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在哪兴起的(义和团为什么没有统一的领袖)

文|陈卿美清末世纪之交的中国,教民矛盾冲突加剧在山东、直隶一带,义和团逐渐兴起,又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不断壮大,声势波及华北,乃至北方,直至进入京津,将庚子事变推向高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义和团在哪兴起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义和团在哪兴起的(义和团为什么没有统一的领袖)

义和团在哪兴起的

文|陈卿美

清末世纪之交的中国,教民矛盾冲突加剧。在山东、直隶一带,义和团逐渐兴起,又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不断壮大,声势波及华北,乃至北方,直至进入京津,将庚子事变推向高潮。

义和团运动如此波澜壮阔,为何没有一个统一的领袖呢?同样是农民运动,太平天国有洪秀全、杨秀清等领袖集中领导,而义和团既没有伟大领袖,也没有统一纲领,简直就像是一盘散沙。

义和团不是一个紧密的“大一统”组织,更像一个联邦组织。因地域不同、信仰不同,各地义和团彼此独立存在,各自为政,互不统领。虽然没有大领袖,但各地小领袖,也就是首领,肯定还是有的。比如朱红灯、赵三多等义和团早期创始人。

朱红灯,是活跃在山东长清、茌平一带的义和团首领,手下拳民多达2000余人。平时以攻击当地教堂为主,曾多次遭官府镇压。依仗人多势众,朱红灯数次击败官兵。最终仍被清兵捕获,遭毓贤下令处决。作为义和团地方首领,朱红灯是最早提出“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首领。

义和团图

类似朱红灯、赵三多这样的地方首领还有很多,如朱红灯死后的继任者王立言、廊坊大捷的指挥者倪赞清、带领 “天下第一团”赴天津与八国联军激战的静海义和团首领张德成。还有与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的天津义和团首领曹福田。

义和团之所以没有统一领袖,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这种农民的运动属于自发性质,是星火燎原。因为当时的教堂遍布各地,教民冲突是一种普遍的矛盾。作为贫苦的农民,最易受清廷洗脑,同时也是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最深的一个群体。这类农民自发结社,或是以爱国为名,或是以维护自己利益为名。此类行动不需要伟大纲领,也根本无需集中统一领导。

最初的义和团形态,就像一个村庄的民间保安队,大家练拳习武,无非就是想保护农民集体的安全。这样一种“保安队”,组织形式很低级,顶多也就是周围村庄互相联合一下。目标小而低,诉求简单,伟大领袖来了也无用武之地。

再者,各地义和团起源不同,信仰不同。如赵三多的义和团主要由梅花拳演变而来,还有的是大刀会转化而成,有的则是白莲教沿袭而来。起源不同,便没有共同的信仰。比如大刀会推崇的“金钟罩”,认为可以刀枪不入。这种愚昧的东西,其他义和团未必会认同。

据《义和团档案史料》记载,在不同的义和团“流派”内,大家均有各自的信仰崇拜。比如有的崇拜神,如太白金星、珈蓝大仙,甚至孙悟空、猪八戒。还有的崇拜侠,如关公、赵云、黄忠,或是七侠五义中的英雄。很难想象,一个信仰关公的义和团怎么能和信仰猪八戒的义和团搞到一起。

另外,义和团还属于松散性的组织,它不像军队,没有建制,没有粮饷,也没有严格的纪律。义和团大都是农民,农闲时大家组织在一起,喊喊口号,练练拳脚,农忙时就各自忙农活去了。毕竟又没有工资,天天耗在那里纯属浪费时间。更夸张的是,有时下场大雨,拳民都能跑光。据《山东义和团资料选编》载,“一号召就有人,不号召就没人”、“因下了一场大雨,人散走了”。在很多地方,义和团就是“聚则闹教,散则归家”的性质。

如果将义和团对比太平天国的话,就会容易发现,两者性质完全不同。虽然本质上都属于农民运动,但太平天国是起义,是造反,是以推翻清廷为明确目的。义和团则属于保家卫国的民间自发运动。造反起义,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集中领导,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而民间自发运动不需要这些,各自收拾好的地盘即可。

太军军是军事力量,有军事建制,执行军事纪律,而义和团不是。以义和团的组织形式,顶多算一个民间游击队。游击队的战术基本只是搞搞骚扰、袭击、小规模战斗,从这点来说,也不需要强大的领袖。相反,太平军攻城拔寨,很多是重大战役。如此大规模的战斗,没有统一指挥、规划、谋略是不可能的。

关键一点是,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主,是保大清、保朝廷,然后将矛头对准的都是洋人。虽然清廷也视义和团为麻烦制造者,同样也派兵镇压,但义和团对清廷并不构成威胁。后来,清廷还与义和团走到了一起。

太平天国起义,目标清晰明了,就是推翻清廷,是清廷最大的威胁,清廷必欲除之后快。太平天国要想与清廷斗争,自然是艰苦卓绝的,没有统一的领袖就无法形成合力。太平天国就像将万千力量集中于一点,试图一举击溃清廷,而义和团则是多点爆破,一致对外。

集中力量才可以干大事。从义和团后来在京津的运动来看,背后还是有人组织的,否则不会掀起那么大的风浪,这些人自然就是朝廷中人。

据《义和团档案史料》载,1900年春夏之交,各地义和团开始陆续进入北京。由于拳民不断滋事,京城巡城御史文瑮上奏朝廷,提出十条章程,要求查办拳会。但九门提督载勋对此则置之不理。按京城的治安部署,内外城需要互相配合,但负责内城治安的载勋根本不愿配合。其实,他就是义和团的背后保护伞。

义和团在京城横行,焚烧教堂、店铺,四处打砸抢,尤其是前门一带,成了义和团运动的重灾区。整个前门一条街,几乎被义和团一把火烧了干净,众多商家无一幸免。作为九门提督,载勋一手掌控御林军,一手操纵义和团,既可以打击其他部队首领,如武卫中军副都统庆恒,又可以攻击朝廷中的议和派,如户部尚书王立山。载勋要的就是权势熏天的感觉。

不过,载勋也没能掌控到京城所有义和团,因为后来随着进入京城的义和团越来越多,更多拳民已经不受控制。尤其是一些京城的地痞流氓,借机混入义和团队伍,无形中加剧了混乱。

在义和团大闹京城前夜,清廷为了招抚义和团,也曾试图进行全国集中管理,但同样没有成功。1900年6月初,清廷下令,在庄王府设置总坛,要北京各义和团全部集中到此挂号报名、登记造册,接受统一领导。凡是一律不接受领导的,全部被视为“拳匪”,是“假团”,是清廷打击的对象。

清廷此举,可谓一石两鸟。一来要集中领导管理,给自己一个镇压的理由。二来可分化瓦解义和团,让其自相残杀。因为清廷这种方法就是招安。同意招安的,就是“官团”,是官家的人,不同意招安的,便是“民团”。由此,这样一来,直接造成了“官团”与“民团”的对立。后来,在天津、山东等地,出现了众多“官团”与“民团”的冲突。双方手足相残,清廷乐见其成。

即便这样,义和团还是没有产生统一领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