之心。

这句话是康熙帝说田文镜的,追缴户部欠款的事,随后把他逐出了京城,表面上是治他罪,其实是保护他。

类似的话老四胤禛也说过,是说给年羹尧听的,当时年羹尧刚刚血洗了江夏镇返回京城,老四胤禛劝他要有点仁心。

其实在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之前,张廷玉也曾经告诫过年羹尧,让他少一点戾气,多一点仁心,道理是相同的。

就像东德士兵执行命令,射杀翻越柏林墙的平民一样,法官说你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厘米……当然,这个故事可能是杜撰的,但道理是一样的。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6)

六、他要是真是贤,为什么苦活累活都不干,把心思都用在收买人心上去了?

这句话是老十三胤祥说的,他为四哥胤禛打抱不平,说了这么一通抱怨的话。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老八胤禩被抄家的时候,还跟弘时讲,自己这辈子就败在了一个“贤”字上。结果这么个贤王,还偷偷藏了一千万两银票,要知道雍正帝接班的时候,整个国库才几百万两银子。

当初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太子胤礽因为几十万两银子,愁的都开始卖官了,老十被逼无奈都跑到大街上卖家当,魏东亭甚至为之自杀。

连康熙帝临终前都对老四胤禛讲过,朕是以宽仁治国,八阿哥却却是以宽仁收买人心,他处处学朕,却又处处学得不像。

所以,这个八贤王,哪里贤了?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7)

七、有江山便不该有我,有国便不能有家!

这句话出自柏林寺大和尚之口,也可能是雍亲王府内养着的和尚,当时雍亲王府的坎儿(高福)被老八胤禩收买,老四胤禛不知道该不该收拾他,于是去找老和尚解惑。

一段对话之后,老和尚得知老四胤禛有争夺天下之心,随后告诉他想要江山,就要有得失之心。倘若心中有了江山,一粒尘埃便是真山,一滴水珠便成江河,所以要学会放下。

当时老四胤禛顿悟了……

这也成为老四胤禛从王爷到帝王的心态转换过程,同时为了天下,也开始牺牲小家了。这件事之后,在老四胤禛的策划下,坎儿被杀,太子被废,老十三胤祥被圈禁……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8)

八、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这句话是老十四胤禵说的,当时太子胤礽被复立,他看不下去,跟老十三胤祥在大殿前大打出手。随后康熙帝赶来劝架,一来二去这爷俩吵起来了,老十四胤禛怪康熙帝不讲道理,言而无信,毫无理由就治老八胤禩的罪。

随后他就讲了大清这样下去,早晚会亡!

虽说老十四胤禵讲这句话,有他自己的目的所在,但毫无疑问,这是一句真言。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事实上这句话,康熙帝是听进去了。

虽然当时也气得拔剑要砍老十四胤禵,但事后也进行了反思,并升了老十四胤禵的官,让他掌管兵部,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王,并成功打了胜仗的结局。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9)

九、苟利社稷,不过粉身碎骨而已,何惧之有?

这句话是田文镜说的,只要有利于江山社稷,自己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惧!

这也是他不惜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也要把新政推行下去的原因所在。相对于李绂,也是嘴上喊着为了江山社稷,其实他不过是在维护士绅一族的利益罢了。

别忘了,李绂一篇墓志铭就卖几千两银子,并非是他的字值钱,而是因为这就是清流一族的利益输送,你给他银子,他就帮读书人讲话。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10)

十、其实,输也罢,赢也罢,到头来不过是过眼烟云,你太放不下了。

这句话出自老八胤禩临终前的信,这是一封写给雍正帝的信,在信中老八胤禩终于承认自己输了,可是不承认雍正帝赢,这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雍正帝即位后,他们俩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比如西北战事时期,为此老八胤禩还跟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这种铁杆兄弟翻脸。

但,政治就是这么残酷,本来可以合伙共赢的事,最终闹得两败俱伤。

雍正帝辛辛苦苦推行新政,又急于求成,甚至不顾身体损耗,大把大把的吃丹药,终于把自己吃死了。等到他去世以后,辛辛苦苦挑选出来的弘历,几乎把他的新政都废了一个遍。

雍正王朝100个细思极恐细节(谈谈雍正王朝经典台词背后隐藏的故事)(11)

甚至他留下来的替他全国巡讲的曾静,也被弘历给弄死了,或许正中了老八胤禩的那句话,到头来不过是过眼烟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