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态共治实效(常州武进共治善治智治)

常州市武进区西湖街道湖滨花苑居民苏岳明,2005年搬入小区后就养成了每天在周边散步的习惯。近年来,周围高楼陆续拔地而起,让他十分感慨:“滆湖农场退休的老同事来找我,往往到附近就不认识路了,因为变化实在太大了。”

变化不仅于此。“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为民靠民,实现高效能治理,锻造高品质生活。”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委员、西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黄铁梅表示,作为“两湖”创新区建设的核心区、主战场,要让“新城市”的宏大场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融,真正把社会治理的高品质,内化为“最美湖湾城”建设的强大动能。滆湖畔,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进度条”,正快速延伸。

如何提高生态共治实效(常州武进共治善治智治)(1)

“两湖”风景图

全力攻坚,腾出新空间

乘“两湖”创新区建设东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正加快向融合型现代化新城转型。西湖街道作为园区发展和民生服务的护航先锋,全力攻坚,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建立居民、企业间的双向供需通道。

如何提高生态共治实效(常州武进共治善治智治)(2)

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鸟瞰图

受制于零星剩余户,此前塔下片区始终未能大规模成片利用。西湖街道坚持一个政策行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路阳光走到底,努力寻找群众利益“最大公约数”,细致摸排意见诉求,最终把“难事”办成了顺民意、达民情、暖民心的实事。目前地块已经“清零”,后续将用于湖滨水厂工程项目、文旅项目等,为“两湖”创新区建设聚势汇能。

在城市管理、土地管控等方面,西湖街道频出实招,新型城市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近年来,西湖街道保障了西太湖医疗产业孵化园、武进经发区民营工业园等一批平台载体项目,小牛电动、富烯科技、苏文电能、天衍医疗等一批“一高三新”产业项目,以及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蠡河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的落地投用。与此同时,累计建成交付安置房项目7个,安置房15089套,建筑面积209.5万平方米。

多元共治,增强获得感

西湖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重心下移、服务下沉,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充实、更可持续。

全面推行“两单一响应”新模式,成立44个网格党支部,“双推双选”出135名“党员中心户”。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立“54321”工作法,通过五体联动”“四张清单”“三清三听三落实”“两级循环”“一牌一卡一本”,打通服务“最后一米”,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各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共绘社会治理“同心圆”。聚新家园商业街功能型党支部发布应急充电、雨具、茶水等10多项志愿项目,服务周边800余户居民。项目一发布,聚鑫百货负责人、“党员经营户”李勇就热情响应。

湖滨大排档怎么改造提升?蠡康雅居小区能否安装限高?……居民有想法、有意见、有建议的事,街道通过议政代表会、协商议事会等平台,让问题在“议”中解决、人心在“议”中团结。

此外,西湖街道还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凝聚各方资源智慧,着力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滆湖之星”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先后吸引湖畔小站、滆暖志愿队、滆湖篮球队等社会组织入驻;“幸福种子儿童关爱之家”,为拥抱“两湖”的双职工家庭解决了入园前孩子专业早教的问题。

守正创新,实现“双提升”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西湖街道尊重规律、因地制宜,打造彰显自身特色的治理新品牌。

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徐爽紧盯着大屏幕上的地图;办公电脑上,“西太湖协同”小程序不时跳出群众上传的信息。她介绍说,西湖街道总面积48.35平方公里,科学划分为60个网格,其中综合网格44个、专属网格16个,考核指标涵盖了保洁、道路、小区、菜市场、绿化、交通、河道等14类372项具体要求。

如何提高生态共治实效(常州武进共治善治智治)(3)

警网联动,反诈宣传

西湖街道最大化整合属地资源,将派出所、交警、综合执法、网格中心、村(社区)等力量叠加融合,打破职能边界和壁垒,打造社会治理联勤联动模式,使城市管理一线队伍从85人壮大到224人,使社会治理实现力量和速度的双提升。

在聚新家园社区建设“技防云”,搭建“警网融合云控平台”,开发的“智安家园智慧警网”APP已有近千名居民使用,社区违法违规行为、居民纠纷矛盾只要上报,警格、网格就会联动响应。

夯基础、建机制、创载体。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着力点,“科产教”融合发展、“人城湖”和谐共生之路越走越宽。(周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