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水稻是转基因(什么是杂交水稻)

在探究对基因的认识之前,先重新了解自然界是怎么处理基因遗传这件严肃事情的。

水稻为什么要“杂交”?

在讲水稻之前,我们不妨来追溯一下基因遗传定律的“始祖”孟德尔,他研究的豌豆,是一种自花授粉的特殊植物,简单地说就是,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天然豌豆的遗传性状就只会受到它自身的影响,而孟德尔的研究就是用人为的干预,也就是杂交授粉,打破了这一“自我循环”的壁垒,从而探究出了轰动整个生命科学史的“孟德尔遗传定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晓的“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的定律”。

回到“杂交水稻”上,我们所熟悉的“杂交水稻”似乎都有高产、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标榜,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天然的水稻就不能通过自身的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最终演化成高产量的水稻品种来吗?

什么样的水稻是转基因(什么是杂交水稻)(1)

这种假设并非没有合理性,但是我们要了解“杂交水稻”,就必须知道“杂交是什么?”,“为什么要杂交?”以及“杂交能产生什么样突出的效果?”。

首先,水稻也和豌豆一样,属于自花授粉,雌雄同体,没有外界干预就很难受到其他同类遗传物质的影响,同样的还有小麦、高粱等。而想要对水稻进行杂交,前提条件就很特殊:得找到自然条件下雄性不育的水稻,这样的水稻自身没有花粉,形成不了种子。于是就给了科学家们一个机会:可以通过外部手段,将其他优势种的水稻花粉授到其雌蕊上,由此完成“水稻的杂交”。

在自然界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花粉可以自由传播和授粉的植株,产生性状不一的后代来,而我们人为的筛选,也只不过是把优良的品种选出来,淘汰差的,留下好的,这样一代一代的挑选过,就会有性状越来越优良的植株来。

同样,杂交水稻的思路也是如此:找到了能够杂交的母本(未授粉的花蕊),那么就给它最好的父本(花粉),如此杂交一代再一代,不断地将优良的性状聚集,由此也就有了所看见的“杂交水稻”的优良种。

说回来,这所发生的一切,还都只是在自然力量的框定下进行的人为筛选。就像我们祖先一代代的种植、筛选、育种,培育出更高产、更适应环境的作物来,我们没有去试图扮演“神”,我们也只是做了一个选择者,试图把最好的选到一起。

所以,了解到这,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杂志水稻”十分合情合理,甚至还有造福人类的伟大作用。当然我们现在吃得饱,更吃得好了,也就很难去思考我们每天吃的大米,看到的粮食增产,背后是有多少代价在流淌……

认清楚了“杂交”只不过是人在自然演化上推了一把力,与“谈基因就色变”的“转基因”没有什么丝毫联系,那么下一步就不得不探究一番,我们害怕的“转基因”到底是什么?

孟山都创造的“神话”

有这样一个数据:

“美国每年生产出来的大豆,有超过六成会被卖到中国。”在分析这个数据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什么样的水稻是转基因(什么是杂交水稻)(2)

农作物想要高产,除了要种子本身要优质,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地的使用效率,如果农作物的种植中夹杂了太多的杂草,或者其他干扰的植株存在,必然会影响主要作物的生长,生产量也就会降低。所以,不管是农民还是科学家,都想尽一切办法来除草,由此也就引发了很多化学药剂的发现与研制。

孟山都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它率先研发出了一种能够“杀死几乎所有的植株”的化学药剂草甘膦,它能杀死杂草当时是好,但是它也能破坏正常的植株,这就是个麻烦事了。而随着科学家的发现,有一种叫做农杆菌的细菌,它能把其自身的DNA转移到与它接触的植物上,并且这种农杆菌自身就有一种“抗草甘膦”的基因。于是,孟山都的科学家就想,能不能将这种基因引到大豆的体内,这样再喷洒“草甘膦”时,就可以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而让其他杂草匿迹,确实,他们也做到了。并且,孟山都也由此开创了转基因植株的先河。

但是光有转基因大豆,农户们是不认账的,因为还有更高产的天然种子可以购买或者他们本身土地里长的大豆就足够优秀,所以为什么要冒着风险接受一种全新的事物呢?难道就只是因为只有它能配合好草甘膦的高效使用吗?

