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歌曲事实证明曲比词更重要 打着创新的幌子

改编在流行音乐领域已成为流行,很经典的作品似乎不改编就不能唱了中秋晚会谭维维改编版的《敢问路在何方》,面目全非,令人匪夷所思,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改编歌曲事实证明曲比词更重要 打着创新的幌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改编歌曲事实证明曲比词更重要 打着创新的幌子

改编歌曲事实证明曲比词更重要 打着创新的幌子

改编在流行音乐领域已成为流行,很经典的作品似乎不改编就不能唱了。中秋晚会谭维维改编版的《敢问路在何方》,面目全非,令人匪夷所思。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改编?改编真的好吗?

很难想象,《黄河大合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作品被改成别的样子。同样的道理,一首好的歌曲,之所以被人们喜爱,是因为其歌词贴切、旋律优美、情感打动人心,进而被人们烙印在心里,演唱流传。也就是说,人们喜欢的是原作品的样式。而改编,就是把人家原本喜欢的东西改变了,甚至改得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原来的味道,那人们还会喜欢吗?就好像一道菜,辣子鸡丁,人们喜欢的就是它的香辣味道,可你却改成香甜味道,然后你跟人家说,这还是辣子鸡丁,只是改编了一下,是不是岂有此理?又好比你喜欢一个美女,因为她长了一双大眼睛,高鼻梁。然而,美女做了整容,改成了小眼睛,塌鼻梁,然后告诉你说,我还是那个美女,只是改编了一下,是不是岂有此理?

因此,所谓改编不仅没有道理没有必要,而且简直就是搞破坏。首先,所谓的改编破坏了原作品的样式和风格。原作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自身特有的样式和风格,而改编显然使这种原本的样式和风格遭到了破坏。有的改变了曲调,有的改变了节奏,有的改变了演唱的风格,总之是变得不再是原来的作品;其次,所谓的改编破坏了原作品的表情达意。原作品之所以被喜欢是因为作品的表达方式很好的表达了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契合的。而改编恰恰破坏了原作的表达方式,穿汉服系领带,不伦不类。再次,所谓的改编破坏了原作品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美感。一首好的作品凭借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以及恰当的表达(或演唱)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产生强烈的美感。而改编让已经形成的良好形象遭到破坏,不仅感觉不到原有的美感,甚至让人产生反感了。

不难发现,被改编的往往是那些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优秀作品。它的旋律、风格、歌词以及原唱等都已经固定下来并深入人心。人们在面对改编的时候绝大多数是看原作品的面子,真正回响在心里的仍然是对原作品的美好感情。因此,所谓改编只不过是借助原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出风头蹭热度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