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卧龙岗石刻(南阳一村庄前立三块古碑)

白居易有诗: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也说:半生弹指声中,人生很短暂,什么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成功呢?

《左传》提出,第一流的人立德,其次立功,再其次立言。这样的人才会千古留名。

毛泽东就经常称赞诸葛亮,范仲淹,认为他们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典型代表。

然而,能够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毕竟是少数,我们一般人该怎么做呢?

这还得从偶然遇到的这一块古碑说起。

前天,途径邓州汲滩镇,即原来的元庄乡西北的曾庄村老庄组时,在村子前的田间地头,发现并排立着三通清代古碑。

南阳卧龙岗石刻(南阳一村庄前立三块古碑)(1)

好奇之余,便驻足一探究竟,细读了其中一块,原来是颂扬光绪年间,此村一位品德高尚者的功德碑。

石碑上面刻了“典型在望”四字。碑文大意如下:“世有近称其善而远弗闻者,有远扬其善而近弗知者。而李盛甫公兼之。”

人们常说好事不出名,可是这位老庄村的李先生却因为有仁德而远近闻名,被称为李善人。

然后,写他幼时就与众不同,成年后,治家有方,耕读传家。

即“幼而岐嶷,幼业儒,后舍读就耕,勤俭为本,家道蒸蒸有起色”。

接下来,碑文讲了他孝敬双亲,教育弟侄,和睦乡邻的往事。

“其父性烈,稍不称意,即怒,公必跪受责劳而不怨,亲悦后起。父殁后,母年迈多恙,饮食亲偿,溺器亲涤,衣不解带着数年,无倦容。

公居长,若弟若侄,可耕者课牛,可读者课读,同居内外无间言。尝代人还债,使之曲直两忘。其乡人曰,天生李公,一方福星,信然。”

元庄北边的曾庄,位于赵河西岸,在古代应该为南阳到邓州的驿路,来往的商客众多,有困难的,李公总是仗义相助。

南阳卧龙岗石刻(南阳一村庄前立三块古碑)(2)

碑文记载,光绪六年,一位镇平人病倒,李先生把他接回家,请医生治疗,直至其病愈。

有一位裕州商人,赶着牛车带着货物回家,行至附近,牛生病了。李先生送他回家,不望回报,脸上也没有自得之色。

官府采风者向朝廷报告了这件事,朝廷褒奖他,赐予乡饮介宾的称号。

最后,引用诗经赞颂先生的几句话颇有特色:“近悦远扬,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使尔炽而昌,寿而藏。”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范仲淹颂扬严子陵的,炽而昌,意思为炽盛而又兴旺,寿而藏,意思为长寿而又无灾无恙。

南阳卧龙岗石刻(南阳一村庄前立三块古碑)(3)

开始读不在意,读完之后,感慨良深。细心照料父母,耐心教育孩子,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做到?

实际上,谁都可以在立德上着力,修养,砥砺自己的品行,做一个热情,诚恳,待人宽厚,受人尊重的人。

万事转头空,只有一个人的善良品行才会保持永久的魅力。

你的家乡还保存有立在路边的功德碑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