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错的(无规矩不成方圆)

文/林秀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错的(无规矩不成方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原意是说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后来引申为行为举止的标准和规则。我觉得还可以把这句话引申到家文化上,如果没有良好的家教、家风、家训,很难有得体的言行举止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前天,随“莆田市杂文学会”的一批文友们去参观榜头镇“好家风”家文化生活馆后,对“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该馆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分为家庭家教、智慧娱乐、廉政文化、研学教育、图书阅读、文创礼品、新时代生活体验馆,内容有崇德志道、耕读勤俭、立身处世、励志名言等家风家训文化,以收集来的各地民间实物载体,多样化展示我国古今优秀的家风文化,打造全新的家风文化生活品牌,构建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文化衍生项目新模式。徜徉其间,我不禁被宽敞的“家文化”展厅、丰富的“家文化”藏品、精深的“家文化”内涵深深地震撼了。(本段摘自前天“莆田市杂文学会”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错的(无规矩不成方圆)(2)

家是最小国,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个人认为,家教、家风、家训就相当于一个家的规矩,有了规矩,才能把家庭成员渡向美好的彼岸。我从事的是琐碎而繁忙的乡村小学教育工作,每学年都必须跟各种各样的家长打交道。我深知,从有良好家教家风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这些家长等于给老师分担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工作量,反之亦然。

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部分人都向钱看齐,农村人为了谋生,不得不大面积地包围城市,这也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现在一个班级大概三十五名左右学生,平时能有父母常伴左右的寥寥无几,大部分是跟随爷爷或奶奶租房在学校附近,有些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更有极个别家境贫困者单独租了个单间,让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独自一个人生活。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很少有闲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更谈不上有多少家教。这种孩子身上的毛病一大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很欠缺,其中有很多是问题孩子,他们的心理敏感脆弱,对社会比较敌对,为人处事上没有敬畏心、没有底线,做出的事情令人咋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错的(无规矩不成方圆)(3)

前两年,我曾亲眼目睹过两件这样的事。记得一个双休日,我跟老公自驾要回学校上课,在离学校不远的那条公路上,突然从左侧冲出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当时在我校上四年级),他张开双臂故意挡在我们车头,还若无其事地冲着我们在笑。幸好我老公及时刹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后来我们了解了他班主任,说这个孩子脑袋瓜好使,因为从小父母离婚,跟着他目不识丁的年迈奶奶一起生活,他爸在外谋生很少去管他,才会导致他这样毫无“规矩”。

还有一次,也是在同样的地方,一个从我校毕业当时已上初二的男孩子,因想跟他外公(他外公大概六十几岁)争抢着骑一辆摩托车,两人发生了争执。刚开始他只是边扬着手边粗言野语地在骂,老人气不过,怒气冲冲地吼道:“你还敢打我不成?”没想到这野孩子竟真的踮起脚尖,一拳揍向老人家的鼻子后飞一般地跑走了,老人应声后脑勺着地,鼻血直往外涌。当时很多人围过去看,但都不敢轻易去拉他起来。这时,这孩子的亲奶奶过来了,这个老太太的第一句话不是骂孙子,而是责怪那个外公为什么要跟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这时,那个外公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由于怒火攻心,他拿起电话就要报110,那个老太太的态度这才软下来,还一直在替孙子求情。围观者唏嘘不已,都在指责这个孩子真没家教,那一刻我真想追上去狠狠地甩他一巴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错的(无规矩不成方圆)(4)

现在类似上面的这两个事例已并非个例,近几年,随着优秀生的不断流失,农村类似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有增无减,这些孩子刚出生时也是一张白纸,俗话说:“要么成龙要么成虫。”我坚信,如果一开始他们就受到良好的家教家风家训的熏陶,这些孩子将来即使不能成龙,但也不至于会成虫吧,从现在起“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为此感到很痛心,但我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在此,我想替这些孩子们质问一下他们的家长:赚钱固然重要,但对下一代的教育就不重要了吗?也想对那些把孩子宠上天的家长们呼吁:宠儿爬上灶!溺儿如杀儿!

真希望这些家长们能常去榜头镇“好家风”家文化生活馆看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