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天地人(文有太极安天下)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应做何解?

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天地人(文有太极安天下)(1)

不知从何时起,“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这句颇有哲学寓意的对仗句子,已在武术界广泛流传开来。现在许多写太极和八极拳的文章中,都喜欢引证这句话,以标榜和显示拳之优秀。

掩卷思索,细细品来,却也饶是有趣。

此语源于何处? 现不得其详。单就其对仗押韵的严谨格律来看,必是唐代以后。但遍查唐诗、宋词、元曲,均无记载,想必是明清以近的文人口碑,或者戏词?不管怎么说,这两句诗文(权且把它当作格言)并非谈论武术,更不是太极和八极拳的专利。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得弄清“太极”和“八极”的本身含意。关于太极,古人有各种解释。北宋哲学家张载认为太极是“气”。他在《正蒙.大易》中讲道:“一物两体,气也。”他所说的一物两体就是太极。而同时代的一位心理学家邵雍则认为太极是“心”。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又认为太极是“理”。《朱子语类》中就有“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之说。实际上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朴素辩证法,系指派生万物的本源,特别是由太极理论推衍出的阴阳学说,揭示了自然、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即阴与阳,包括动静、刚柔虚实等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道理。

八极,则是指地理方位和疆域,即八方极远的意思,犹言天地的极限。荀子《解蔽》便载有“明参日月,大满八极”语。《淮南子.坠形训》中亦有此类比:“九州之外乃有八,八殥之外面有八纮,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至此,我们大体可以得知这两句诗文的意思:治理国家,要从太极关于人同万事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之理入手,才能长治久安,安抚天下;从军事方面来讲,如果武力能够成及八极之地,那么,才能确保江山稳固,乾坤永定。

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天地人(文有太极安天下)(2)

还有一些资料显示,到清朝时才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旗定乾坤”这句话,实际意思是“文有(皇)太极安天下、武有(满)八旗定乾坤”。这是一种朝廷的宣传,是清朝后人对自己先人政治谋略和自己族人军事能力的一种褒奖和赞美。 总之,这里讲的太极并非太极拳,八极亦非八极艺,与武术风马牛不相及。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讲究一个“巧”字,如格物言志,借景生情,望今怀古等等。俟到武术界一些人引用此手法时,就显得笨拙多了。如“蚩尤棍”“观音菩萨剑”等,八辈儿挨不着边的招牌也要借来用用,不管是铜是金还是黄裱纸,只顾往自个儿脸上贴,令世人和武林人士不耻。

再说这两句诗文吧!与武术有何干?尽管太极和八极都曾被用作了拳名,即使退一万步,就算说的是武术,试想,一两个拳种就能“安天下”、“定乾坤”,左右历史潮流?这是任何一位宗师也不敢妄言的。

望文生意,不究其理,往往会闹出许多笑话,在包括武术等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今天,吾辈当慎之又慎,勿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天地人(文有太极安天下)(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