这样的担忧,孟山都公司也意识到了,所以他们便开始着手两件重要的大事:

第一件,是向全世界的范围收购各类作物种子公司,孟山都也正是因此走上了“跨国贸易大集团”的行列。并且在其收购的种子公司中,有一家叫做“斯泰种业”的特别公司,因为斯泰的大豆种子都通过一代代天然的选择和人工的筛选而得到的优质种子,这类种子具有天然高产的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正是在孟山都与斯泰的合作协商达成后,斯泰的这些高产大豆也被“改进”成了转基因大豆,这下子农户们就不得不认账了,一方面是草甘膦的使用压力,另一方是只有孟山都能提供这样既能抗药,又能高产的种子。于是也就出现了,今天全美国有九成的大豆是转基因大豆的局面。

这时,你是否在想,肯定有些农户使用自己的种子种植的呀,如果不选用草甘膦作为除草剂,完全不会受到孟山都的压力才是呀?在这里,就不得不引出孟山都所做的第二件大事了。

我们知道,在美国,一个新的食品药品、医疗机械等有关涉及公共卫生的产品,在进入市场前都需要有FDA(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认证的。从已有的结果来说,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以及孟山都的其他转基因产品都是无疑经过了FDA认证的。我们先不管孟山都具体是做到通过认证的,就看看“自从有了转基因大豆”之后,我们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在国内,我们能看到很多大豆油都是使用转基因大豆,当然,这种大豆油除了本身有抗草甘膦的基因之外,是根本不会有草甘膦存在的,因为草甘膦本身是水溶性,就算大豆表面有残留,也会在豆油萃取过程中随水而去。但是很多大众对此并不知晓,并且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谈转基因就色变”了。而一度有“非转基因”的字眼霸占着我们的视线,让我们觉得吃的心安,也才无暇再顾及的危害究竟是什么了。

什么样的水稻是转基因(什么是杂交水稻)(3)

这些都是不了解“转基因作物”真正危害所导致的错误认知以及可见的从众反应,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

“转基因”真正的危害

每一种生物本身都有各自的基因图谱,并且按照各自的规则不断繁衍和延续,而“转基因”则是打破了这一正常的生态规律:当一种基因图谱被外来基因入侵时,以我们有限的认知来看,我们无法精准地预测,这样的外源侵入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和潜在的影响。这才是“转基因”产品真正令人生畏、甚至毛骨悚然的可怕之处。

就在孟山都推出“转基因大豆”不久后,相继又有了“重组牛生长激素(rBGH)”,“BT抗虫棉”、以及“转基因玉米”。在世界上很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作物的高产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在自然环境下的发展是:

农户们通过一代代的种植和培养,种出口粮的同时,选出那些品相好的种子来年播种,这在无形当中就对种子进行了一种筛选,虽然人口数量是在不断增加,但是种子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这是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正常现象。

然而,当“转基因种子”出现后,一切都变了。在印度的棉花种植,原本历代的传承使得棉花每年都会有好的收成,结果当“BT抗虫棉”的引入后,正常的天然棉花却遭了殃,从此,农户们不能再用以前保留种子的传统来维持来年的生计了,而必须选择向种子公司购买“转基因种子”,因为只有这些种子才能种。

并且买种子不是件便宜事,来年能够赚回收获也是未定式,所以就出现了农户借高利贷买种子,来年种植遭殃,还不起旧债又只好借新债的恶性循坏,而打破的唯一方法,对于那些无辜且无助的农户来说,好像也有服药自尽这唯一一条出路了。

同样,在墨西哥的玉米也遭了“转基因”入侵的殃。玉米最早发源于墨西哥境内,并且我们也能在墨西哥农户所保留的玉米种子中找到玉米最古老的痕迹。然而,就是当“转基因玉米”携带着外源基因混入这篇玉米地的伊甸园中后,原始天然的玉米便受到了“压迫”,以至于在此耕作数辈的农户要遭受“灭顶”的天灾打击。

的确,这些都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知道之前确实也不敢相信,看着“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字眼,除了模糊知道“大家都觉得不好”之外,再无一点的认识和思考,也确实太过悲哀。

那么,“转基因”既然引起了如此的轩然大波,以至于人类数千年的耕作文明都要被“转基因”毁于一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初,孟山都究竟是怎样让它的”转基因产品“顺利通过FDA认证,从而推广到全世界的呢?这其实也正是孟山都所做的第二件大事。

能得到的回答,包括很多科学家和从政者的正面之辞,简单的说:这是一场FDA营造的“骗局”,而背后有孟山都的持续参与,以及估量不清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是孟山都的自导自演,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当然这是一片利益的乐土。

所以,到此,了解了整体的来龙去脉,也大体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谈转基因而色变”的根源,一方面是出于无知,一方面是当下的温饱环境,也就忽略了曾经有过的苦难。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深究孟山都到底和FDA,有关机构,以及其他我们想象不到相关方之间的利益纠葛,我们能知道的是: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舆论导向就能混淆视听的“蒙骗”,而是真的需要以重新认识的态度去发现和质疑。无知并不可怕,真正的可怕是不知道了还假装自己很了解。

学习的目的不正是在于探索中的质疑与解惑吗?所以,这只是学习路上的一个小小引子,因为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继续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