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三十四集(成语故事势均力敌)

势均力敌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南史·刘穆之传》:“公今日形势,岂得居谦自弱,遂为守籓之将邪?刘、孟诸公,与公俱起布衣,共立大义,本欲匡主成勋,以取富贵耳。事有前后,故一时推功,非为委体心服,宿定臣主之分也。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势均力敌,比喻敌我双方力量基本相当,不分高低。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是今山东省莒县人。东晋末年大臣,汉高帝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后代。

成语故事三十四集(成语故事势均力敌)(1)

刘穆之

在公元407年,刘穆之对高祖说:“您现今的形势,怎么能够处于谦逊退让之地而削弱自己的力量,仅作个驻守边地的将领呢?

刘毅、孟昶等人都是和您从平民而起,共举大义,本来都是想扶助晋主建功立业,以获得富贵的。

事情有先有后,所以一时论功行赏,并不是命中永远注定你们有臣主之分。势均力敌,最后还是要互相火并。扬州是根本所在之地,不可以让位于他人。

后来的人们就从上述故事中,总结提炼出了势均力敌这个成语。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读史明智,长知识。

熬夜费灯,码字不易,请读者加个关注吧!

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哦! 发现错别字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给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