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孩子14岁意味着什么(女子十三四岁完全没有成熟)

看古代的史料,我们会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很多古人在娶新娘的时候,新娘基本上都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我们知道,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才刚刚发育。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远远没有成熟。既然没有成熟,为什么古代的男子,都会迫不及待地迎娶呢?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等到小姑娘长成熟以后再娶吗?

古代女孩子14岁意味着什么(女子十三四岁完全没有成熟)(1)

(网络配图)

当然了,这句话其实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为什么古代女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被父母给嫁出去了?这些小姑娘的父母们,为何如此迫不及待?难道就不能等到自己的女儿长大以后,再把她们嫁人吗?

这个问题,使得一些人产生一些非分的想法,觉得古人似乎有某种“萝莉”情结。事实上,这种考虑是不恰当的。古人并没有今天某些人的那种心思。

我认为,古代的女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出嫁,虽然有一些是人为规定的,但更多的,还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结果。

为什么说有一些是人为规定的呢?

比如说在古代的一些朝代,由于发动了连续不断的战争,或者在经过了长久的动乱以后,往往会人口锐减。这个时候,国家为了增加人口数量,从而增加劳动力数量或者作战士兵的数量,因此要求民间女孩子,必须尽早嫁出去结婚生子。因而女孩子嫁的比较早。

比如汉朝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朝廷就曾做过相关的规定。如果某个家庭等到家里的姑娘长老了,再嫁出去的话,还会受到朝廷的惩罚。

古代女孩子14岁意味着什么(女子十三四岁完全没有成熟)(2)

(汉文帝剧照)

不过,虽然说女子早嫁,有时候是朝廷的规定。但是朝廷中的这种特殊规定,只是一时之举。这一个时期过去了,情况就发生变化了。但问题是,古代几乎所有的女子,都是在十三四岁就嫁人。因此,这就不是朝廷规定的原因,而是一种约定俗成。也就是说,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当时的认识水平,文化水平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比如说,现在我国的法律规定,男子要到22岁,女子要到20岁才能结婚,这既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无论男女都要到20多岁才会发育成熟。同时,也是因为现在的学科学习的需要,至少要到20多岁才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具备一个人最基本的学识和技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女子应该什么时候嫁人?自然也是这些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古代女子是没有学习机会的,因此没有学习时间的要求。从这点来说,古代女子什么时候嫁人?不是学习的需要,而是生理原因和文化原因。

古代的女子一生下来就被认为是婆家人,只是暂时被寄养在娘家而已。有一句俗话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就是古人这种文化心理的体现。既然女子生下来就应该是婆家的人,是暂时寄养在娘家的。因此尽早嫁出去,就是理所当然的。

古代女孩子14岁意味着什么(女子十三四岁完全没有成熟)(3)

​(网络配图)

现在女子出嫁的时间,要考虑心理成熟、生理成熟和性成熟几个方面。不过古人不是这样的。古人不会考虑性成熟、心理成熟的问题。为什么不考虑性成熟的问题呢?因为在古人看来,性是淫荡的,是不洁的,怎么会在乎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说又不考虑心理问题呢?因为古人认为,女子是没有自主权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因此女子是用不着做主的。既然用不着做主,那么她们的心理成不成熟,也就无关紧要了。

而女子唯一值得被考虑的,就是生理成熟。他们被嫁到夫家以后,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传宗接代生儿子。只要他们生了儿子,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所以生理成熟是尤其被强调的。

那么,古代的女子,在什么年纪的时候,算得上是生理成熟呢?显然也就是十三四岁。因为古代的女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他们的月信就有了,并且也比较正常了。现在的女孩子可能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月信。相对来说,古代的女子的月信出现的时间要稍晚一点,这是由古人吃的东西,他们接触的事物等各种因素决定的。

有了月信就可以生儿子了。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女子,就可以嫁出去了。

由此可见,并不是古人特别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而是由古人的一种基本认识决定的。

(参考资料:《古代女子婚嫁研究》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